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度程序 day1


    进程都希望自己能够占用 CPU 进行工作,那么这涉及到前面说过的进程上下文切换。

    一旦操作系统把进程切换到运行状态,也就意味着该进程占用着 CPU 在执行,但是当操作系统把进程切换到其他状态时,那就不能在 CPU 中执行了,于是操作系统会选择下一个要运行的进程。

    选择一个进程运行这一功能是在操作系统中完成的,通常称为调度程序(scheduler)。

    线程相比进程能减少开销,体现在:

    1. 线程的创建时间比进程快,因为进程在创建的过程中,还需要资源管理信息,比如内存管理信息、文件管理信息,而线程在创建的过程中,不会涉及这些资源管理信息,而是共享它们;
    2. 线程的终止时间比进程快,因为线程释放的资源相比进程少很多;
    3. 同一个进程内的线程切换比进程切换快,因为线程具有相同的地址空间(虚拟内存共享),这意味着同一个进程的线程都具有同一个页表,那么在切换的时候不需要切换页表。而对于进程之间的切换,切换的时候要把页表给切换掉,而页表的切换过程开销是比较大的;
    4. 由于同一进程的各线程间共享内存和文件资源,那么在线程之间数据传递的时候,就不需要经过内核了,这就使得线程之间的数据交互效率更高了;

    调度时机

    这些状态变化的时候,操作系统需要考虑是否要让新的进程给 CPU 运行,或者是否让当前进程从 CPU 上退出来而换另一个进程运行。
    1、直到阻塞或者退出 才会调用另一个进程。、
    2、将运行的挂起。

    针对上面的五种调度原则,总结成如下:

    CPU 利用率:调度程序应确保 CPU 是始终匆忙的状态,这可提高 CPU 的利用率;
    系统吞吐量:吞吐量表示的是单位时间内 CPU 完成进程的数量,长作业的进程会占用较长的 CPU 资源,因此会降低吞吐量,相反,短作业的进程会提升系统吞吐量;
    周转时间:周转时间是进程运行+阻塞时间+等待时间的总和,一个进程的周转时间越小越好;
    等待时间:这个等待时间不是阻塞状态的时间,而是进程处于就绪队列的时间,等待的时间越长,用户越不满意;
    响应时间:用户提交请求到系统第一次产生响应所花费的时间,在交互式系统中,响应时间是衡量调度算法好坏的主要标准。

    ,这么多调度原则,目的就是要使得进程要「快」。

    调度算法

    不同的调度算法适用的场景
    01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02 最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5.2 进程间有哪些通信方式?


    管道

    $ ps auxf | grep mysql
    

    上面命令行里的「|」竖线就是一个管道,它的功能是将前一个命令(ps auxf)的输出,作为后一个命令(grep mysql)的输入,从这功能描述,可以看出管道传输数据是单向的,如果想相互通信,我们需要创建两个管道才行。

    同时,我们得知上面这种管道是没有名字,所以「|」表示的管道称为匿名管道,用完了就销毁。

    对于这个问题,消息队列的通信模式就可以解决。比如,A 进程要给 B 进程发送消息,A 进程把数据放在对应的消息队列后就可以正常返回了,B 进程需要的时候再去读取数据就可以了。同理,B 进程要给 A 进程发送消息也是如此。

    再来,消息队列是保存在内核中的消息链表,消息队列生命周期随内核,如果没有释放消息队列或者没有关闭操作系统,消息队列会一直存在, 匿名管道会消失。
    消息队列会有内核和用户态的交互。

    共享内存就很好的解决了, 共享内存的机制,就是拿出一块虚拟地址空间来,映射到相同的物理内存中。这样这个进程写入的东西,另外一个进程马上就能看到了,都不需要拷贝来拷

    那就是如果多个进程同时修改同一个共享内存,很有可能就冲突了。
    信号量其实是一个整型的计数器,主要用于实现进程间的互斥与同步,而不是用于缓存进程间通信的数据。 p,v操作

    1. 一个是 P 操作,这个操作会把信号量减去 1,相减后如果信号量 < 0,则表明资源已被占用,进程需阻塞等待;相减后如果信号量 >= 0,则表明还有资源可使用,进程可正常继续执行。
    2. 另一个是 V 操作,这个操作会把信号量加上 1,相加后如果信号量 <= 0,则表明当前有阻塞中的进程,于是会将该进程唤醒运行;相加后如果信号量 > 0,则表明当前没有阻塞中的进程;

    。对于异常情况下的工作模式,就需要用「信号」的方式来通知进程。
    信号跟信号量虽然名字相似度 66.66%,但两者用途完全不一样,就好像 Java 和 JavaScript 的区别。
    Ctrl+C 产生 SIGINT 信号,表示终止该进程;

    Socket
    前面提到的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信号量和信号都是在同一台主机上进行进程间通信,
    那要想跨网络与不同主机上的进程之间通信,就需要 Socket 通信了。

    1. 服务端和客户端初始化 socket,得到文件描述符;
    2. 服务端调用 bind,将绑定在 IP 地址和端口;
    3. 服务端调用 listen,进行监听;
    4. 服务端调用 accept,等待客户端连接;
    5. 客户端调用 connect,向服务器端的地址和端口发起连接请求;
    6. 服务端 accept 返回用于传输的 socket 的文件描述符;
    7. 客户端调用 write 写入数据;服务端调用 read 读取数据;
    8. 客户端断开连接时,会调用 close,那么服务端 read 读取数据的时候,就会读取到了 EOF,待处理完数据后,服务端调用 close,表示连接关闭。

    总结
    由于每个进程的用户空间都是独立的,不能相互访问,这时就需要借助内核空间来实现进程间通信,原因很简单,每个进程都是共享一个内核空间。

    Linux 内核提供了不少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其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管道,管道分为「匿名管道」和「命名管道」。

    匿名管道顾名思义,它没有名字标识,匿名管道是特殊文件只存在于内存,没有存在于文件系统中,shell 命令中的「|」竖线就是匿名管道,通信的数据是无格式的流并且大小受限,通信的方式是单向的,数据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流动,如果要双向通信,需要创建两个管道,再来匿名管道是只能用于存在父子关系的进程间通信,匿名管道的生命周期随着进程创建而建立,随着进程终止而消失。

    命名管道突破了匿名管道只能在亲缘关系进程间的通信限制,因为使用命名管道的前提,需要在文件系统创建一个类型为 p 的设备文件,那么毫无关系的进程就可以通过这个设备文件进行通信。另外,不管是匿名管道还是命名管道,进程写入的数据都是缓存在内核中,另一个进程读取数据时候自然也是从内核中获取,同时通信数据都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不支持 lseek 之类的文件定位操作。

    消息队列克服了管道通信的数据是无格式的字节流的问题,消息队列实际上是保存在内核的「消息链表」,消息队列的消息体是可以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发送数据时,会被分成一个一个独立的消息体,当然接收数据时,也要与发送方发送的消息体的数据类型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读取的数据是正确的。消息队列通信的速度不是最及时的,毕竟每次数据的写入和读取都需要经过用户态与内核态之间的拷贝过程。

    共享内存可以解决消息队列通信中用户态与内核态之间数据拷贝过程带来的开销,它直接分配一个共享空间,每个进程都可以直接访问,就像访问进程自己的空间一样快捷方便,不需要陷入内核态或者系统调用,大大提高了通信的速度,享有最快的进程间通信方式之名。但是便捷高效的共享内存通信,带来新的问题,多进程竞争同个共享资源会造成数据的错乱。

    那么,就需要信号量来保护共享资源,以确保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进程访问共享资源,这种方式就是互斥访问。信号量不仅可以实现访问的互斥性,还可以实现进程间的同步,信号量其实是一个计数器,表示的是资源个数,其值可以通过两个原子操作来控制,分别是 P 操作和 V 操作。

    与信号量名字很相似的叫信号,它俩名字虽然相似,但功能一点儿都不一样。信号是异步通信机制,信号可以在应用进程和内核之间直接交互,内核也可以利用信号来通知用户空间的进程发生了哪些系统事件,信号事件的来源主要有硬件来源(如键盘 Cltr+C )和软件来源(如 kill 命令),一旦有信号发生,进程有三种方式响应信号 1. 执行默认操作、2. 捕捉信号、3. 忽略信号。有两个信号是应用进程无法捕捉和忽略的,即 SIGKILL 和 SIGSTOP,这是为了方便我们能在任何时候结束或停止某个进程。

    前面说到的通信机制,都是工作于同一台主机,如果要与不同主机的进程间通信,那么就需要 Socket 通信了。Socket 实际上不仅用于不同的主机进程间通信,还可以用于本地主机进程间通信,可根据创建 Socket 的类型不同,分为三种常见的通信方式,一个是基于 TCP 协议的通信方式,一个是基于 UDP 协议的通信方式,一个是本地进程间通信方式。

    以上,就是进程间通信的主要机制了。你可能会问了,那线程通信间的方式呢?

    同个进程下的线程之间都是共享进程的资源,只要是共享变量都可以做到线程间通信,比如全局变量,所以对于线程间关注的不是通信方式,而是关注多线程竞争共享资源的问题,信号量也同样可以在线程间实现互斥与同步:

    互斥的方式,可保证任意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访问共享资源;
    同步的方式,可保证线程 A 应在线程 B 之前执行;

    关注作者

  • 相关阅读:
    Writing a progress/status report
    五月
    MEGVII 旷视 Brain++ 平台;天元MegEngine 平台简要分析
    地平线4闪退解决办法;地平线4一启动闪退;Forza Horizon 4 won't start
    [已解决]Adobe Reader中禁用“保存更改”对话框;Adobe pdf 要在关闭前保存更改; 另存为;
    想写点新的东西
    IO测试工具:vdbench
    CUDA 线程ID 计算方式;NVIDIA GPGPU;
    csgo 黑屏闪退,解决方法;
    Simulator 和 Emulator 的相同和不同;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enxiaodou/p/1661066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