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
写作需要灵感,但我个人感觉更倾向于倾诉欲的一种体现吧。
写这篇文章,一来是为了提醒自己时刻要保持对技术的执着和热情,二来是鼓励那些有学习的心,但无法一直坚持下去的人。
对我自己而言
从年后到现在,总有这样一种感觉,明明现在是5月,就如同3月初一样,我却感觉像是过去了半年一样。
可能有同学会问,那你岂不是过得很充实?
其实不然,我每天都是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在哪,来看看博客日历,2-4月期间,我都做了些什么。
由图可知,并没有什么产出,看到这,有点扎心了.....
虽然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低迷的状态,但最后,自己也走过来了。
曾看过这样的一句话:“每一次想努力的念头,都是未来的你在向现在的你求救。
”
今年疫情严重,加上自己所在区被管控,虽然没有上海那么严重,但每天都在各种App、拼菜群疯狂抢菜、囤菜......,真的让我感到什么是害怕!
听同事说,两天没给送菜了,要断粮了。
转身看看身后的一箱方便面,感觉人是真的会被饿死
的,回想起自己北漂那会挨饿、受冻
的经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写些东西来时刻警醒自己。
对他人而言
我见过很多“努力学习的人”,刚开始信心满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中途放弃的比比皆是,唯独只剩下当初的决心
了。
就在一次帮助徒弟排查技术问题的过程中,突然想到之前自己在刚入门时候的种种经历,这让我想到在你刚入门的时候,有个人愿意带你真的是件特别幸福的事。
所以想通过自己的经历、行动,去感染徒弟,让他们更加有动力去坚持学习。
真的很笨,就没救了吗?
大家还记得《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到底笨不笨?”
有人说他是“傻小子”,只有一股子韧劲和蛮力;
但也有人说他是“真英雄”,为国为民,一代大侠。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金庸早已给出了答案:
“写郭靖时,如果说有自己的影子的话,那可能指我的性格反应比较慢,却有毅力,在困难面前不后退。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下苦功夫,不求速成。”
小聪明,可以补一时不足,却不能造一世成功;
笨功夫,虽无法一日千里,却可以负重致远。
众所周知,郭靖是一个非常笨的人,直到四岁时才学会说话,而且他在学习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天赋。
江南七怪在大漠教他武艺,教得十招,他往往学不到一招;
洪七公教他“降龙十八掌”,起初虽只学一招,却也费了一个多时辰功夫。
但笨是缺点,也可以是优点,因为笨人往往更踏实。
而这“踏实”二字,正是郭靖成为绝顶高手的不二法门。
“人家练一朝,我就练十天
”。
郭靖深知自己学武天分比不上别人,他便凭借苦练弥补天资上的不足。
在学“降龙十八掌”时,郭靖经常废寝忘食地练习,即便双手打红打肿了也绝不停下。
正是因为郭靖肯下笨功夫,所以他的功力与日俱增,终成一代高手。
曾国藩曾说:“天道忌巧。”
做人做事都要踏踏实实,投机取巧是走不长远的。
《士兵突击》里刚入伍的许三多愚笨、迟钝,很难适应部队的节奏。
在新兵连,笨拙的许三多永远是表现最糟的那个。
他做不好基本的队列动作,也搞不清军队的保密条例。
许三多也因成绩太差,被分到“班长的坟墓,孬兵的天堂”——红三连五班。
然而,许三多凭借自己的努力从一个被鄙视的“孬兵”,变成了能代表连队参加比赛的尖子兵。
这正是上天对踏实人的回报啊。
国学大师钱穆曾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功夫。”
投机取巧者,赢得了一时,赢不了一世。
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以天下之至拙,应天下之至巧。
成功的路有千万条,最笨的那条最踏实,也最便捷。
刚入行的我
接下来再来说说我自己吧。
作为一名毕业于一所普通大专院校的大学生,学的不是计算机专业,却“误打误撞”进入计算机行业。
如何才能进入培训机构
不得不佩服培训机构的招生手段,作为刚毕业愣头青的我,通过一个电话被邀约去面试。
来到约定好的地方后,让我做一份类似逻辑的题,具体什么题已经记不住了,我做完题交卷后,晚上接到电话说我完成情况很好,说第二天需要来复试。
第二天,我如约来复试,后来才知道是培训,需要交费,有大约一周的体验课,觉得可以,可以交费学习,也不知道当时是不是被洗脑了,居然糊里糊涂的就报名学习了。
当然,学费也不便宜,想想在10年前的时候13800,是什么概念,真的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比基础差更让人难受的事
和上学一样, 大家吃住在某个校园里,住宿条件嘛,就是和上高中一样那种上下铺的床位,唯一的不同就是大家是来自不同大学毕业的学生。
学习的第一天,我就感觉到了严重的不适应,不是听不懂,而是打字速度不行,这是硬伤。
我打DNF
那会手速还是很可以的,但是上课练习时,我总是跟不上,做作业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出一倍甚至更多的时间。
人家打字是不看键盘,而我真的是看着字母一个个敲。
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压制,而且打字速度的沉重打击。
三天后,便拉开了很大差距,我出现了交不上作业,不会做等等一系列的情况。
一周的时间又过去了,我和大家的差距又变大了,跟不上了,因为落下太多了,我变得更加慌张,而且烦躁。
如果被困难打败,原因可能是你选择了放弃
我有无数次想过要放弃的念头,想不学了,但是最后我都忍住了,没有放弃!
高考已经失败过一次了,再难会比英语、物理、化学还难?
我整理了下情绪,仔细分析了下自己的问题:
1、打字速度太慢,时常会跟着老师写代码,跟不上,最后变成了和老师比谁打字快
。
2、课上讲的案例,回去只是照着视频练习一遍,作业和案例不一样的话完全不会做,而是在照抄视频去写。
3、由于是第一次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有些问题的理解上,不是很清晰,缺少和同学请教学习。
解决方案:
问题1:每天练习打字1小时,周六日休息,完成作业后,所有时间都去练打字,老师讲解的时候,紧跟老师思路,老师宣布开始练习再去写,如打字速度不行,可以手写实现思路,回去再去敲;
问题2:戒掉边看视频,边操作的习惯,改成理解后去操作练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去问同学。
问题3:多询问同桌,这里很庆幸,自己遇到个好同桌,这个女孩真的很聪明,我代码运行错误,每次都是找她帮我调试,给我讲解。
认真分析后,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果断开干。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里,作者丹尼尔·科伊尔走访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运动员、小提琴手、战斗机飞行员、艺术家、作家……最后挖掘出一项真理:
多数结果都在于刻意练习。
因为打字慢、基础差,所以我的练习时间会比大家多一些。
每天除了完成作业之外,就是定期复习、练习之前老师讲过的知识点。
不懂得记录下来,第二天去问同学,每天奋斗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
就这样,我在坚持一个月后,我发现慢慢能跟上大家的节奏了,交作业质量也高了很多。
还记得培训结束后,班主任老师给我写的很长的那段结业评语,据说是最好的,当然,这也对的起自己的那份努力吧。
为什么学习没效果?
很多人是被自己PUA
的
就像不少同学因为高考时经历过挫败后,就在心里给自己打上了不可能的标签。给自己冠上了“基础差”、“0基础”
的名号。
多次否定自己后,做什么都无法建立自信,看不到进步就会陷入怀疑自我的漩涡。
学习方法不对
我们经常能看见同样一门课程,很多人一起学习,但是总有人很冒尖,学的时候真的掌握了,甚至课程还没学完,已经在用这个课程里学到的东西,把学费都赚回来了。而有的人,学了就跟没学差不多。
那这就是属于学习方法的问题。
有些课程的老师本身水平不够
线上培训课这几年发展得如火如荼,各种课程也如雨后春笋,蹭蹭蹭不停往出冒,但实际上,由于开发课程的各个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也导致同样类型的课程,有些就质量很好,有些就很水。
老师水平好,但是教得不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有的老师,自身水平很好,比如他是写文章的,自己文章就写得很好,爆款也很多,但是开发的课程,就质量一般。
于是我就明白了,自己会是一回事,能不能教会别人是另外一回事。自己会,和能不能教会别人,是两种能力,不能混为一谈。
该如何学习?
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有了这个清晰的目标,就算在没有达成目标,你也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如果是课程的问题,那就换课程;如果课程很好,自己吸收得比较慢,那就继续多加练习,继续跟自己死磕。
相信抱着这个一定要有一个结果出来的目的去学习,怎么能学不好?
有效的时间管理
养成有效的学习习惯就一定要每天抽出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刻意练习养成学习习惯实际上是学习时间的划定与利用。
克制自己对手机的依赖与其它事情的打扰,才能有效地保证学习时间的规划。把手机开启飞行模式2小时,拿到较远的地方,都是比较好的方法,一个是切断了打扰你学习的信号,另一个是加大了你拿手机的获取难度。从而保证学习的时间。
当然利用学习app也可以达到类似效果、番茄时间、小日常、都是好的app工具。
制造学习氛围
妈妈为什么不让你跟傻子玩?实际上是怕你成为傻子,在实际的生活中虽不像说的那么严重,但好的学习伙伴,好的学习氛围的确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
高效学习也是如此,跟优秀的学习能力强的人交朋友,他本身就是你的学习触达点,时时刻刻触达你的学习动力。
学习方法方面
引用自 - > 知乎高赞:超强的学习能力是怎样练就的?
1. 不得不知的一个学习误区
你觉得学习和记忆是一回事吗?
90%的人会回答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人却又会把学习当做记忆:仅仅是把定义和各种概念给背下来了,力求看懂定理的每一个字和连起来表达的意思,却对定理的应用不求甚解。
读书仅仅是把里面的故事记忆下来,却对作者创作意图、表达思想、传递知识漠不关心。
“只记忆不思考是没用的。”
学习是一种系统化的过程,需要用过去的认知来理解新的知识,再把新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产生联系,达到知识体系化的目的。
为什么有人看了很多书却什么都没学到?
一个原因是知识呈碎片化,单点之间的知识没有产生联系。看完整本书,可能也仅仅记住了几句好听的语录和建议。
学习有三个关键步骤:编码,巩固,检索。
如果仅仅是当时背下了,没有结合过去的认知来理解和思考新的知识,实行巩固和检测两个步骤,久而久之,这部分信息被大脑当成垃圾给清理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旧知识有时候反而会成为新知识的阻碍。
比如如果你对“人脉”这个词的理解一直提留在关系和感情的层面上,很容易对其他人说的“人脉”是价值互换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是功利主义者的噱头。
想把知识纳入自身的体系,需要不断的辩证思考。
想把学习的雪球给滚起来?不仅需要新旧知识的合理叠加,而且需要一种不设限的生成式学习态度。如何突破学习的舒适区,正是滚雪球的关键技术。
2. 输出倒逼输入:最有用的学习方法
不管是学习什么东西,输入之后就立马去输出。
这是从费曼身上学到的学习方法。
费曼是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谈学习方法时候说:“要是你能把一个概念用最简洁的语言给不会的人也讲得明白,那就说明你对这个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
当你阅读完一本书,立马尝试去写一篇读书笔记。
如果你写不下来,你就得琢磨琢磨,这个书到底在讲什么,我是哪里没看懂。
带着这些问题继续钻入书籍,继续去输入。这也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所提倡的读书方法。
如果是学习了书上的一个定律,立马去做大量的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能逐渐的发现这个定理的应用范围怎么样,这个定律是在那些情况下应用的,是否自己对于这个定理的理解还不够,如果不够,应该在那些方面加以改善。
当想记住一大复杂堆知识时候,最好是能够用思维导图的模式把知识给总结归纳。
如果不能归纳出来,那你可得当心了,是不是连知识重点是什么都没搞明白。
网上有很多人都用大量话语来介绍费曼学习法,其实费曼学习法就六个字:“输出倒逼输入”。
千万不要自己以为看懂了就是会了,也千万不要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抱着乐观态度,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知识掌握程度。
3. 刻意练习:最快的进步手段
在知识的整体学习过程中,开始阶段是最快的,也就是从0到1的过程。但是随着学习的加深,学习效果的提升会越来越慢,也就是从59到60分的阶段。
而这个阶段,大多数人会开始陷入自我怀疑。我的学习有效吗?
我是不是个笨蛋,为啥我学了这么久一点效果没有。
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得不到一个很好的反馈。
这个阶段被称为刻意练习阶段。
科学性的分析大脑,大脑细分为三层。最里面的一层是是“舒适区”,属于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比如让你每天做加减乘除,并不会感觉任何困难和疲惫。
大脑的最外层是“困难区”,也就是完全不知道怎么解决,完全没有解题思路的难题。这些难题是很多知识复合起来,缺乏某些关键的知识和概念无法解决。
而这二层中间的区域就是“学习区”,有一定的挑战难度,但是完全能依靠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只有在学习区中练习,知识才能得到进步。有不少人在高中时候反复练习简单题目,其实都是没啥用的,因为这个难度已经完全掌握,需要的仅仅是解题时候再细心一些。
也有些人刻意的去追求难题,结果花费大量时间,所得甚少。由于花费大量时间在复杂题目上,也导致了对基础知识的不牢固,最后两手空空。
要想在学习中获得进步,需要的去面对自己做不好、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
学习是一个比较个体性的事情,由于每个人掌握的知识不同,即使是同一个知识,理解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最好的学习就是一对一的传授。
因为老师能挑出掌握不好的内容,也就是学习区中的内容。然后安排计划去克服,也就是刻意练习。
自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刻意练习,不断的根据学习效果的反馈来明确自身弱点,然后根据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模块。
写在最后
笨并不是不会投机,而是更倾向于选择脚踏实地。
笨也不是学不会的借口,只因我们常在追求所谓的聪明,而忘记了自己最初的能力。
一个人不必太聪明,学会笨拙地做人,单纯透明,温暖向上,这又何尝不令人敬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