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Android系统


    一、Android背景

    【Android定义】

    Android是Google公司在2007年11月5日公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

    【发展历程】

    2005年,Google收购企业Android,展开了短信、手机检索、定位等业务。

    2007年,Google宣布推出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正式命名为Android。

    2008年,Google发布了Android系统最早的版本——谷歌Android SDK1.0 。

    2009年,Google推出了新版本Android 1.5,也开始将Android的版本以甜品的名字命名。

    2015-2017年,Google依次推出了Android6.0、7.0、8.0版本。

    二、Android系统特性与平台架构

    【系统特性】

    • 应用程序框架支持组件的重用与替换(app发布时遵守了框架的约定,其他app也可以使用该模块)
    • Dalvik虚拟机:专门为移动设备优化 
    • 集成的浏览器:开源的WebKit引擎
    • SQLite结构化的数据存储
    • 优化的图形库,多媒体支持,GSM电话技术,蓝牙等
    • 采用软件叠层方式构建

    【平台架构】

    架构的简单理解:

    1. Application(应用程序层) 

      我们一般说的应用层的开发就是在这个层次上进行的,当然包括了系统内置的一组应用程序,使用的是Java语言。

    2. Application Framework(应用程序框架层)
      无论系统内置或者我们自己编写的App,都需要使用到这层,比如我们想弄来电黑名单,自动挂断电话,我们就需要用到电话管理(TelephonyManager) 
    通过该层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实现挂断操作,而不需要关心底层实现。

    3. Libraries(库) + Android Runtime(Android运行时)
      Android给我们提供了一组C/C++库,为平台的不同组件所使用,比如媒体框架;而Android Runtime则由Android核心库集 + Dalvik虚拟机构成,Dalvik虚拟机是针对移动设备的虚拟机,它的特点:不需要很快的CPU计算速度和大量的内存空间;而每个App都单独地运行在单独的Dalvik虚拟机内每个app对于一条Dalvik进程)而他的简单运行流程如: 

    4. Linux内核 

      这里就是涉及底层驱动的东西了,一些系统服务,比如安全性,内存管理以及进程管理等。

    三、开发环境的搭建

    点击

  • 相关阅读: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个人技术总结
    个人作业——软件评测
    结对第二次作业——某次疫情统计可视化的实现
    结对第一次—疫情统计可视化(原型设计)
    软工实践寒假作业(2/2)
    软工实践寒假作业(1/2)
    第一次作业-准备篇
    java EE中的路径辨别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zxl/p/749104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