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部门前段时间就“30岁IT人,产出代码还是产出思想”进行了一次非正式讨论,现将讨论过程和内容记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
董:对于这个问题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角度来回答问题:
中国式项目开发:思考项目的质量,这样会偏向于产出所谓的思想。
标准产品开发: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国没有成功的伟大的产品,百度是不错,但是其基本应用了西方的开发管理方式。
最后,这个问题不能绝对地来看,任何时候都是一个百分比的问题。 到底哪个百分比高。微软的顶级代码师大部分年龄超过50岁。
清华大学有一个著名架构师老师, 说了一句话:如果我不懂代码,那么架构是空的,如果我不写代码,那么懂代码是骗人的。 大家共勉,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如何在中国创造一个伟大的系统。
--------------------------------------------------------------------------------
杨: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环境不同,体制不同,需要区别思考.
1、首先,在西欧和美国,IT行业是一种产业化的行业,而中国可以说,现在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那么,在国外作为一种产业化的行业,从国家到企业,他们的整个体制是相对比较完善的;
2、其次,环境不同,在发达国家,他们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可以安心工作,整个国家的福利是相对落后及发展中国家是好得多的。而中国,所有的开支全靠个人的工资来维持;
3、具我所知,在美国,假如一个人的工资是4000美元,那么,他可以买车买房,生活还过得去了,在中国,如果拿4000RMB,是远远达不到的,可能会说,换算不同。在美国,如果在外面随便吃一次,也要100美元左右,就是说,生活开支所付出的费用在数量上与中国人在内地消费所付出的RMB是差不多的。但他们能买车买房,是因为房子价格符合他们的消费水平,车子也很便宜。
这个问题说来就话长了,牵扯到了大环境。但又是所有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所以,30后,思想就多了,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人将来的选择。我觉得,中国人并不是不聪明,只是需要环境。 另外,是产出代码还是产出思想的问题,并不是说不写代码,就成天坐着思考。文章的原意,指的是应该有所偏重,而不能是像搬运工一样。 呵呵,扯远了。
--------------------------------------------------------------------------------
华: 1、 中国现在的软件行业还属于起步阶段,相关的规范、制度、福利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就如同美国佬已经飞机大炮了,我们还在用小米步枪,注意这里的武器并不是指我们所使用的工具,还是整个产业体系和环境。这不是说我们就需要自惭形秽,只不过我们还在万里长征的途中,而发达国家已经到达了平坦大道,故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和付出,才能更快的追赶和超越发达国家。而作为一名普通的IT人,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2、 30岁IT人的问题,的确一般人到了30岁已经成熟起来了,就如前10年我们做开发,有很多东西并不去关心,为了实现而实现,现今则已都慢慢普及的工程化的思维,在考虑问题时会想更多看起来与实现无关的事情,比如说开发流程、重用性、健壮性、执行效率等等,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既然能在讨论这个问题就已经说明了自身的进步和完善,如果中国的软件行业的从业人员都能在工作过程中思考和实践这些问题,则我们的行业现状会有很大的提升。
3、 创新精神,从这两年软件行业的一些动作看,的确让我们有种差距越来越大的感觉,国外无数优秀的开源项目和产品,Sun连办公软件都开源了;反观国内则是一片萧条;诚然,生活压力是个问题,不过也与我们的教育制度相关,我看到太多的程序员浮于表面而不曾深入下去了解系统的细节,就更不要谈提出创意去超越强大的对手了,就比如说简简单单一个Windows写字板,大家看起来都很简单,但我们之中能有几个人去了解它的实现细节和技术,说句难听的,很多人都认为如此小儿科的东西,哪里有什么难度,但说这句话的人他自己能否去实现一个与写字板功能一模一样的产品,就如董工所说,“严谨”二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很难的。 综上所述:我的看法是,我们能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是值得高兴的,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在工作中去承担我们的责任。
--------------------------------------------------------------------------------
董:这些讨论,表明大家在成熟,在成长。我们不断成长下去,我们一定能够创造自己的伟大的系统。优秀的软件其实思想就是表现在代码中。随着我们水平的提升,我们需要做2件事: 1、自己写出高质量的代码 2、指导新生力量写代码,包含分析、设计等工作学无止境,关键在于对任何事情认真。 时间无难事,就怕认真二字,老主席太伟大了。
--------------------------------------------------------------------------------
蒋: 30岁IT人价值在哪里?我也快30岁了,也思考过,我从另外的角度说说,大家看如何。
我就俗一点、狭义一点、直白一点:员工对于价值表现在收入。 如果不介意收入,仅认为某些工作内容就体现了其价值,我想也是容易协调的。但如果不是,就得看看企业的价值观,需要个人与企业的价值观达成某种一致。中国绝大多数企业认为:员工给企业创造多少价值,企业才会对员工认可多少价值。在一个给定的环境中,产出代码还是产出思想,我觉得还是根据环境的需要。脱离了这个环境,我当然比较认可产出思想的价值。
对于软件开发,一个好的思想,总是需要有人去实现。中国的企业,我不知道会不会有老板会对一个软件的设计思想后者一个流程去买单,但我应该是没见到。所以,光产出思想也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其他人接受,还得在企业中实现。在这样的环境中,其实每个人都要产出思想,并形成实现。可能有的人自己实现,有的人让别人去实现。但是没有人只想不实现。 说一句话,都由别人就去做的,是老板,只有老板!作为员工,可能是一个管理者,但还有上级、同级、其他部门的人,他们如何认同你、协助你去实现你的思想? 除了产出思想,还得结合自己的情况,努力让思想实现。
--------------------------------------------------------------------------------
杨:我向来说话也是比较直的这篇文章并不是我写的,是我看到后发出,因为自己也30了,所以让大家看看。 大家说得都没错,对于代码与思想的问题,在此不想再说什么。人们再怎么成熟,每个人的想法还是不一样的。有些东西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对于我的职业生涯,我想,我肯定还是以技术为主。至于责任,不知道要怎么界定。 老蒋说的“说一句话,都由别人就去做的,是老板,只有老板!”,站在我的角度,我不赞成这种说法,其实真正的老板,思考问题和做的事情比员工要多得多的,平时我们只是看到他们风光的一面,没有见到别人累和痛苦的一面。
--------------------------------------------------------------------------------
周:我也是IT人,虽然基本从未写过代码,但也来瞎扯两句。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我应当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可以让公司给我的待遇提升3倍? 相信这个问题比较吸引眼球,回报多少可能比产出代码还是产出思想更有吸引力,呵呵。或许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假问题,工作岗位是什么或许就决定了能做多大贡献,是什么样一个区间的回报。
从本质上来说,产出什么还是在于你做了什么。 创业者倾其所有,需要什么做什么,风险高,回报也高;打工者把工作内容用岗位职责进行了圈定,按部就班,该做什么就做什么,风险固定,回报也是固定。 不论是创业者,还是打工者,从做事情的角度,既要产出思想,又要产出广义的“代码”。
没有思想,你对产出的“代码”就没感情,也产出不了系统化,高质量的“代码”;光有思想而不产出“代码”,那也是空想主义,下场可能比产出没有思想的“代码”还要惨。要消灭没有思想的“代码”,就需要把自己看成是创业者,动态的看待自己的“岗位职责”。
如果你做的事情足够好了,你就应当要求自己获得更高级的“岗位职责”,获得更高级的回报。要消灭光有思想而不产出“代码”,就需要把自己看成是打工者,想得天花乱坠没有用,还得用有效代码的行数来衡量实际产出。 我作为一个搞运营的,首先关心的是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其次是科学规划与面向市场相结合的有机性,再次是产品的质量是否辜负了市场和自身的期望,如何提升。 毛主席有一篇著作是“人类的思想从哪里来”,谈到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归根到底,思想这玩意是学会生产劳动的“直立行走”动物,在解决生存问题之后,提出更高需求并试图满足之所产生的东西。
2008年的文章,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