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计算大于某一规定值的质数的线程可以写成:
class PrimeThread extends Thread { long minPrime; PrimeThread(long minPrime) { this.minPrime = minPrime; } public void run() { // compute primes larger than minPrime . . . } }
然后,下列代码会创建并启动一个线程:
PrimeThread p = new PrimeThread(143); p.start();
采用这种风格的同一个例子如下所示:
class PrimeRun implements Runnable { long minPrime; PrimeRun(long minPrime) { this.minPrime = minPrime; } public void run() { // compute primes larger than minPrime . . . } }
然后,下列代码会创建并启动一个线程:
PrimeRun p = new PrimeRun(143); new Thread(p).start();
多个方法的多线程情况
考虑静态的同步方法
synchronized块
synchronized方法实际上等同于用一个synchronized块包住方法中的所有语句,然后在synchronized块的括号中传入this关键字。当然,如果是静态方法,需要锁定的则是class对象。
可能一个方法中只有几行代码会涉及到线程同步问题,所以synchronized块比synchronized方法更加细粒度地控制了多个线程的访问,只有synchronized块中的内容不能同时被多个线程所访问,方法中的其他语句仍然可以同时被多个线程所访问(包括synchronized块之前的和之后的)。
注意:被synchronized保护的数据应该是私有的。
结论:
synchronized方法是一种粗粒度的并发控制,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执行该synchronized方法;
A 继承自Throwable B Serialable CD 不记得,反正不正确
答案:A
扩展:错误和异常的区别(Error vs Exception)
1) java.lang.Error: Throwable的子类,用于标记严重错误。合理的应用程序不应该去try/catch这种错误。绝大多数的错误都是非正常的,就根本不该出现的。
java.lang.Exception: Throwable的子类,用于指示一种合理的程序想去catch的条件。即它仅仅是一种程序运行条件,而非严重错误,并且鼓励用户程序去catch它。
checked exceptions: 通常是从一个可以恢复的程序中抛出来的,并且最好能够从这种异常中使用程序恢复。比如FileNotFoundException, ParseException等。检查了的异常发生在编译阶段,必须要使用try…catch(或者throws)否则编译不通过。
unchecked exceptions: 通常是如果一切正常的话本不该发生的异常,但是的确发生了。发生在运行期,具有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程序的逻辑问题所引起的。比如ArrayIndexOutOfBoundException, ClassCastException等。从语言本身的角度讲,程序不该去catch这类异常,虽然能够从诸如RuntimeException这样的异常中catch并恢复,但是并不鼓励终端程序员这么做,因为完全没要必要。因为这类错误本身就是bug,应该被修复,出现此类错误时程序就应该立即停止执行。 因此,面对Errors和unchecked exceptions应该让程序自动终止执行,程序员不该做诸如try/catch这样的事情,而是应该查明原因,修改代码逻辑。
RuntimeException:RuntimeException体系包括错误的类型转换、数组越界访问和试图访问空指针等等。
处理RuntimeException的原则是:如果出现 RuntimeException,那么一定是程序员的错误。例如,可以通过检查数组下标和数组边界来避免数组越界访问异常。其他(IOException等等)checked异常一般是外部错误,例如试图从文件尾后读取数据等,这并不是程序本身的错误,而是在应用环境中出现的外部错误。
5.exception
问题1:上面的程序能否编译通过?并说明理由。
解答:能编译通过。分析:按照一般常理,定义doSomething方法是定义了ArithmeticException异常,在main方法里 里面调用了该方法。那么应当继续抛出或者捕获一下。但是ArithmeticException异常是继承RuntimeException运行时异常。 java里面异常分为两大类:checked exception(检查异常)和unchecked exception(未检
查异常),对于未检查异常也叫RuntimeException(运行时异常),对于运行时异常,java编译器不要求你一定要把它捕获或者一定要继续抛出,但是对checked exception(检查异常)要求你必须要在方法里面或者捕获或者继续抛出.
解答:不能编译通过。分析:IO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是属于checked exception ,必须进行处理,或者必须捕获或者必须抛出
java.lang
类 ArithmeticException
java.lang.Object
--java.lang.Throwable
--java.lang.Exception
--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
- 所有已实现的接口:
- Serializable
-
public class ArithmeticException
- extends RuntimeException
当出现异常的运算条件时,抛出此异常。例如,一个整数“除以零”时,抛出此类的一个实例。
String str1 = "hello"; String str2 = "he" + new String("llo"); System.err.println(str1 == str2);
答案:false
7.构造方法
A. class中的constructor不可省略
B. constructor必须与class同名,但方法不能与class同名
C. constructor在一个对象被new时执行
D.一个class只能定义一个constructor
答案:C
8.Java构造方法中的执行顺序
1 public class test_static_order_1 2 { 3 4 public int a = 10; 5 //构造方法 6 test_static_order_1() { 7 System.out.println("1"); 8 } 9 //初始化块 10 { 11 System.out.println("2"); 12 } 13 //静态块 14 static { 15 System.out.println("3"); 16 } 17 18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9 new test_static_order_1(); 20 } 21 22 }
3被放在类构造方法中,这是类的初始化函数,固然在类的初始化时出现。
1 class T implements Cloneable{ 2 public static int k = 0; 3 public static T t1 = new T("t1"); 4 public static T t2 = new T("t2"); 5 public static int i = print("i"); 6 public static int n = 99; 7 8 public int j = print("j"); 9 { 10 print("构造快"); 11 } 12 13 static { 14 print("静态块"); 15 } 16 17 public T(String str) { 18 System.out.println((++k) + ":" + str + " i=" + i + " n=" + n); 19 ++n; ++ i; 20 } 21 22 public static int print(String str){ 23 System.out.println((++k) +":" + str + " i=" + i + " n=" + n); 24 ++n; 25 return ++ i; 26 } 27 28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29 T t = new T("init"); 30 } 31 }
代码主要考察的是类、变量初始化的顺序。
一般的,我们很清楚类需要在被实例化之前初始化,而对象的初始化则是运行构造方法中的代码。
本题的代码显然没有这么简单了。本题中涉及到了static {…}
和 {…}
这种形式的代码块,以及在类的静态变量中初始化该类的对象这种交错的逻辑,容易让人焦躁(类似于密集恐惧症吧=()。实际上,按照类的装载、链接和初始化逻辑,以及对象初始化的顺序来思考,不难得到答案。
代码组成
-
成员变量 2~6 行的变量是 static 的,为类 T 的静态成员变量,需要在类加载的过程中被执行初始化;第 8 行的
int j
则为实例成员变量,只再类被实例化的过程中初始化。 -
代码段 9~11 行为实例化的代码段,在类被实例化的过程中执行;13~15 行为静态的代码段,在类被加载、初始化的过程中执行。
-
方法 方法
public static int print(String str)
为静态方法,其实现中牵涉到 k,i,n 三个静态成员变量,实际上,这个方法是专门用来标记执行顺序的方法;T 的构造方法是个实例化方法,在 T 被实例化时调用。 -
main 方法 main 方法中实例化了一个 T 的实例。
执行顺序分析
在一个对象被使用之前,需要经历的过程有:类的装载 -> 链接(验证 -> 准备 -> 解析) -> 初始化 -> 对象实例化。(详情参见《Java 类的装载、链接和初始化》),这里需要注意的点主要有:
-
在类链接之后,类初始化之前,实际上类已经可以被实例化了。
就如此题代码中所述,在众多静态成员变量被初始化完成之前,已经有两个实例的初始化了。实际上,此时对类的实例化,除了无法正常使用类的静态承运变量以外(还没有保证完全被初始化),JVM 中已经加载了类的内存结构布局,只是没有执行初始化的过程。比如第 3 行
public static T t1 = new T("t1");
,在链接过程中,JVM 中已经存在了一个 t1,它的值为 null,还没有执行new T("t1")
。又比如第 5 行的public static int i = print("i");
,在没有执行初始化时,i 的值为 0,同理 n 在初始化前值也为 0. -
先执行成员变量自身初始化,后执行
static {…}
、{…}
代码块中的内容。如此策略的意义在于让代码块能处理成员变量相关的逻辑。如果不使用这种策略,而是相反先执行代码块,那么在执行代码块的过程中,成员变量并没有意义,代码块的执行也是多余。
-
类实例化的过程中,先执行隐式的构造代码,再执行构造方法中的代码 这里隐式的构造代码包括了
{}
代码块中的代码,以及实例成员变量声明中的初始化代码,以及父类的对应的代码(还好本题中没有考察到父类这一继承关系,否则更复杂;))。为何不是先执行显示的构造方法中的代码,再执行隐式的代码呢?这也很容易解释:构造方法中可能就需要使用到实例成员变量,而这时候,我们是期待实例变量能正常使用的。
A private B protected C final D abstract
答案:CD
解析:接口很重要,为了说明情况,这里稍微啰嗦点:
(1)接口用于描述系统对外提供的所有服务,因此接口中的成员常量和方法都必须是公开(public)类型的,确保外部使用者能访问它们;
(2)接口仅仅描述系统能做什么,但不指明如何去做,所以接口中的方法都是抽象(abstract)方法;
(3)接口不涉及和任何具体实例相关的细节,因此接口没有构造方法,不能被实例化,没有实例变量,只有静态(static)变量;
(4)接口的中的变量是所有实现类共有的,既然共有,肯定是不变的东西,因为变化的东西也不能够算共有。所以变量是不可变(final)类型,也就是常量了。
(5) 接口中不可以定义变量?如果接口可以定义变量,但是接口中的方法又都是抽象的,在接口中无法通过行为来修改属性。有的人会说了,没有关系,可以通过 实现接口的对象的行为来修改接口中的属性。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考虑这样的情况。如果接口 A 中有一个public 访问权限的静态变量 a。按照 Java 的语义,我们可以不通过实现接口的对象来访问变量 a,通过 A.a = xxx; 就可以改变接口中的变量 a 的值了。正如抽象类中是可以这样做的,那么实现接口 A 的所有对象也都会自动拥有这一改变后的 a 的值了,也就是说一个地方改变了 a,所有这些对象中 a 的值也都跟着变了。这和抽象类有什么区别呢,怎么体现接口更高的抽象级别呢,怎么体现接口提供的统一的协议呢,那还要接口这种抽象来做什么呢?所以接口中 不能出现变量,如果有变量,就和接口提供的统一的抽象这种思想是抵触的。所以接口中的属性必然是常量,只能读不能改,这样才能为实现接口的对象提供一个统 一的属性。
通俗的讲,你认为是要变化的东西,就放在你自己的实现中,不能放在接口中去,接口只是对一类事物的属性和行为更高层次的抽象。对修改关闭,对扩展(不同的实现 implements)开放,接口是对开闭原则的一种体现。
所以:
接口的方法默认是public abstract;
接口中不可以定义变量即只能定义常量(加上final修饰就会变成常量)。所以接口的属性默认是public static final 常量,且必须赋初值。
注意:final和abstract不能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