• hadoop恢复记录转载 邹


    摘自:http://hmilyzhangl.iteye.com/blog/1407214

    一.崩溃原因

    搭建的是一个hadoop测试集群,所以将数据备份参数设置为dfs.replication=1,这样如果有一台datanode损坏的话,数据 就会失去。但不幸的是,刚好就有一台机器由于负载过高,导致数据操坏。进而后面需要重启整个hadoop集群,重启后启动namenode启动不了。报如 下错误: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FSNamesystem initialization failed saveLeases found path    /tmp/xxx/aaa.txt but no matching entry in namespace.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FSNamesystem initialization failed saveLeases found path    /tmp/xxx/aaa.txt but no matching entry in namespace.  

    二.修复namenode 

    hadoop 集群崩溃了. 导致namenode启动不了.

    1. 删除 namenode主节点的metadata配置目录

    rm -fr /data/hadoop-tmp/hadoop-hadoop/dfs/name

    2. 启动secondnamenode

    使用start-all.sh命令启动secondnamenode,namenode的启动不了不管

    3. 从secondnamenode恢复

    使用命令: hadoop namenode -importCheckpoint

    恢复过程中,发现数据文件有些已经损坏(因为dfs.replication=1),所以一直无法退出安全模式(safemode),一直报如下提示: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The ratio of reported blocks  0.8866  has not reached the threshold  0.9990 . Safe mode will be turned off automatically.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The ratio of reported blocks 0.8866 has not reached the threshold 0.9990. Safe mode will be turned off automatically.  

    4.强制退出safemode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hadoop dfsadmin -safemode leave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hadoop dfsadmin -safemode leave  

    最后启动成功,查看hdfs网页报警告信息: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WARNING : There are about  257  missing blocks. Please check the log or run fsck.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WARNING : There are about 257 missing blocks. Please check the log or run fsck.  

    5.检查损坏的hdfs文件列表

    使用命令可以打印出损坏的文件列表: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hadoop fsck /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hadoop fsck /  

     打印结果: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user/hive/warehouse/pay_consume_orgi/dt= 2011 - 06 - 28 /consume_2011- 06 - 28 .sql: MISSING  1  blocks of total size  1250990  B..   
    2. /user/hive/warehouse/pay_consume_orgi/dt= 2011 - 06 - 29 /consume_2011- 06 - 29 .sql: CORRUPT block blk_977550919055291594   
    3.   
    4. /user/hive/warehouse/pay_consume_orgi/dt= 2011 - 06 - 29 /consume_2011- 06 - 29 .sql: MISSING  1  blocks of total size  1307147  B..................Status: CORRUPT   
    5.  Total size:     235982871209  B   
    6.  Total dirs:     1213   
    7.  Total files:    1422   
    8.  Total blocks (validated):       4550  (avg. block size  51864367  B)   
    9.   ********************************   
    10.   CORRUPT FILES:         277   
    11.   MISSING BLOCKS:        509   
    12.   MISSING SIZE:          21857003415  B   
    13.   CORRUPT BLOCKS:        509   
    14.   ********************************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user/hive/warehouse/pay_consume_orgi/dt=2011-06-28/consume_2011-06-28.sql: MISSING 1 blocks of total size 1250990 B..  
    2. /user/hive/warehouse/pay_consume_orgi/dt=2011-06-29/consume_2011-06-29.sql: CORRUPT block blk_977550919055291594  
    3.   
    4. /user/hive/warehouse/pay_consume_orgi/dt=2011-06-29/consume_2011-06-29.sql: MISSING 1 blocks of total size 1307147 B..................Status: CORRUPT  
    5.  Total size:    235982871209 B  
    6.  Total dirs:    1213  
    7.  Total files:   1422  
    8.  Total blocks (validated):      4550 (avg. block size 51864367 B)  
    9.   ********************************  
    10.   CORRUPT FILES:        277  
    11.   MISSING BLOCKS:       509  
    12.   MISSING SIZE:         21857003415 B  
    13.   CORRUPT BLOCKS:       509  
    14.   ********************************  

    没有冗余备份,只能删除损坏的文件,使用命令: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hadoop fsck --delete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hadoop fsck --delete  

    三.总结

    一定需要将你的secondnamenode及namenode分开在不同两台机器运行,增加namenode的容错性。以便在集群崩溃时可以从secondnamenode恢复数据.

    posted @ 2011-11-10 15:58 John Liang 阅读(42) 评论(0) 编辑

    1.修改conf/core-site.xml ,增加 

    Xml代码  
    1. < property >   
    2.         < name > fs.checkpoint.period </ name >     
    3.         < value > 3600 </ value >     
    4.         < description > The number of seconds between two periodic checkpoints.   </ description >   
    5. </ property >   
    6. < property >     
    7.         < name > fs.checkpoint.size </ name >     
    8.         < value > 67108864 </ value >     
    9.         < description > The size of the current edit log (in bytes) that triggers       a periodic checkpoint even if the fs.checkpoint.period hasn't expired.   </ description >   
    10. </ property >   
    11.   
    12. < property >     
    13.         < name > fs.checkpoint.dir </ name >     
    14.         < value > /data/work/hdfs/namesecondary </ value >     
    15.         < description > Determines where on the local filesystem the DFS secondary      name node should store the temporary images to merge.      If this is a comma-delimited list of directories then the image is      replicated in all of the directories for redundancy.   </ description >   
    16. </ property >   


    fs.checkpoint.period表示多长时间记录一次hdfs的镜像。默认是1小时。 
    fs.checkpoint.size表示一次记录多大的size,默认64M 

    2.修改conf/hdfs-site.xml ,增加 

    Xml代码  
    1. < property >     
    2.         < name > dfs.http.address </ name >     
    3.         < value > master:50070 </ value >     
    4.         < description >     The address and the base port where the dfs namenode web ui will listen on.    If the port is 0 then the server will start on a free port.   </ description >   
    5. </ property >   


    0.0.0.0改为namenode的IP地址 

    3.重启hadoop,然后检查是否启动是否成功。 
    登录secondarynamenode所在的机器,输入jps查看secondarynamenode进程 
    进入secondarynamenode的目录/data/work/hdfs/namesecondary 
    正确的结果: 
     
    如果没有,请耐心等待,只有到了设置的checkpoint的时间或者大小,才会生成。 

    4.恢复 
    制造namenode宕机的情况 
    1) kill 掉namenode的进程 

    Java代码  
    1. [root @master  name]# jps  
    2. 11749  NameNode  
    3. 12339  Jps  
    4. 11905  JobTracker  
    5. [root@master  name]# kill  11749   



    2)删除dfs.name.dir所指向的文件夹,这里是/data/work/hdfs/name 

    Java代码  
    1. [root @master  name]# rm -rf *  


      删除name目录下的所有内容,但是必须保证name这个目录是存在的 

    3)从secondarynamenode远程拷贝namesecondary文件到namenode的namesecondary 

    Java代码  
    1. [root @master  hdfs]# scp -r slave- 001 :/data/work/hdfs/namesecondary/ ./  



    4)启动namenode 

    Java代码  
    1. [root @master  /data]# hadoop namenode –importCheckpoint  


    正常启动以后,屏幕上会显示很多log,这个时候namenode就可以正常访问了 

    5)检查 
    使用hadoop fsck /user命令检查文件Block的完整性 

    6)停止namenode,使用crrl+C或者会话结束 

    7)删除namesecondary目录下的文件(保存干净) 

    Java代码  
    1. [root @master  namesecondary]# rm -rf *  



    8)正式启动namenode 

    Java代码  
    1. [root @master  bin]# ./hadoop-daemon.sh  start namenode  



    恢复工作完成,检查hdfs的数据 



    balancer  

    在使用start-balancer.sh时, 
    默认使用1M/S(1048576)的速度移动数据(so slowly...) 
    修改hdfs-site.xml配置,这里我们使用的是20m/S 
    <property> 
    <name>dfs.balance.bandwidthPerSec</name> 
    <value>20971520</value> 
    <description>  Specifies the maximum bandwidth that each datanode can utilize for the balancing purpose in term of the number of bytes per second. </description> 
    </property> 

    然后结果是导致job运行变得不稳定,出现一些意外的长map单元,某些reduce时间处理变长(整个集群负载满满的情况下,外加20m/s的balance),据说淘宝的为10m/s,需要调整后实验,看看情况如何。 

    Java代码  
    1. hadoop balancer -threshold  5   




    安全模式  
    有两个方法离开这种安全模式: 
    (1)修改dfs.safemode.threshold.pct为一个比较小的值,缺省是0.999。 
    dfs.safemode.threshold.pct(缺省值0.999f) 
    HDFS启动的时候,如果DataNode上报的block个数达到了元数据记录的block个数的0.999倍才可以离开安全模式,否则一直是这种只读模式。如果设为1则HDFS永远是处于SafeMode。 

    (2)hadoop dfsadmin -safemode leave命令强制离开 
    dfsadmin -safemode value 参数value的说明: 
    enter - 进入安全模式 
    leave - 强制NameNode离开安全模式 
    get -  返回安全模式是否开启的信息 
    wait - 等待,一直到安全模式结束。

    posted @ 2011-11-10 15:41 John Liang 阅读(31) 评论(0) 编辑

    一、dits和fsimage

       
    首先要提到两个文件edits和fsimage,下面来说说他们是做什么的。

    • 集群中的名称节点(NameNode)会把文件系统的变化以追加保存到日志文件edits中。
    • 当名称节点(NameNode)启动时,会从镜像文件 fsimage 中读取HDFS的状态,并且把edits文件中记录的操作应用到fsimage,也就是合并到fsimage中去。合并后更新fsimage的HDFS状 态,创建一个新的edits文件来记录文件系统的变化

        那么问题来了,只有在名称节点(NameNode)启动的时候才会合并fsimage和edits,那么久而久之edits文件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大型繁 忙的HDFS集群。这种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你要重启名称节点(NameNode),那么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合并fsimge和edits,然后HDFS 才能运行。


    二、Secondary NameNode

        目前使用的版本hadoop-0.20.2可以使用Secondary NameNode来解决上面的问题。Secondary NameNode定期合并fsimage和edits日志,把edits日志文件大小控制在一个限度下。因为内存需求和NameNode差不多(On the same order),所以Sencondary NameNode通常要运行在另外个机器上。

        secondary NameNode配置在conf/masters文件,启动命令:bin/start-dfs.sh(如果你使用不建议的start-all.sh也是会启动的)。


    三、什么时候checkpiont

    secondary NameNode 什么时候执行checkpoint来合并fsimage和eidts。呢?有两个配置参数控制:

    • fs.checkpoint.period 指定两次checkpoint的最大时间间隔,默认3600秒。
    • fs.checkpoint.size    规定edits文件的最大值,一旦超过这个值则强制checkpoint,不管是否到达最大时间间隔。默认大小是64M。

         secondary NameNode 保存最后一次checkpoint的结果,存储结构和主节点(NameNode)的一样,所以主节点(NameNode)可以随时来读取。


        如果你没有启动secondary NameNode 那么可以试试 bin/hadoop secondarynamenode -checkpoint 甚至 bin/hadoop secondarynamenode -checkpoint force. 看看生成的文件。

        checkpoint可以解决重启NameNode时间过长的弊端。另外还有偏方:


    四、Import Checkpoint(恢复数据)

        如果主节点挂掉了,硬盘数据需要时间恢复或者不能恢复了,现在又想立刻恢复HDFS,这个时候就可以import checkpoint。步骤如下:

    • 拿一台和原来机器一样的机器,包括配置和文件,一般来说最快的是拿你节点机器中的一台,立马能用(部分配置要改成NameNode的配置)
    • 创建一个空的文件夹,该文件夹就是配置文件中dfs.name.dir所指向的文件夹。
    • 拷贝你的secondary NameNode checkpoint出来的文件,到某个文件夹,该文件夹为fs.checkpoint.dir指向的文件夹
    • 执行命令bin/hadoop namenode -importCheckpoint

         这样NameNode会读取checkpoint文件,保存到dfs.name.dir。但是如果你的dfs.name.dir包含合法的 fsimage,是会执行失败的。因为NameNode会检查fs.checkpoint.dir目录下镜像的一致性,但是不会去改动它。

        值得推荐的是,你要注意备份你的dfs.name.dir和 ${hadoop.tmp.dir}/dfs/namesecondary。


    五、Checkpoint Node 和 Backup Node


    在 后续版本中hadoop-0.21.0,还提供了另外的方法来做checkpoint:Checkpoint Node 和 Backup Node。则两种方式要比secondary NameNode好很多。所以 The Secondary NameNode has been deprecated. Instead, consider using the Checkpoint Node or Backup Node.

    Checkpoint Node像是secondary NameNode的改进替代版,Backup Node提供更大的便利,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posted @ 2011-11-10 14:37 John Liang 阅读(41) 评论(0) 编辑

    (1)NameNode的内存中保存了庞大的目录树结构,这个结构用来保存文件目录结构和文件Block之间的映射,这种结构关系会固化在磁 盘上,但是对树的改动频繁发生,什么时候将树写入磁盘呢?把每次操作应用到内存中的树上,并把操作记录成日志文件,每次操作不会改变固化在磁盘上的改动发 生之前的目录树,适当的时候做一次固化操作并记录时间。

    (2)NameNode上面的磁盘目录结构:

    [hadoop@localhost dfs]$ ls -R name

    name:
    current   image   in_use.lock

    name/current:
    edits   fsimage   fstime   VERSION

    name/image:
    fsimage

    in_use.lock的功能和DataNode的一致。fsimage保存的是文件系统的目 录树,edits则是文件树上的操作日志,fstime是上一次新打开一个操作日志的时间(long型)。NameNode成功载入一次fsimage就 要把这个时刻记录在fstime中,fstime表示edits第一条记录开始记录的时刻。saveImage的时候需要先写入中间文件,防止中途断电。

    image/ fsimage 是一个保护文件,防止0.13以前的版本启动(0.13以前版本将fsimage存放在name/image目录下,如果用0.13版本启动,显然在读fsimage会出错 J )。也就是说写入fsimage要有两份。

    (3)管理NameNode磁盘目录的是FSImage,也是继承Storage类的,和DataStorage类似,有升级回退机制,暂时不考虑。

    (4)FSImage需要支持参数-importCheckpoint,该参数用于在某一个checkpoint目录里加 载HDFS的目录信息,并更新到当前系统,该参数的主要功能在方法doImportCheckpoint中。该方法很简单,通过读取配置的 checkpoint目录来加载fsimage文件和日志文件,然后利用saveFSImage(下面讨论)保存到当前的工作目录,完成导入。

    (5)loadFSImage用来在多个目录中选择最新的fsimage和edit来载入,最新以及fsimage和edit的一致性由fstime保证,载入过程中对NameNode崩溃的处理要分析saveFSImage的过程在明白。

    (6)saveFSImage()的功能正好相反,它将内存中的目录树持久化,很自然,目录树持久化后就可以把日志清空。 saveFSImage()会创建edits.new,并把当前内存中的目录树持久化到fsimage.ckpt(fsimage现在还存在),然后重新 打开日志文件edits和edits.new,这会导致日志文件edits和edits.new被清空。最后,saveFSImage()调用 rollFSImage()方法。

    rollFSImage()上来就把所有的edits.new都改为edits(经过了方法saveFSImage,它们都已经为空),然后再把fsimage.ckpt改为fsimage。

    (7)saveFSImage和loadFSImage为了考虑NameNode突然崩溃的情况使磁盘固化操作得以回滚创建了中间状态,中间状态的描述方式就是在磁盘上建立临时文件。

    posted @ 2011-11-10 14:05 John Liang 阅读(16) 评论(0) 编辑

    (1)NameNode保存的两种信息:文件与block的映射、block与DataNode的映射。文件和block的映射,固化在磁盘上。而block和DataNode的映射在DataNode启动时上报给NameNode

    (2)DatanodeProtocol:用于DataNode来调用NameNode上的方法,情景是DataNode向NameNode通信,方法参数传递到NameNode上;

    ClientProtocol:提供给客户端,用于访问NameNode。它包含了文件角度上的HDFS功能。和GFS一样,HDFS不提供 POSIX形式的接口,而是使用了一个私有接口。一般来说,程序员通过org.apache.hadoop.fs.FileSystem来和HDFS打交 道,不需要直接使用该接口;

    NamenodeProtocol: 用于从 NameNode NameNode 的通信;

    InterDatanodeProtocol:用于DataNode和DataNode通信,只有一个updateBlock(Block oldblock, Block newblock, boolean finalize)方法;

    ClientDatanodeProtocol:用于Client和DataNode之间通信,只有recoverBlock(Block block, boolean keepLength,

          DatanodeInfo[] targets)方法,但是Client和DataNode之间应该不只这些,需要到后面看到读写的情况在仔细分析;

    (3)INode是一个抽象类,它的两个字类,分别对应着目录(INodeDirectory)和文件(INodeFile)。 INodeDirectoryWithQuota,如它的名字隐含的,是带了容量限制的目录。INodeFileUnderConstruction,抽 象了正在构造的文件,当我们需要在HDFS中创建文件的时候,由于创建过程比较长,目录系统会维护对应的信息。

    INode中的成员变量有:name,目录/文件名;modificationTime和 accessTime是最后的修改时间和访问时间;parent指向了父目录;permission是访问权限。HDFS采用了和UNIX/Linux类 似的访问控制机制。系统维护了一个类似于UNIX系统的组表(group)和用户表(user),并给每一个组和用户一个ID,permission在 INode中是long型,它同时包含了组和用户信息。

    INode中的抽象方法:collectSubtreeBlocksAndClear,用来收集INode 所有孩子的block,因为INode可能是文件或者目录,目录的话就不含有Block,而文件则有多个Block,返回值为文件的个数而非Block的 个数;computeContentSummary用于递归计算INode包含的一些相关信息,如文件数,目录数,占用磁盘空间。

    (4)INodeDirectory是INode的子类,里面有List<INode>  children,因为目录下既有目录也有文件。

    (5)INodeDirectoryWithQuota进一步加强了INodeDirectory,限制了INodeDirectory可以使用的空间。

    (6)INodeFile是HDFS中的文件,BlockInfo  blocks []对应这个文件的列表,BlockInfo增强了Block类。

    (7)INodeFileUnderConstruction 保存了正在构造的文件的一些信息,包括clientName,这是目前拥有租约的节点名(创建文件时,只有一个节点拥有租约,其他节点配合这个节点工 作)。clientMachine是构造该文件的客户端名称,如果构造请求由DataNode发起,clientNode会保持相应的信 息,targets保存了配合构造文件的所有节点。租约就是一次操作的许可证,只在一个节点中持有。

    (8)BlocksMap:Whose essential functions round aroud Map<Block, BlockInfo>.This class maintains the map from a block to its metadata. block's metadata currently includes INode it belongs(INodeFile) to and the datanodes that store the block(DatanodeDescriptor). BlockInfo contains INodeFile and DatanodeDescriptor which enhances Block.

    (9)NameNode需要知道DataNode的信息,最基本的是DatanodeID(hostname:portNumber,unique per cluster storageID(貌似没有什么用),infoserver的端口,ipcserver的端口)

    (10)再加一些信息变成DatanodeInfo增加了一些动态信息(容量等),再加上一些Block的动态信息变成 DatanodeDescriptor,DatanodeDescriptor包含了两个BlockQueue,分别记录了该DataNode上准备复制 (replicateBlocks)和Lease恢复(recoverBlocks这个操作有些不明白)的BlockTargetPair(Block和 多个目的DataNode的结构)。同时还有一个Block集合,保存的是该DataNode上已经失效的Block。 DatanodeDescriptor提供一系列方法,用于操作上面保存的队列和集合。也提供get*Command方法,用于生成发送到 DataNode的命令。当NameNode收到DataNode对现在管理的Block状态的汇报是,会调用reportDiff,找出和现在NameNode上的信息差别,以供后续处理用。

    posted @ 2011-11-10 14:01 John Liang 阅读(13) 评论(0) 编辑

    光 从字面上来理解,很容易让一些初学者先入为主的认为:SecondaryNameNode(snn)就是NameNode(nn)的热备进程。其 实不是。snn是HDFS架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经常由于名字而被人误解它真正的用途,其实它真正的用途,是用来保存namenode中对HDFS metadata的信息的备份,并减少namenode重启的时间。对于hadoop进程中 ,要配置好并正确的使用 snn,还是需要做一些工作的。hadoop的默认配置中让 snn进程默认运行在了 namenode 的那台机器上,但是这样的话,如果这台机器出错,宕机,对恢复HDFS文件系统是很大的灾难,更好的方式是:将snn的进程配置在另外一台机器 上运行。

    在 hadoop中,namenode负责对HDFS的metadata的持久化存储,并且处理来自客户端的对HDFS的各种操作的交互反馈。为了保证交互速 度,HDFS文件系统的metadata是被load到namenode机器的内存中的,并且会将内存中的这些数据保存到磁盘进行持久化存储。为 了保证这个持久化过程不会成为HDFS操作的瓶颈,hadoop采取的方式是:没有对任何一次的当前文件系统的snapshot进行持久化,对HDFS最 近一段时间的操作list会被保存到namenode中的一个叫Editlog的文件中去。当重启namenode时,除了 load fsImage以外,还会对这个EditLog文件中记录的HDFS操作进行replay,以恢复HDFS重启之前的最终状态。

    而 SecondaryNameNode,会周期性的将EditLog中记录的对HDFS的操作合并到一个checkpoint中,然后清空 EditLog。所以namenode的重启就会Load最新的一个checkpoint,并replay EditLog中 记录的hdfs操作,由于EditLog中记录的是从 上一次checkpoint以后到现在的操作列表,所以就会比较小。如果没有snn的这个周期性的合并过程,那么当每次重启namenode的时候,就会 花费很长的时间。而这样周期性的合并就能减少重启的时间。同时也能保证HDFS系统的完整性。

    这就是 SecondaryNameNode所做的事情。所以snn并不能分担namenode上对HDFS交互性操作的压力。尽管如此,当 namenode机器宕机或者namenode进程出问题时,namenode的daemon进程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从snn上拷贝一份metadata 来恢复HDFS文件系统。

    至于为什么要将SNN进程运行在一台非NameNode的机器上,这主要出于两点考虑:

    1. 可 扩展性: 创建一个新的HDFS的snapshot需要将namenode中load到内存的metadata信息全部拷贝一遍,这样的操作需要的内存就需要 和namenode占用的内存一样,由于分配给namenode进程的内存其实是对HDFS文件系统的限制,如果分布式文件系统非常的大,那么 namenode那台机器的内存就可能会被namenode进程全部占据。
    2. 容错性: 当snn创建一个checkpoint的时候,它会将checkpoint拷贝成metadata的几个拷贝。将这个操作运行到另外一台机器,还可以提供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容错性。

    配置将SecondaryNameNode运行在另外一台机器上

    HDFS的一次运行实例是通过在namenode机器上的$HADOOP_HOME/bin/start-dfs.sh(  或者start-all.sh  ) 脚本来启动的。这个脚本会在运行该脚本的机器上启动 namenode进程,而slaves机器上都会启动DataNode进程,slave机器的列表保存在  conf/slaves文件中,一行一台机器。并且会在另外一台机器上启动一个snn进程,这台机器由  conf/masters文件指定。所以,这里需要严格注意, conf/masters 文件中指定的机器,并不是说jobtracker或者namenode进程要运行在这台机器上,因为这些进程是运行在 launch bin/start-dfs.sh或者 bin/start-mapred.sh(start-all.sh)的机器上的。所以,masters这个文件名是非常的令人混淆的,应该叫做 secondaries会比较合适。然后,通过以下步骤:

    1.  
      1. 将所有想要运行secondarynamenode进程的机器写到masters文件中,一行一台。
      2. 修改在masters文件中配置了的机器上的conf/hadoop-site.xml文件,加上如下选项:

    Java代码  
    1. <property>  
    2. <name>dfs.http.address</name>  
    3. <value>namenode.hadoop-host.com:50070 </value>  
    4. </property>

     

          core-site.xml:这里有2个参数可配置,但一般来说我们不做修改。fs.checkpoint.period表示多长时间记录一次hdfs的镜像。默认是1小时。fs.checkpoint.size表示一次记录多大的size,默认64M。

         

    Java代码  
    1. <property>  
    2.   <name>fs.checkpoint.period</name>  
    3.   <value>3600 </value>  
    4.   <description>The number of seconds between two periodic checkpoints.  
    5.   </description>  
    6. </property>  
    7.   
    8. <property>  
    9.   <name>fs.checkpoint.size</name>  
    10.   <value>67108864 </value>  
    11.   <description>The size of the current edit log (in bytes) that triggers  
    12.        a periodic checkpoint even if  the fs.checkpoint.period hasn't expired.  
    13.   </description>  
    14. </property>  

     

    3、配置检查。配置完成之后,我们需要检查一下是否成功。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运行secondarynamenode的机器上文件目录来确定是否成功配置。首先输入jps查看是否存在secondarynamenode进程。如果存在,在查看对应的目录下是否有备份记录。

    该目录一般存在于hadoop.tmp.dir/dfs/namesecondary/下面。

    四、恢复

    1、配置完成了,如何恢复。首先我们kill掉namenode进程,然后将hadoop.tmp.dir目录下的数据删除掉。制造master挂掉情况。

    2、在 配置参数dfs.name.dir指定的位置建立一个空文件夹; 把检查点目录的位置赋值给配置参数fs.checkpoint.dir; 启动NameNode,并加上-importCheckpoint。(这句话抄袭的是hadoop-0.20.2/hadoop-0.20.2/docs /cn/hdfs_user_guide.html#Secondary+NameNode,看看文档,有说明)

    3、启动namenode的时候采用hadoop namenode –importCheckpoint

    五、总结

    1、secondarynamenode可以配置多个,master文件里面多写几个就可以。

    2、千万记得如果要恢复数据是需要手动拷贝到namenode机器上的。不是自动的(参看上面写的恢复操作)。

    3、镜像备份的周期时间是可以修改的,如果不想一个小时备份一次,可以改的时间短点。core-site.xml中的fs.checkpoint.period值

  • 相关阅读:
    五一训练礼包 — B
    五一训练礼包—坐标问题
    单链表
    顺序表
    链表
    基础DP(3)
    基础DP(2)
    基础DP(1)
    分治法
    最小表示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ight/p/253551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