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 启动顺序


     Linux 启动顺序:
    1、 BIOS自检
    2、 运行系统内核并检测硬件
    3、 运行系统的第一个进程init
    4、 init读取系统引导配置文件/etc/inittab中的信息进行初始化
                 /etc/rc.d/rc.sysinit------系统初始化脚本
                 /etc/rc.d/rcX.d/[KS]*------根据运行级别配置服务
                 /etc/rc.d/rc.local---------执行本地特殊配置
                 其它---------不同运行级别的特殊服务

    Linux启动运行init程序来启动相关程序初始化,与启动相关的一个概念是运行级,运行级是操作系统当前运行的级别,在不同运行级别上可以定义属于该运行级的启动程序,系统的运行级别可以在/etc/inittab文件指定,与运行级相关运行程序通过从源/etc/rc.d/init.d下链接到目的/etc/rcX.d,这里X为系统的默认运行级别,因此,默认的启动脚本放在/etc/rc.d/init.d下。

    # 缺省的运行级,Linux用到的级别如下:
    # 0 - 停机(千万不要把initdefault 设置为0 )
    # 1 - 单用户模式
    # 2 - 多用户,但是没有 NFS
    # 3 - 完全多用户模式
    # 4 - 没有用到
    # 5 - X11
    # 6 - 重新启动 (千万不要把initdefault 设置为6 )
    #

    对各个运行级的详细解释:
    0 为停机,机器关闭。
    1 为单用户模式,就像Win9x 下的安全模式类似。
    2 为多用户模式,但是没有NFS 支持。
    3 为完整的多用户模式,是标准的运行级。
    4 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它来做一些事情。
    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用尽时,可以切换到这个模式来做一些设置。
    5 就是 X11 ,进到 X Window 系统了。
    6 为重启,运行 init 6 机器就会重启。

    如何让系统在启动是运行指定程序,根据启动顺序中的第四步,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根据运行级别配置服务。
    一种方式是执行本地特殊配置。
    举例,任务在启动是运行命令cvslockd:
    方式一:
    1. 建立自启动脚本/etc/rc.d/init.d/cvslockd,内容为:
    #!/bin/bash
    /usr/local/bin/cvslockd

    设置文件的属性为可执行:
    #chmod +x /etc/rc.d/init.d/cvslockd

    2. 查看计算机运行级别,在文件/etc/inittab里看到id:5:initdefault:,则此系统运行级别为5。
    3. 到/etc/rc5.d目录下,把你要执行的可执行文件做一个软连接,而且在命名的时候要以大写S字母开头,S之后的数字大小代表执行顺序的先后,数字越大越后执行。
    #ln -s /etc/rc.d/init.d/cvslockd /etc/rc5.d/S100cvslockd
    #ln -s /etc/rc.d/init.d/cvslockd /etc/rc0.d/K20cvslockd

    方式二:
    在/etc/rc.d/rc.local 添加 exec /usr/local/bin/cvslockd
    该方式是在最后启动cvslockd。

    前言
    linux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启动 体系,抓住了linux启动 的脉络,linux的启动 过程将不再神秘。
    阅读之前建议先看一下附图。
    本文中假设inittab中设置的init tree为:
    /etc/rc.d/rc0.d
    /etc/rc.d/rc1.d
    /etc/rc.d/rc2.d
    /etc/rc.d/rc3.d
    /etc/rc.d/rc4.d
    /etc/rc.d/rc5.d
    /etc/rc.d/rc6.d
    /etc/rc.d/init.d
    目录
    1. 关于linux的启动
    2. 关于rc.d
    3. 启动 脚本 示例
    4. 关于rc.local
    5. 关于bash启动 脚本
    6. 关于开机程序的自动启动
    1. 关于linux的启动
    init是所有进程之父
    init读取/etc/inittab,执行rc.sysinit脚本
    (注意文件名是不一定的,有些unix甚至会将语句直接写在inittab中)
    rc.sysinit脚本 作了很多工作:

    init $PATH
    config network
    start swap function
    set hostname
    check root file system, repair if needed
    check root space
    ....


    rc.sysinit根据inittab执行rc?.d脚本
    linux是多用户系统,getty是多用户与单用户的分水岭
    在getty之前运行的是系统脚本
    2. 关于rc.d
    所有启动 脚本 放置在 /etc/rc.d/init.d下
    rc?.d中放置的是init.d中脚本 的链接,命名格式是:
    S{number}{name}
    K{number}{name}
    S开始的文件向脚本 传递start参数
    K开始的文件向脚本 传递stop参数
    number决定执行的顺序
    3. 启动 脚本 示例
    这是一个用来启动 httpd的 /etc/rc.d/init.d/apache 脚本

    CODE:

    #!/bin/bash

    source /etc/sysconfig/rc
    source $rc_functions

    case "$1" in
    start)
    echo "Starting Apache daemon..."
    /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l -k start
    evaluate_retval
    ;;

    stop)
    echo "Stopping Apache daemon..."
    /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l -k stop
    evaluate_retval
    ;;

    restart)
    echo "Restarting Apache daemon..."
    /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l -k restart
    evaluate_retval
    ;;

    status)
    statusproc /usr/local/apache2/bin/httpd
    ;;

    *)
    echo "Usage: $0 {start|stop|restart|status}"
    exit 1
    ;;
    esac


    可以看出他接受start,stop,restart,status参数

    然后可以这样建立rc?.d的链接:

    CODE:

    cd /etc/rc.d/init.d &&
    ln -sf ../init.d/apache ../rc0.d/K28apache &&
    ln -sf ../init.d/apache ../rc1.d/K28apache &&
    ln -sf ../init.d/apache ../rc2.d/K28apache &&
    ln -sf ../init.d/apache ../rc3.d/S32apache &&
    ln -sf ../init.d/apache ../rc4.d/S32apache &&
    ln -sf ../init.d/apache ../rc5.d/S32apache &&
    ln -sf ../init.d/apache ../rc6.d/K28apache



    4. 关于rc.local
    经常使用的 rc.local 则完全是习惯问题,不是标准。
    各个发行版有不同的实现方法,可以这样实现:

    CODE:

    touch /etc/rc.d/rc.local
    chmod +x /etc/rc.d/rc.local
    ln -sf /etc/rc.d/rc.local /etc/rc.d/rc1.d/S999rc.local &&
    ln -sf /etc/rc.d/rc.local /etc/rc.d/rc2.d/S999rc.local &&
    ln -sf /etc/rc.d/rc.local /etc/rc.d/rc3.d/S999rc.local &&
    ln -sf /etc/rc.d/rc.local /etc/rc.d/rc4.d/S999rc.local &&
    ln -sf /etc/rc.d/rc.local /etc/rc.d/rc5.d/S999rc.local &&
    ln -sf /etc/rc.d/rc.local /etc/rc.d/rc6.d/S999rc.local



    5. 关于bash启动 脚本
    /etc/profile
    /etc/bashrc
    ~/.bash_profile
    ~/.bashrc
    是bash的启动 脚本
    一般用来设置单用户的启动 环境,也可以实现开机单用户的程序,但要明确他们都是属于bash范畴而不是系统范畴。
    他们的具体作用介绍如下:
    /bin/bash这个命令解释程序(后面简称shell)使用了一系列启动 文件来建立一个运行环境:

    /etc/profile
    /etc/bashrc
    ~/.bash_profile
    ~/.bashrc
    ~/.bash_logout

    每一个文件都有特殊的功用并对登陆和交互环境有不同的影响。
    /etc/profile 和 ~/.bash_profile 是在启动 一个交互登陆shell的时候 被调用。
    /etc/bashrc 和 ~/.bashrc 是在一个交互的非登陆shell启动时候 被调用。
    ~/.bash_logout 在用户注销登陆的时候 被读取
    一 个交互的登陆shell会在 /bin/login 成功登陆之后运行。一个交互的非登陆shell是通过命令行来运行的,如[prompt]$/bin/bash。一般一个非交互的shell出现在运行 shell脚本时候 。之所以叫非交互的shell,是因为它不在命令行上等待输入而只是执行脚本 程序。
    6. 关于开机程序的自动启动
    系统脚本 可以放置在/etc/rc.d/init.d中并建立/etc/rc.d/rc?.d链接,也可以直接放置在/etc/rc.d/rc.local中。
    init.d脚本 包含完整的start,stop,status,reload等参数,是标准做法,推荐使用。
    为特定用户使用的程序(如有的用户需要使用中文输入法而有的不需要)放置在~/中的bash启动 脚本 中。

  • 相关阅读:
    DB2中的ROW_NUMBER() OVER()函数用法 转
    各个数据库分页语句汇总
    db2导出DDL
    db2数据库操作
    在myeclipse+tomcat中出现org.apache.juli.logging.LogFactory这样的错误,为什么?
    spring的事务管理有几种方式实现 (转自:http://blog.csdn.net/bopzhou/article/details/7094108)
    JAVA 判断一个字符串是不是一个合法的日期格式
    oracle添加字段 与 db2 添加字段
    ajax详细讲解
    Js 时间间隔计算(间隔天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pinsoft/p/328702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