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
if/else是高级编程语言中最基础的功能,虽然 if/else 是必须的,但滥用 if/else,特别是各种大量的if/else嵌套,会对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造成很大伤害,对于阅读代码的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本系列博客的目的不是消除if/else,而是如何“写好”if/else
2. 方法
根据if/else的使用方式和场景,大概有如下解决方法
多态
表驱动
职责链模式
卫语句
Optional
调整判断逻辑,抽取方法,逻辑优化
本篇博客我介绍的是表驱动,后续博客会介绍其他案例
首先来看下最简单的if…else if…场景,也是经常可以在代码中看到的案例
3. 案例
有如下业务代码demo,根据type值,判断然后返回设备的名称
//逻辑表达模式固定的 if…else
public String getDeviceName(int type){
if (type == 1) {
return "ONT";
} else if (type == 2) {
return "OLT";
} else if (type == 3) {
return "ONU";
} else if (type == 4) {
return "MXU";
}
return null;
}
随着时间的积累和项目的迭代,可能会增加越来越多的类型,那么后人会继续增加if/else分支,代码中存在的分支判断就会越来越多,当分支数量实在是多的难以维护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下,有办法能让这些代码变得更优雅吗?
可能有的人会说用switch/case来重构代码
public String getDeviceName(int type) {
switch (type) {
case 1:
return "ONT";
case 2:
return "OLT";
case 3:
return "ONU";
case 4:
return "MXU";
default:
return null;
}
}
可以看到,换成switch/case也是一样,后续也要维护大量case分支,特别是当同样的逻辑判断出现在多个地方的时候,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难易程度将变得非常的糟糕。每次修改时,你必须找到所有有逻辑分支的地方,并修改它们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种针对这种if/else判断的最简单的重构方式,那就是使用表驱动
4. 表驱动重构代码
表驱动方法(Table-Driven Methods),《代码大全》对此进行了详细地讲解。
表驱动法是一种编程模式(Scheme),从表里面查找信息而不使用逻辑语句(if 和case) 它的好处是消除代码里面到处出现的if、else、switch语句,让凌乱代码变得简明和清晰。
对简单情况而言,表驱动方法可能仅仅使逻辑语句更容易和直白,但随着逻辑的越来越复杂,表驱动法就愈发有吸引力。
static Map<Integer, String> deviceType2NameMap = new HashMap<>();
static {
deviceType2NameMap.put(1, "ONT");
deviceType2NameMap.put(2, "OLT");
deviceType2NameMap.put(3, "ONU");
deviceType2NameMap.put(4, "MXU");
}
static方式可以在类初始化时就加载,当然,如果不想写成static,也可以自行加载
那么,查询的时候,直接get就可以了,而且不需要对key值进行额外的判空
String deviceName = deviceType2NameMap.get(type);
当然,还有一种逻辑固定的if/else也很常见
if ("run".equals(action)) {
doRun(param);
} else if ("fly".equals(action)) {
doFly(param);
} else if ("sleep".equals(action)) {
doSleep(param);
} // ....
这里分支后的执行过程换成了函数,不同的行为执行不同的函数
转换为表驱动方式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
// 假定上述的param类型为int
Map<String, Consumer<Integer>> actionMappings = new HashMap<>();
initActionMap(){
// 使用方法引用替换Lambda表达式
// Test::doRun等价于param -> doRun(param)
actionMappings.put("run", Test::doRun);
actionMappings.put("fly", Test::doFly);
actionMappings.put("sleep", Test::doSleep);
}
doRun(int param) {...}
doFly(int param) {...}
doSleep(int param) {...}
// ....
}
调用方式如下
actionMappings.get("run").accept(param);
可能有人不清楚Consumer是个什么,为什么最后又执行了accept方法
这里简单说下
Consumer<T>是Java8以后提供的函数式接口
T:入参类型;没有出参
调用方法:void accept(T t);
因为没有出参,常用于打印、发送短信等消费动作
由此可见,表驱动的优势
数据逻辑分离,保证在修改数据时,不会对逻辑产生影响。
单元测试时可以注入表格,只要数据可以转换成表,我们可以输入任意形式的数据。
逻辑固定写死在程序中,因为修改逻辑成本高,数据则是灵活变换的,因为修改数据成本低。
保证多人开发时代码的稳健性,简单的逻辑易于读懂易于维护,并且多人使用时,只用修改数据段即可,而数据本身不需要再测试。
来源:华为云社区征文 作者:Emin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