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基础命令


    Linux基础

    Linux: 多用户多任务的OS

    Ubuntu上网方式:

    1. NAT模式:借助于Windows上网(交换机上只识别到一台电脑)

    2. 桥接模式:借助于点的物理网卡虚拟出来一台电脑上网(交换机上可识别出两台电脑)

    3. 仅主机模式:仅Windows和虚拟机通信,不需要网络

       sudo ifconfig ens33 up/down     开启/关闭网卡
      

    命令

    一、Ping: 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格式:Ping  ip地址 –s  数据包的大小(最大为65507)
    
    1. -s为linux中对数据包大小的设置

    2. -l为Windows中对数据包大小的设置

    二、who:查看当前的登录的用户信息(所有使用该用户的信息)
        格式:who  查看当前的使用该用户的信息
    
        格式:whoami  查看当前用户
    
    三、exit:退出登录
    1. 为远程登录时则退出远程登录的用户,回到之前的用户

    2. 为当下用户时退出终端窗口

    四、useradd:添加新用户名
        格式:useradd 新的用户名 [-m] [-d] /home/新用户名  -g 新组名
    

    自己会创建一个以当前用户名的一个组(若没有-g选项时)

    1. -d 指定用户登录系统时的主目录,如果不使用该参数,系统自动在/home目录下建立与用户名同名目录为主目录

    2. -m 自动创立目录

    五、passwd:设置用户密码
        格式:sudo passwd 用户名
    

    当创建了新用户后应当随即设立新密码

    六、su :切换用户
        格式:su 需要切换的用户名
    
        格式:su - 需要切换的用户名,切换用户后,还会自动跳转至该用户家目录
    

    例:python账户----->laowang----->python 使用exit会依次回退,从后面的python到laowang在到python,在次使用exit会退出终端窗口。

        格式:sudo -s  直接切换到root用户
    
    七、userdel:删除用户
        格式:userdel abc(用户名)   只删除abc用户
    
        格式:userdel -r abc(用户名)   删除用户,同时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八、添加,删除组
        格式:groupadd/groupdel 组名
    
        使用 cat /etc/group 查看用户组
    
    九、usermod: 修改用户所在的组
        格式:usermod -g 用户组(g) 用户名(a)      把用户名a修改到用户组g里
    
        使用: groups 用户名(a)     查看用户名(a)所在的组
    
    十、为创建的普通用户添加sudo权限

    新创建的用户,默认不能sudo

        格式: sudo usermod -a -G adm 用户名     当前用户名可以进行root的切换
    
        格式: sudo usermod -a -G sudo 用户名     赋予当前用户名sudo的权限
    
    十一、usermod -g 与 -G的区别
    • -g用来制定这个用户默认的用户组

    • -G一般配合‘-a’来完成向其他组的添加

    一个用户名可以属于多个组

    十二、chmod:修改文件权限

    [u/g/o/a] 含义
    u user表示该文件的用户
    g group表示与该文件的用户属于同一个组
    o other表示其他的用户
    a 所有用户

    [+-=] 含义

    • 增加权限
    • 撤销权限
      = 设定权限
      [rwx] 含义
      r 可 读--->4
      w 可 写--->2
      x 可执行--->1
      格式:chmod 777 文件夹 只会修改文件夹的权限为777 加上-R选项会修改文件夹里所有文件的权限(递归)
    十三、ps:查看进程信息

    选项 含义
    -a 显示终端上的所有进程,包括其他用户的进程
    -u 显示进程的详细状态
    -x 显示没有控制中断的进程
    -w 显示加宽,以便显示更多的信息
    -r 只显示正在运行的进程
    常用格式:ps -aux

    十四、top:动态显示进程

    按键 含义
    M 根据内存使用量来排序
    P 根据cpu占有率来排序
    T 根据运行时间的长短来排序
    U 可以根据后面输入的用户名来筛选进程
    K 可以根据后面的输入的PID来杀死进程
    q 退出
    h 获得帮助

    十五、kill:终止进程(kill命令指定进程号,需要配合ps使用)
        格式:kill [-signal] pid
    

    信号值从0到15,其中9为绝对终止,可以处理一般信号无法终止的进程。

    十六、关机重启:reboot,shutdown,init

    十七、df:检测磁盘空间

    十八、du:检测目录所占磁盘空间

    vi编辑器(以下皆在一般模式)

    1. v可视模式(可以选中好几行)
    2. << 或 >> 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个tab的距离
    3. .(点)重复上一次的命令
    4. r 替换当前光标的内容
    5. :%s/p1/p2/g 将文件中所有的p1用p2替换
      :1,10s/p1/p2/g 将第一行到第十行中的p1用p2替换
  • 相关阅读:
    vue-router总结2
    vue-router总结
    react中的路由模块化
    react路由嵌套
    Javascript设计模式之我见:迭代器模式
    Javascript设计模式之我见:观察者模式
    【C语言】格式符
    【编译原理】代码在编译器中的完整处理过程
    【数据库】增删改查操作
    测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osir520/p/1144230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