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亚服务器数据恢复】服务器5盘RAID5重建为4盘RAID5后的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
    HP服务器挂接一台由5块1TB硬盘组成的RAID5磁盘阵列(使用的HP SMART ARRAY)。

    故障:
    服务器正常运行过程中一块硬盘掉线,由于RAID5的特点,数据没有出问题。服务器继续运行不久后就出现故障,服务器维护人员将剩下的4块硬盘重新组建了RAID5并完成数据同步,原来数据全部丢失。服务器管理员联系北亚数据恢复中心进行数据恢复。

    服务器故障分析:
    HP SMART ARRAY在创建一组新的RAID5时,默认会全盘重建所有块校验,在组成RAID5的任一条带中,总有一个校验块的数据是创建时生成的。经过分析,后生成的4块盘组成的新RAID5是按双循环,64K块大小,16次条带换校验的方式组织的,即在4块磁盘中,大约每隔3M便会有1M的数据是错误的。
    经过分析得知,原先的5块盘组成的RAID5的结构为双循环、128K块大小、16次条带换校验。
    要想恢复数据,必须修复早掉线的硬盘。
    解决思路是,通过对前后两次组成结构的差异性分析,用之前掉线的盘重新补回重建RAID时破坏掉的校验信息,再虚拟重组RAID,解释文件系统,导出文件。

    服务器数据恢复过程:
    1、备份源介质。
    2、根据破坏前后的数据痕迹,获取破坏前后的RAID结构。
    3、北亚数据恢复工程师分析前后2个raid5的差异,编写校验修正程序,同时按之前的RAID结构虚拟重组,生成重组后的镜像文件。
    4、北亚数据恢复工程师修正重组后的镜像文件系统错误。
    5、部分分区导出数据,部分分区在无错的前提下完全镜像到新空间。
    6、测试、验收。

    服务器数据恢复结果:
    历时24小时数据恢复完成,服务器管理员亲自对恢复数据进行验证,确定数据完整可用。

  • 相关阅读:
    Linux下MySQL/MariaDB Galera集群搭建过程
    Linux下Nginx+Tomcat负载均衡和动静分离配置要点
    快速部署tomcat项目的Shell脚本
    利用缓存实现APP端与服务器接口交互的Session控制
    基于xml的Spring多数据源配置和使用
    基于注解的Spring多数据源配置和使用
    MySQL 开启事件 使用定时器调用存储过程
    MyBatis绑定错误--BindingException:Invalid bound statement (not found)
    micropython1.16官方文档转PDF
    dokuwiki使用随笔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rombyte/p/1613945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