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系统入门一些常用命令解析


    接触IT行业的时候,就使用了ubuntu系统做开发,那个时候是一头雾水,从习惯了window下的界面操作,到终端下的命令行操作,着实一开始让人很不习惯。但是没办法,那个时候公司每个人都用Ubuntu系统,你也不好自己独立开来,所以也是硬着头皮干,那个时候也就是用了一些比较常用的命令操作,而且对linux系统陌生,但也没有去深入了解一下。现在公司用的是window是系统,自己却很想去学习一下linux系统,对自己,对以后的工作也是很有必要。下面是我的一些学习点滴记录,省得让自己以后忘记了老是去翻大神的作品。

    一、linux系统目录结构

    登录自己的虚拟机之后,在当前命令窗口输入命令: ls / 

    之后会看到如图所示:

    • /bin:bin是Binary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 /boot: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 /dev :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设备,在Linux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 /etc: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 /home: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
    • /lib: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 /lost+found: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 /media:linux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 /mnt: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mnt/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 /opt: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 /proc: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 /root: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 /sbin: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 /selinux:这个目录是Redhat/CentOS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windows的防火墙,但是这套机制比较复杂,这个目录就是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的。
    • /srv: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 /sys:这是linux2.6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2.6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sysfs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针对进程信息的proc文件系统、针对设备的devfs文件系统以及针对伪终端的devpts文件系统。

      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

      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被创建。

    • /tmp: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 /usr: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 /var: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二、linux文件与目录管理

    1、常用文件命令

    • ls: 列出目录
    • cd: 切换目录
    • pwd: 显示目前的目录路径
    • mkdir: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 rmdir: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 rm :移除文件或者目录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root@localhost test]# cp 来源档(source) 目标档(destination)

    2、文件内容查看命令

    •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 tac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著写!
    • nl   显示的时候,顺道输出行号!
    • more 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
    • less 与 more 类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他可以往前翻页!
    • head 只看头几行
    • tail 只看尾巴几行

    三、linux vi/vim

    Vim是从 vi 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代码补完、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在linux中使用的也是非常多。

    基本上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输入模式(Insert mode)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 这三种模式的作用分别是:

    命令模式:

    用户刚刚启动 vi/vim,便进入了命令模式。

    此状态下敲击键盘动作会被Vim识别为命令,而非输入字符。比如我们此时按下i,并不会输入一个字符,i被当作了一个命令。

    以下是常用的几个命令:

    • i 切换到输入模式,以输入字符。
    • x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 : 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以在最底一行输入命令。

    若想要编辑文本:启动Vim,进入了命令模式,按下i,切换到输入模式。

    命令模式只有一些最基本的命令,因此仍要依靠底线命令模式输入更多命令。

    输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i就进入了输入模式。

    在输入模式中,可以使用以下按键:

    • 字符按键以及Shift组合,输入字符
    • ENTER,回车键,换行
    • BACK 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 DEL,删除键,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
    • 方向键,在文本中移动光标
    • HOME/END,移动光标到行首/行尾
    • Page Up/Page Down,上/下翻页
    • Insert,切换光标为输入/替换模式,光标将变成竖线/下划线
    • ESC,退出输入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英文冒号)就进入了底线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可以输入单个或多个字符的命令,可用的命令非常多。

    在底线命令模式中,基本的命令有(已经省略了冒号):

    • q 退出程序
    • w 保存文件

    按ESC键可随时退出底线命令模式。

    四、linux yum命令

    yum( 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个在Fedora和RedHat以及SUSE中的Shell前端软件包管理器。

    yum 语法

    yum [options] [command] [package ...]
    • options:可选,选项包括-h(帮助),-y(当安装过程提示选择全部为"yes"),-q(不显示安装的过程)等等。
    • command:要进行的操作。
    • package操作的对象。

    yum常用命令

    • 1.列出所有可更新的软件清单命令:yum check-update
    • 2.更新所有软件命令:yum update
    • 3.仅安装指定的软件命令:yum install <package_name>
    • 4.仅更新指定的软件命令:yum update <package_name>
    • 5.列出所有可安裝的软件清单命令:yum list
    • 6.删除软件包命令:yum remove <package_name>
    • 7.查找软件包 命令:yum search <keyword>
    • 8.清除缓存命令:
      • yum clean package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软件包
      • yum clean 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 headers
      • yum clean old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旧的 headers
      • yum clean, yum clean all (= yum clean packages; yum clean old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软件包及旧的headers

     

  • 相关阅读:
    《算法竞赛进阶指南》0x12 队列 POJ2259 Team Queue
    《算法竞赛进阶指南》0x11栈 单调栈求矩形面积 POJ2559
    《算法竞赛进阶指南》0x11 栈 求解中缀表达式
    19.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16.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17.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
    15.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14.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12.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13.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engfp/p/986940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