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cal{Translate})
给定长度为 (n) 的序列 (a),现在有这样一种操作:选择 ((i,j,k)) 满足 (1leq i,j,kleq n,i eq j eq k),将 (a_i,a_j,a_k) 分别替换为 (a_ioplus a_joplus a_k),询问是否可以在 (n) 次及以下的操作次数内将这个序列的所有数都相等,如果可以的话给出构造方案。
(3leq nleq 10^5,1leq a_i leq 10^9)
(mathcal{Solution})
考虑一次操作带来了什么:
-
将三个数推平,也就是把任意三个数变成相等的一个数。
-
如果三个数中有两个相等,那么相当于把三个数都推平成除了那两个相等的第三个数。
1.是显然的,因为操作就是把它们三个推平。
2.是因为如果其中 (a_i=a_j),那么 (a_ioplus a_j=0),则 (a_ioplus a_joplus a_k=0oplus a_k=a_k)。
此时对于 (n) 为奇数的时候的构造方法就十分明显了,利用1.把整个序列推平成两个两个相等的小段,再用2.通过最后一个不一样的数把前面的小段都推平成最后的那个数,操作总数共有 ((n-2)) 个。
对于 (n) 为偶数的时候呢?
首先有一个结论,一次操作不会对序列的总按位异或和产生改变。
设操作前按位异或和为 (sum),则一次操作相当于 (sum=sumoplus a_ioplus a_joplus a_ioplus a_koplus a_joplus a_k),化简一下发现 (sum) 还是 (sum)。
则原先序列 (sum) 为 (0) 是有解的必要条件,因为偶数个相同的数按位异或和为 (0)。
当 (sum) 不为 (0) 的时候无解,当 (sum) 为 (0) 的时候不看最后一个数正常用奇数做法做前 ((n-1)) 个数,发现最后它们都相等了。
设前 ((n-1)) 个数推平后的数为 (x),则前 ((n-1)) 个数的按位异或和为 (x),因为总的按位异或和为 (0),两个数异或一下就是最后一个数的值,(xoplus 0=x),所以最后一个数也为 (x),故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mathcal{Code})
//Code by do_while_true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line int read() {
int r = 0; bool w = 0; char ch = getchar();
while(ch < '0' || ch > '9') {
if(ch == '-') w = 1;
ch = getchar();
}
while(ch >= '0' && ch <= '9') {
r = (r << 3) + (r << 1) + (ch ^ 48);
ch = getchar();
}
return w ? ~r + 1 : r;
}
const int N = 100010;
int n, a[N], sum;
signed main() {
n = read();
for(int i = 1; i <= n; ++i) a[i] = read(), sum ^= a[i];
if(!(n&1)) {
--n;
if(sum) {
puts("NO");
return 0;
}
}
puts("YES");
printf("%d
", n-2);
for(int i = 1; i + 2 <= n; i += 2) printf("%d %d %d
", i, i+1, i+2);
for(int i = 1; i + 1 <= n - 3; i += 2) printf("%d %d %d
", i, i+1, n);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