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ODPS DataFrame 处理笛卡尔积的几种方式


    PyODPS 提供了 DataFrame API 来用类似 pandas 的接口进行大规模数据分析以及预处理,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 PyODPS 执行笛卡尔积的操作。

    笛卡尔积最常出现的场景是两两之间需要比较或者运算。以计算地理位置距离为例,假设大表 Coordinates1 存储目标点经纬度坐标,共有 M 行数据,小表 Coordinates2 存储出发点经纬度坐标,共有 N 行数据,现在需要计算所有离目标点最近的出发点坐标。对于一个目标点来说,我们需要计算所有的出发点到目标点的距离,然后找到最小距离,所以整个中间过程需要产生 M * N 条数据,也就是一个笛卡尔积问题。

    haversine 公式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知识,已知两个地理位置的坐标点的经纬度,求解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用 haversine 公式,使用 Python 的表达如下:

    def  haversine(lat1,  lon1,  lat2,  lon2):
            #  lat1,  lon1  为位置  1  的经纬度坐标
            #  lat2,  lon2  为位置  2  的经纬度坐标
            import  numpy  as  np
    
            dlon  =  np.radians(lon2  -  lon1)
            dlat  =  np.radians(lat2  -  lat1)
            a  =  np.sin(  dlat  /2  )  **2  +  np.cos(np.radians(lat1))  *  np.cos(np.radians(lat2))  *  np.sin(  dlon  /2  )  **2
            c  =  2  *  np.arcsin(np.sqrt(a))
            r  =  6371  #  地球平均半径,单位为公里
            return  c  *  r

    MapJoin

    目前最推荐的方法就是使用 mapjoin,PyODPS 中使用 mapjoin 的方式十分简单,只需要两个 dataframe join 时指定 mapjoin=True,执行时会对右表做 mapjoin 操作。

    In  [3]:  df1  =  o.get_table('coordinates1').to_df()                                                                                                                                                                                        
    
    In  [4]:  df2  =  o.get_table('coordinates2').to_df()                                                                                                                                                                                        
    
    In  [5]:  df3  =  df1.join(df2,  mapjoin=True)                                                                                                                                                                                                        
    
    In  [6]:  df1.schema                                                                                                                                                                                                                                                      
    Out[6]:  
    odps.Schema  {
        latitude                    float64              
        longitude                  float64              
        id                                string                
    }
    
    In  [7]:  df2.schema                                                                                                                                                                                                                                                      
    Out[7]:  
    odps.Schema  {
        latitude                    float64              
        longitude                  float64              
        id                                string                
    }
    
    In  [8]:  df3.schema                                                                                                                                                                                                                                                      
    Out[8]:  
    odps.Schema  {
        latitude_x                        float64              
        longitude_x                      float64              
        id_x                                    string                
        latitude_y                        float64              
        longitude_y                      float64              
        id_y                                    string                
    }
    

    可以看到在执行 join 时默认会将重名列加上 _x 和 _y 后缀,可通过在 suffixes 参数中传入一个二元 tuple 来自定义后缀,当有了 join 之后的表后,通过 PyODPS 中 DataFrame 的自建函数就可以计算出距离,十分简洁明了,并且效率很高。

    In  [9]:  r  =  6371  
          ...:  dis1  =  (df3.latitude_y  -  df3.latitude_x).radians()  
          ...:  dis2  =  (df3.longitude_y  -  df3.longitude_x).radians()  
          ...:  a  =  (dis1  /  2).sin()  **  2  +  df3.latitude_x.radians().cos()  *  df3.latitude_y.radians().cos()  *  (dis2  /  2).sin()  **  2  
          ...:  df3['dis']  =  2  *  a.sqrt().arcsin()  *  r                                                                                                                                                                                              
                                                                                                                                                                                                            
    In [12]: df3.head(10)                                                                                                                        
    Out[12]: 
        latitude_x  longitude_x id_x  latitude_y   longitude_y id_y       dis
    0   76.252432    59.628253    0   84.045210     6.517522    0  1246.864981
    1   76.252432    59.628253    0   59.061796     0.794939    1  2925.953147
    2   76.252432    59.628253    0   42.368304    30.119837    2  4020.604942
    3   76.252432    59.628253    0   81.290936    51.682749    3   584.779748
    4   76.252432    59.628253    0   34.665222   147.167070    4  6213.944942
    5   76.252432    59.628253    0   58.058854   165.471565    5  4205.219179
    6   76.252432    59.628253    0   79.150677    58.661890    6   323.070785
    7   76.252432    59.628253    0   72.622352   123.195778    7  1839.380760
    8   76.252432    59.628253    0   80.063614   138.845193    8  1703.782421
    9   76.252432    59.628253    0   36.231584    90.774527    9  4717.284949
    
    In [13]: df1.count()                                                                                                                         
    Out[13]: 2000
    
    In [14]: df2.count()                                                                                                                         
    Out[14]: 100
    
    In [15]: df3.count()                                                                                                                         
    Out[15]: 200000

    df3 已经是有 M * N 条数据了,接下来如果需要知道最小距离,直接对 df3 调用 groupby 接上 min 聚合函数就可以得到每个目标点的最小距离。

    
    In [16]: df3.groupby('id_x').dis.min().head(10)                                                                                              
    Out[16]: 
           dis_min
    0   323.070785
    1    64.755493
    2  1249.283169
    3   309.818288
    4  1790.484748
    5   385.107739
    6   498.816157
    7   615.987467
    8   437.765432
    9   272.589621
    

    DataFrame 自定义函数

    如果我们需要知道对应最小距离的点的城市,也就是表中对应的 id ,可以在 mapjoin 之后调用 MapReduce,不过我们还有另一种方式是使用 DataFrame 的 apply 方法。要对一行数据使用自定义函数,可以使用 apply 方法,axis 参数必须为 1,表示在行上操作。

    表资源

    要注意 apply 是在服务端执行的 UDF,所以不能在函数内使用类似于df=o.get_table('table_name').to_df() 的表达式去获得表数据,具体原理可以参考PyODPS DataFrame 的代码在哪里跑。以本文中的情况为例,要想将表 1 与表 2 中所有的记录计算,那么需要将表 2 作为一个资源表,然后在自定义中引用该表资源。PyODPS 中使用表资源也十分方便,只需要将一个 collection 传入 resources 参数即可。collection 是个可迭代对象,不是一个 DataFrame 对象,不可以直接调用 DataFrame 的接口,每个迭代值是一个 namedtuple,可以通过字段名或者偏移来取对应的值。

    ## use dataframe udf
    
    df1 = o.get_table('coordinates1').to_df()
    df2 = o.get_table('coordinates2').to_df()
    
    def func(collections):
        import pandas as pd
        
        collection = collections[0]
        
        ids = []
        latitudes = []
        longitudes = []
        for r in collection:
            ids.append(r.id)
            latitudes.append(r.latitude)
            longitudes.append(r.longitude)
    
        df = pd.DataFrame({'id': ids, 'latitude':latitudes, 'longitude':longitudes})
        def h(x):        
            df['dis'] = haversine(x.latitude, x.longitude, df.latitude, df.longitude)
            return df.iloc[df['dis'].idxmin()]['id']
        return h
    
    df1[df1.id, df1.apply(func, resources=[df2], axis=1, reduce=True, types='string').rename('min_id')].execute(
        libraries=['pandas.zip', 'python-dateutil.zip', 'pytz.zip', 'six.tar.gz'])
    

    在自定义函数中,将表资源通过循环读成 pandas DataFrame,利用 pandas 的 loc 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最小值对应的行,从而得到距离最近的出发点 id。另外,如果在自定义函数中需要使用到三方包(例如本例中的 pandas)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全局变量

    当小表的数据量十分小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将小表数据作为全局变量在自定义函数中使用。

    df1 = o.get_table('coordinates1').to_df()
    df2 = o.get_table('coordinates2').to_df()
    df = df2.to_pandas()
    
    def func(x):
        df['dis'] = haversine(x.latitude, x.longitude, df.latitude, df.longitude)
        return df.iloc[df['dis'].idxmin()]['id']
    
    df1[df1.id, df1.apply(func, axis=1, reduce=True, types='string').rename('min_id')].execute(
        libraries=['pandas.zip', 'python-dateutil.zip', 'pytz.zip', 'six.tar.gz'])

    在上传函数的时候,会将函数内使用到的全局变量(上面代码中的 df) pickle 到 UDF 中。但是注意这种方式使用场景很局限,因为 ODPS 的上传的文件资源大小是有限制的,所以数据量太大会导致 UDF 生成的资源太大从而无法上传,而且这种方式最好保证三方包的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版本一致,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序列化的问题,所以建议只在数据量非常小的时候使用。

    总结

    使用 PyODPS 解决笛卡尔积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 mapjoin,比较直观,性能好,一般能用 mapjoin 解决的我们都推荐使用 mapjoin,并且最好使用内建函数计算,能到达最高的效率,但是它不够灵活。另一种是使用 DataFrame 自定义函数,比较灵活,性能相对差一点(可以使用 pandas 或者 numpy 获得性能上的提升),通过使用表资源,将小表作为表资源传入 DataFrame 自定义函数中,从而完成笛卡尔积的操作。

    本文作者:继盛 

    原文链接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相关阅读:
    列表和元组
    UVM宏
    UVM中重要函数
    组合模式(composite)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适配器模式(Adapter)
    桥接模式
    原型模式(prototype)
    单例模式(singleton)
    UML类图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owei121/p/1101678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