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SQL经验总结


    在庞大的业务系统背后,一定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在现代以数据为中心的开发时代,SQL编程也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总结下我最近SQL编程的一些经验:

    1.SELECT查询要列出所有要查询的字段

    2.注意UNION和UNION ALL的区别,在IN,OR,UNION ALL这三种方案中,UNION ALL的执行效率是最高的。

    3.视图定义要尽量简单,最好不要包含业务逻辑。比如:在业务系统中,单据会有多种状态,那么在系统与系统交互的过程中,可能两边的状态码定义的不同,那么就需要映射。在这种场景下,强烈建议这种映射不要放在视图定义或SQL查询中,因为这会降低查询的性能。

    4.表变量与临时表的选择。表变量会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服务的内存中,临时表会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的磁盘上,会产生I/O,因此临时表消耗资料要多些,性能显示要差些。一般来说,建议采用表变量。如果数据量大(选取的字段多,有大字段,数据条目超过10W),又要连续使用多次的,建议用临时表。

    5.在表变量上设计主键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临时表上更应该设计主键了。设计主键主要是让数据有序存储,提高查询性能。

    6.要把握INNER JOIN和LEFT/RIGHT JOIN的区别。选择好了可以使SQL很简洁高效。

    7.EXISTS的效率比IN要好十倍的样子。下面三个版本的效果,V1<V2<V3。

    sql

    --V1
    DELETE FROM dbo.Master
    WHERE TransactionNumber IN
    (
    SELECT OriginalTransactionNumber FROM dbo.MasterHistory WITH(NOLOCK)
    )
    
    --V2
    DELETE FROM dbo.Master
    WHERE EXISTS
    (
    SELECT 1 FROM dbo.MasterHistory b WITH(NOLOCK)
    WHERE b.OriginalTransactionNumber=TransactionNumber
    )
    
    --V3
    DELETE a
    FROM dbo.Master a
    INNER JOIN dbo.MasterHistory b WITH(NOLOCK)
    ON a.TransactionNumber=b.OriginalTransactionNumber
    

    8.WHERE筛选子句要以选择性高的放在前面,选择性低或没有选择性的放在后面。JOIN … ON中的连接条件中要避免左右两边字段的类型转换,比如a.ItemNumber是NCHAR(25),而b.ItemNumber是VARCHAR(25),这样会严重影响性能。解决方案是,一在设计阶段注意规范,二是可以临时在JOIN … ON子句中做显式类型转换。另外,WHERE是筛选子句,JOIN … ON是连接语句,把筛选子句写在JOIN … ON上与写在WHERE后面没有区别,但是感觉两者职责不分,代码不够幽雅。

        先写到这里,以后有更多经验,心得再来更新。如果你有更多经验,不妨民分享于我。谢谢。

  • 相关阅读:
    什么是API
    理解RESTful架构
    SDN的深入思考(1):SDN的核心本质到底是什么?
    SDN-数据控制分离
    浅析html+css+javascript之间的关系与作用
    python调用win32接口进行截图
    解决tensorflow问题:Your CPU supports instructions that this TensorFlow binary was not compiled to use:
    去除警告: FutureWarning: In future, it will be treated as `np.float64 == np.dtype(float).type`.
    Anaconda清华大学开源镜像
    python控制windows剪贴板,向剪贴板中写入图片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o_wl/p/200019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