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用表驱动法


     最近碰到个需求,计算游戏得分的规则,类似这样:

    游戏人数

    第一名获得赌注

    第二名获得赌注

    第三名获得赌注

    第四名获得赌注

    二人

    100%

    0%

    二人(出现2个第1名时)

    50%

    50%

    三人

    70%

    30%

    0%

    三人(出现3个第1名时)

    33.3333%

    33.3333%

    33.3333%

    三人(出现2个第1名时)

    50%×2

    0%

    ......
    ......
    这些奖励规则没有什么规律,随着人数增多,就越发复杂了,并且业务人员可能随时改变这些规则。
    显然,奖励规则可以采用策略模式,定义策略接口,根据游戏人数定义不同的规则,本质上就是利用动态的多态调用。可以想见,还是少不了复杂的case...when语句,以及繁多的代码。恰好最近读《unix编程艺术》和《代码大全2》,两者都提到一个结论:人类阅读复杂数据结构远比复杂的控制流程容易,或者说数据驱动开发是非常有价值的。《代码大全2》声称这个是表驱动法。因此,这个奖励系数的计算,能否转化成一个查表过程呢?注意到,在游戏中,名次是根据个人的积分在所有玩家中的排位来决定,大概会有这么个排序的玩家积分数组[100,50,3],这个数组表示3个玩家,第一名100分,第二名50分,第三名才3分。依据规则,第一名的奖励系数就是0.7,第二名就是0.3。我想到类似这样的数组其实都有个形式表示它们的内置结构,比如[100,50,3]数组的“结构”是"111",代表3个位置都有一个人。将"111"作为关键码去查表不就OK了?
    将每个排好序的积分数组解码为这样的关键码,然后去查预先写好的奖励系数表,这个奖励系数表大概类似:
    @@award_rate_hash={
    :"2"=>{
    :"11"=>{:"1"=>1,:"2"=>0},
    :"20"=>{:"1"=>0.5,:"2"=>0.5}
    },
    :"3"=>{
    :"111"=>{:"1"=>0.7,:"2"=>0.3,:"3"=>0},
    :"300"=>{:"1"=>0.33},
    :"201"=>{:"1"=>0.5,:"3"=>0},
    :"120"=>{:"1"=>1,:"2"=>0}
    },
    :"4"=>{
    :"1111"=>{:"1"=>0.65,:"2"=>0.30,:"3"=>0.05,:"4"=>0},
    :"4000"=>{:"1"=>0.25},
    :"3001"=>{:"1"=>0.33,:"4"=>0},
    :"1300"=>{:"1"=>1,:"2"=>0},
    :"2020"=>{:"1"=>0.5,:"3"=>0},
    :"1201"=>{:"1"=>0.7,:"2"=>0.15,:"4"=>0},
    :"1120"=>{:"1"=>0.7,:"2"=>0.3,:"3"=>0},
    :"2011"=>{:"1"=>0.35,:"3"=>0.3,:"4"=>0}
    }
    }
    一个三级hash表,首先根据玩家人数查到特定的系数表,比如要查3个玩家、积分数组是[100,50,3]的奖励系数表就是 @@award_rate_hash[:"3"],然后积分数组[100,50,3]解码为:"111",继续查,如此规则的奖励系数表就是@@award_rate_hash[:"3"][:"111"]——也就是 {:"1"=>0.7,:"2"=>0.3,:"3"=>0},那么查积分是100的玩家系数就是@@award_rate_hash[:"3"][:"111"][([100,50,3].index(100)+1).to_s.to_sym],也就是:"1"=>0.7。[100,50,3].index(100)+1就是积分100的玩家在数组中的名次(即1),也就是:"1"指向的结果0.7。其他玩家的查表过程与此类似,不细说了。
    这样,我们所有的奖励规则就是维护这么一张hash表,这个表看起来复杂,其实完全可以自动生成,让业务人员来提供样例数据,解码样例数据并生成这个表是很简单的事情。积分数组的“解码”,我给一个Ruby版本:
    #解码数组为字符串关键码
    def decode_array(array)
    len=array.size
    trace_list=[]
    result=[]
    len.times do |time|
    result[time]=0
    trace_list[time]=false
    end
    array.each_with_index do |item,index|
    result[index]=count_times(array,trace_list,index,len)
    end
    return result.join('').to_sym
    end
    def count_times(array,trace_list,index,len)
    item=array[index]
    result=0
    (index..len).each do |i|
    if array[i]==item and !trace_list[i]
    result+=1
    trace_list[i]=true
    end
    end
    return result
    end
  • 相关阅读:
    项目管理【38】 |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项目团队
    转:模型蒸馏,教师学生模型
    转:pytorch 中forward 的用法与解释说明
    KNN, sklearn
    转:matplotlib, 去除plt.savefig()的白边
    转:Latex 表格 合并行/列
    转:LaTeX xcolor颜色介绍
    余弦相似性,cos距离函数
    python confusion matrix 混淆矩阵
    转:Tmux 使用教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yong123/p/371759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