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看懂《最大子序列和问题》


    引言

    在做KB的基础DP练习题的时候遇到了最大子序列和的变种问题,突然发现自己以前没做过解题笔记(现补上)

    最大子序列和是一道经典的算法题, leetcode 也有原题《53.maximum-sum-subarray》,今天我们就来彻底攻克它。

    题目描述

    求取数组中最大连续子序列和,例如给定数组为 A = [1, 3, -2, 4, -5], 则最大连续子序列和为 6,即 1 + 3 +(-2)+ 4 = 6。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题意。

    • 题目说的子数组是连续的
    • 题目只需要求和,不需要返回子数组的具体位置。
    • 数组中的元素是整数,但是可能是正数,负数和 0。
    • 子序列的最小长度为 1。

    比如:

    • 对于数组 [1, -2, 3, 5, -3, 2], 应该返回 3 + 5 = 8
    • 对于数组 [0, -2, 3, 5, -1, 2], 应该返回 3 + 5 + -1 + 2 = 9
    • 对于数组 [-9, -2, -3, -5, -3], 应该返回 -2

    解法一 - 暴力法(超时法)

    一般情况下,先从暴力解分析,然后再进行一步步的优化。

    思路

    我们来试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计算所有的子序列的和,然后取出最大值。
    记 Sum[i,….,j]为数组 A 中第 i 个元素到第 j 个元素的和,其中 0 <= i <= j < n,
    遍历所有可能的 Sum[i,….,j] 即可。

    我们去枚举以 0,1,2…n-1 开头的所有子序列即可,
    对于每一个开头的子序列,我们都去枚举从当前开始到 n-1 的所有情况。

    这种做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 空间复杂度为 O(1)。

    代码

    Java:

    class MaximumSubarrayPrefixSum {
      public int maxSubArray(int[] nums) {
          int len = nums.length;
          int maxSum = Integer.MIN_VALUE;
          int sum = 0;
          for (int i = 0; i < len; i++) {
            sum = 0;
            for (int j = i; j < len; j++) {
              sum += nums[j];
              maxSum = Math.max(maxSum, sum);
            }
          }
          return maxSum;
      }
    }
    

    Python 3:

    import sys
    class Solution:
        def maxSubArray(self, nums: List[int]) -> int:
            n = len(nums)
            maxSum = -sys.maxsize
            sum = 0
            for i in range(n):
                sum = 0
                for j in range(i, n):
                    sum += nums[j]
                    maxSum = max(maxSum, sum)
    
            return maxSum
    

    空间复杂度非常理想,但是时间复杂度有点高。怎么优化呢?我们来看下下一个解法。

    解法二 - 分治法

    思路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先把数组平均分成左右两部分。

    此时有三种情况:

    • 最大子序列全部在数组左部分
    • 最大子序列全部在数组右部分
    • 最大子序列横跨左右数组

    对于前两种情况,我们相当于将原问题转化为了规模更小的同样问题。

    对于第三种情况,由于已知循环的起点(即中点),我们只需要进行一次循环,分别找出
    左边和右边的最大子序列即可。

    所以一个思路就是我们每次都对数组分成左右两部分,然后分别计算上面三种情况的最大子序列和,
    取出最大的即可。

    举例说明,如下图:

    007S8ZIlly1gds543yp2cj31400u0myf

    这种做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 空间复杂度为 O(1)。

    代码

    Java:

    class MaximumSubarrayDivideConquer {
      public int maxSubArrayDividConquer(int[] nums) {
          if (nums == null || nums.length == 0) return 0;
          return helper(nums, 0, nums.length - 1);
        }
        private int helper(int[] nums, int l, int r) {
          if (l > r) return Integer.MIN_VALUE;
          int mid = (l + r) >>> 1;
          int left = helper(nums, l, mid - 1);
          int right = helper(nums, mid + 1, r);
          int leftMaxSum = 0;
          int sum = 0;
          // left surfix maxSum start from index mid - 1 to l
          for (int i = mid - 1; i >= l; i--) {
            sum += nums[i];
            leftMaxSum = Math.max(leftMaxSum, sum);
          }
          int rightMaxSum = 0;
          sum = 0;
          // right prefix maxSum start from index mid + 1 to r
          for (int i = mid + 1; i <= r; i++) {
            sum += nums[i];
            rightMaxSum = Math.max(sum, rightMaxSum);
          }
          // max(left, right, crossSum)
          return Math.max(leftMaxSum + rightMaxSum + nums[mid], Math.max(left, right));
        }
    }
    

    Python 3 :

    import sys
    class Solution:
        def maxSubArray(self, nums: List[int]) -> int:
            return self.helper(nums, 0, len(nums) - 1)
        def helper(self, nums, l, r):
            if l > r:
                return -sys.maxsize
            mid = (l + r) // 2
            left = self.helper(nums, l, mid - 1)
            right = self.helper(nums, mid + 1, r)
            left_suffix_max_sum = right_prefix_max_sum = 0
            sum = 0
            for i in reversed(range(l, mid)):
                sum += nums[i]
                left_suffix_max_sum = max(left_suffix_max_sum, sum)
            sum = 0
            for i in range(mid + 1, r + 1):
                sum += nums[i]
                right_prefix_max_sum = max(right_prefix_max_sum, sum)
            cross_max_sum = left_suffix_max_sum + right_prefix_max_sum + nums[mid]
            return max(cross_max_sum, left, right)
    

    解法三 - 动态规划

    思路

    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看能不能将其拆解为规模更小的同样问题,并且能找出
    递推关系。

    我们不妨假设问题 Q(list, i) 表示 list 中以索引 i 结尾的情况下最大子序列和,
    那么原问题就转化为 Q(list, i), 其中 i = 0,1,2…n-1 中的最大值。

    我们继续来看下递归关系,即 Q(list, i)和 Q(list, i - 1)的关系,
    即如何根据 Q(list, i - 1) 推导出 Q(list, i)。

    如果已知 Q(list, i - 1), 我们可以将问题分为两种情况,即以索引为 i 的元素终止,
    或者只有一个索引为 i 的元素。

    • 如果以索引为 i 的元素终止, 那么就是 Q(list, i - 1) + list[i]
    • 如果只有一个索引为 i 的元素,那么就是 list[i]

    分析到这里,递推关系就很明朗了,即Q(list, i) = Math.max(0, Q(list, i - 1)) + list[i]

    举例说明,如下图:

    007S8ZIlly1gds544xidoj30pj0h2wew

    这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O(N), 空间复杂度为 O(1)

    代码

    Java:

    class MaximumSubarrayDP {
      public int maxSubArray(int[] nums) {
         int currMaxSum = nums[0];
         int maxSum = nums[0];
         for (int i = 1; i < nums.length; i++) {
           currMaxSum = Math.max(currMaxSum + nums[i], nums[i]);
           maxSum = Math.max(maxSum, currMaxSum);
         }
         return maxSum;
      }
    }
    

    Python 3:

    class Solution:
        def maxSubArray(self, nums: List[int]) -> int:
            n = len(nums)
            max_sum_ending_curr_index = max_sum = nums[0]
            for i in range(1, n):
                max_sum_ending_curr_index = max(max_sum_ending_curr_index + nums[i], nums[i])
                max_sum = max(max_sum_ending_curr_index, max_sum)
    
            return max_sum
    

    解法四 - 数学分析

    思路

    我们来通过数学分析来看一下这个题目。

    我们定义函数 S(i) ,它的功能是计算以 0(包括 0)开始加到 i(包括 i)的值。

    那么 S(j) - S(i - 1) 就等于 从 i 开始(包括 i)加到 j(包括 j)的值。

    我们进一步分析,实际上我们只需要遍历一次计算出所有的 S(i), 其中 i 等于 0,1,2….,n-1。
    然后我们再减去之前的 S(k),其中 k 等于 0,1,i - 1,中的最小值即可。 因此我们需要
    用一个变量来维护这个最小值,还需要一个变量维护最大值。

    这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O(N), 空间复杂度为 O(1)。

    其实很多题目,都有这样的思想, 比如之前的《每日一题 - 电梯问题》。

    代码

    Java:

    class MaxSumSubarray {
      public int maxSubArray3(int[] nums) {
          int maxSum = nums[0];
          int sum = 0;
          int minSum = 0;
          for (int num : nums) {
            // prefix Sum
            sum += num;
            // update maxSum
            maxSum = Math.max(maxSum, sum - minSum);
            // update minSum
            minSum = Math.min(minSum, sum);
          }
          return maxSum;
      }
    }
    

    Python 3:

    class Solution:
        def maxSubArray(self, nums: List[int]) -> int:
            n = len(nums)
            maxSum = nums[0]
            minSum = sum = 0
            for i in range(n):
                sum += nums[i]
                maxSum = max(maxSum, sum - minSum)
                minSum = min(minSum, sum)
    
            return maxSum
    

    总结

    我们使用四种方法解决了《最大子序列和问题》,
    并详细分析了各个解法的思路以及复杂度,相信下次你碰到相同或者类似的问题
    的时候也能够发散思维,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

    实际上,我们只是求出了最大的和,如果题目进一步要求出最大子序列和的子序列呢?
    如果要题目允许不连续呢? 我们又该如何思考和变通?如何将数组改成二维,求解最大矩阵和怎么计算?
    这些问题留给读者自己来思考。

  • 相关阅读:
    $digest / $apply digest in progress报错
    get与post请求
    面试题(北京)
    Docker监控平台prometheus和grafana,监控redis,mysql,docker,服务器信息
    Zabbix系列优秀博文
    Docker安装Zabbix
    使用Docker部署监控系统,Prometheus,Grafana,监控服务器信息及Mysql
    docker镜像加速,docker更换为国内镜像
    记一次,Docker镜像1G多精简至300+M的过程
    docker通过dockerfile构建JDK最小镜像,Docker导出导入镜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ioTian/p/1315473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