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op


    1.通知(Advice):在切面的某个特定的连接点上执行的动作,即当程序到达一个执行点后会执行相对应的一段代码。也称为增强处理。 通知共有如下5种类型: A 前置通知(Before advice):在某连接点(JoinPoint)之前执行的通知。xml中在<aop:aspect>里面使用<aop:before> 元素进行声明 B 后置通知(After advice) :当某连接点退出的时候执行的通知(不论是正常返回还是异常退出)。xml中在<aop:aspect>里 面使用<aop:after>元素进行声明 C 返回通知(After return advice) :在某连接点正常执行完成后,可以取到该连接点的返回值的通知。xml中在 <aop:aspect>里面使用<after-returning>元素进行声明 D 环绕通知(Around advice):包围一个连接点的通知,可以在调用方法前后完成自定义行为。xml中在<aop:aspect>里面使 用<aop:around>元素进行声明 E 抛出异常后通知(After throwing advice):在方法抛出异常退出时执行的通知。xml中在<aop:aspect>里面使用 <aop:after-throwing>元素进行声明 通知执行顺序:前置通知→环绕通知连接点之前→连接点执行→环绕通知连接点之后→返回通知→后置通知 →(如果发生异常)异常通知→返回通知→后置通知 2.连接点(JoinPoint):程序执行的某个特定位置,例如类初始化前,类初始化后,方法执行前,方法执行后等,Spring只支持方法 的连接点,即方法执行前,方法执行后,方法抛出异常时。 3.切入点(Pointcut):切入点是一个筛选连接点的过程。因为在你的工程中可能有很多连接点,你只是想让其中几个,在调用这几个 方法之前、之后或者抛出异常时干点什么,那么就用切入点来定义这几个方法,让切点来筛选连接点,选中那几个你想要的方法。 4.切面(Aspect):切面通常是指一个类,是通知和切入点的结合。到这里会发现连接点就是为了让你好理解切点产生的。通俗来说,切 面的配置可以理解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切入点说明了在哪里干(指定到方法),通知说明了什么时候干什么(什么时候通过 before,after,around等指定)。 5.引入(Introduction):允许一个切面声明一个通知对象实现指定接口,并且提供了一个接口实现类来代表这些对象。引入的定义使 用<aop:aspect>中的<aop:declare-parents>元素。(例子:通过JMX输出统计信息) 6.目标对象(Target Object):包含连接点的对象,也被称作被通知或被代理对象。 7.AOP代理(AOP Proxy):AOP框架创建的对象,代理就是目标对象的加强。在Spring AOP中有两种代理方式,JDK动态代理和 CGLIB代理。默认情况下,TargetObject实现了接口时,则采用JDK动态代理,强制使用CGLIB代理需要将 <aop:config>的 proxy-target-class属性设为true。 8.织入(Weaving):把切面应用到目标对象来创建新的代理对象的过程,织入一般发生在如下几个时机: (1)编译时:当一个类文件被编译时进行织入,这需要特殊的编译器才可以做的到,例如AspectJ的织入编译器 (2)类加载时:使用特殊的ClassLoader在目标类被加载到程序之前增强类的字节代码 (3)运行时:切面在运行的某个时刻被织入,SpringAOP就是以这种方式织入切面的,原理应该是使用了JDK的动态代理技术

  • 相关阅读:
    hdu 1325 Is It A Tree?(并查集)
    hdu 1010 Tempter of the Bone(深搜+奇偶剪枝)
    hdu 1811 Rank of Tetris(并查集+拓扑排序)
    hdu 4324 Triangle LOVE(拓扑排序)
    使用hibernate和struts2实现分页功能
    struts2生成随机验证码图片
    Spring学习篇:IoC知识整理(一)
    HibernateTools工具通过hbm文件自动生成ddl、pojo等代码
    使用struts2的token机制和cookie来防止表单重复提交
    Spring学习篇:AOP知识整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anghao666/p/768524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