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20181 JaWorld 第三周作业


    2017-2018-1 JaWorld 第三周作业

    团队展示

    队员学号

    | 成员姓名| 学号|分工|
    | -------- | :----------------:----------------:---------------: |
    | 张师瑜 | 20162301 | 小组组长、博客编写、监督学习进程 |
    | 李昱兴 |20162305 | 软件测试以及统筹博客内容|
    |陈是奇 |20162306 |材料搜集与整理以及统筹博客内容|
    |马平川 | 20162308| 代码设计与实现|
    |林臻| 20162310| 软件界面设计以及意见反馈|
    |王译潇 |20162314|市场推广与营销、问题反馈|

    队名

    JaWorld—— Java + World 代表团队在Java世界中的探索

    团队项目描述

    • 立志做上手快界面美受众广好评多的Android游戏软件

    队员风采

    • 马平川:编程技术扎实,擅长编程的同时也乐于撰写技术文章。在FreeBuf等安全媒体发表的多篇技术文章累积超过一百万的阅读量。一句话宣言:写优雅的代码。
    • 王译潇:擅长经济管理和金融商务,对喜欢和擅长的事富有热情和耐心。希望做好市场调研推广以及营销工作。一句话宣言:任何一个好的产品都有它的市场所在。
    • 张师瑜:没有什么太擅长的技术,对于编程正在逐步培养兴趣。希望能带领小组做出真正有实用价值的作品。一句话宣言:坚持不懈奋斗到底(捂脸)
    • 林臻:一个乐观开朗的一个运动boy,学习java已经一年了,深深感受到了这个行业的伟大!志愿成为合格的程序猿!个人的特点就是爱运动,讲文明懂礼貌。在队内我希望我能最大程度上做到协助组长工作,在开发程序上发扬做中学的精神。一句话宣言:我会不懈努力!释放自己的光芒!未来之路由我们照亮!
    • 陈是奇:风格:稳中求进、重度拖延症、选择困难症。擅长的技术:基础编程能力、各类信息的搜集与统筹、协同工作。编程的兴趣:做不出来很煎熬,做出来了很膨胀。希望的软工角色:材料的搜集与整理、博客信息的统筹(不做咸鱼!)。个人一句话宣言:人定胜天,求人不如求己。
    • 李昱兴:风格属于比较内敛的,有时候有想法却不擅长交流,我感觉我没有什么特别擅长的,对编程我认为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做出一些可以用的东西,便是最大兴趣。一句话宣言:认真学习,踏实编程。

    团队特色描述

    • 我觉得我们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就在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编程者和一个认真负责的组织者,我们在他们两个的带领和学习下会做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来的。(李昱兴)
    • 团队特色描述:感觉我们组的成员能力分布比较极端,拥有班里编程能力最强的同学,同时又有编程能力很基础辣鸡的我,希望以后在组里尽可能的做更多的事情,来弥补自己编程方面的不足。(陈是奇)

    团队合照


    (小组会议以后忘记拍照了,所以只有一张没有脸的合照....多有创意~)

    团队的初步合作

    前两周的反思与总结

    - 小组在一开始已经确定了成员们的分工,导致成员们认为这几周博客的任务就只有负责撰写博客的同学来做,与自己无关。然而由于这几周的博客都需要每一位同学参与,所以产生一些误解与矛盾。

    需要改进的地方

    - 让成员们了解小组作业的具体内容,将任务合理的分配到个人,在正式做项目之后按照明确的分工进行。

    团队选题

    - 团队选题:线性结构 - 暂定“推箱子”游戏

    *采访老师或有开发经验的学长

    本部分内容为本周小组学习的核心

    一、采访者:张师瑜 —— 受访者:微软"轮子哥" 陈梓瀚老师(Amazing!!!!!!)

    • 这次采访可以说是让我很意外,没想到轮子哥隔着时差近乎秒回我的问题。知道这位大佬是因为上学期谢涛老师的四则运算轮子哥版中有轮子哥的知乎链接,于是我就习惯性的关注了他,好让我的生活中也多一些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内容。本周要求小组成员采访有经验的老师或者学长,苦于生活圈比较小实在是找不到可以采访的对象,想起来可以在知乎提问。当然,考虑到诸多大佬都比较忙又不怎么看私信,虽然问了5、6个业界专业人士,但也并没有抱任何希望。

    • 当年的陈老师也是写过博客的学生λ-calculus in CnBlogs,如今已经成为美国微软大牛中的一员,还经常在知乎指点江山。感兴趣的可以看专访「轮子哥」——代码为剑,热血如沸这篇文章。

    • 采访内容总结如下:

    问:老师您最近在开发什么项目吗?你们团队大约有多少个人,平时如何分工?有没有时间上的安排?对于我们小组有什么建议?

    答:最近正在开发Microsoft Office,团队大约有一万个人,分工非常细致,详细到不知道该怎么描述给你。做具体软件的人有时间上的安排,我是在做开发工具和公共代码库,没有规定的时间安排。我高中一个人就做出了游戏app(傲娇脸),你们6个人规划安排好肯定没有问题,伊苏2那样的。

    • 老师的回答比较简短(捂脸),毕竟是一个付费问题就要200的人,我也不好意思老免费私信给他。但可以从回答中看出来,不管是在大型的顶级公司还是小到我们6个人的小组,都需要将每个人的分工进行明确,对于时间上的限制也可以因人而异。

    二、采访者:王译潇 —— 受访者:北大计算机系保研学长WF

    • 采访内容总结如下

    答:首先,要花时间把要做的产品原型搞清楚,如果是游戏的话,也应该先把功能定义好。接下来确定前端后端分别用什么技术进行开发,把产品逻辑和技术架构结合起来。再然后是确定小组内的分工,每个人最好去完成自己擅长的领域,不要一个人做太多方面的工作。之后就是列一个开发进度的时间表,最好以周为单位,每周check任务的完成进度。如果最后需要展示,你们也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做展示视频。

    另外,关于你们所说的市场调研方面,可以从调查用户的喜好之类的入手,帮助选题确定题材之类的。一款产品首先要追求的还是精而不是泛。其次还要考虑成本,利用学校市场进行调研成本会更低,而且所有的产品都是从小到大的涉及群体越多,越会出现难以调和的问题,反而不如抓住一个群体把产品做好。

    三、采访者:马平川 —— 受访者:王志强老师

    • 采访内容总结如下

    答:最近在开发一个关于漏洞挖掘即攻防的技术研究。团队有是个人。大家每周都会开会来交流问题。我主要是负责架构设计和方案设计,研究生同学呢是负责具体的代码以及代码调试测试代码等等。对你们的建议就是你们项目的前期一定要对项目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歧,只有需求完善了架构才能更加完整。

    四、采访者:李昱兴 —— 受访者:同系学长LYZ

    • 采访内容总结如下

    答:组织方式是有一到两人带队,这两个人经验较为丰富可以跟进整个项目的进度并能够整合队伍中每个人的源码,由这一到两个人复制制定整个项目的框架、各部分功能等,其他人负责提出意见,然后每个人负责若干个功能的实现。然后在协调方面就是大家多交流,由领队根据需求和质量进行协调,但是不要太过于频繁,两天一次较为合适。

    分工以及工作量

    |成员|分工| | -------- | :----------------:|:---------------: | | 张师瑜 |博客整合撰写、任务分配、采访、个人展示| |马平川 | 团队方向的确定、采访| |王译潇 | 采访、个人展示、团队名称的建议| |林臻 |采访、个人展示、团队名称的建议| |陈是奇 |个人展示、团队名称的建议| |李昱兴| 采访、个人展示 、团队特色描述 |

    感悟

    - 看了其他组的团队博客,每次比较后都很心塞。我发现本小组相较于其他组最大的问题就是积极性和凝聚力不够,每次都是我不断不断的催促才能将任务向前推一推,三周的团队博客完全增加了我的负担。我觉得很有必要将任务更加细化,也需要借鉴其他组组长的组织方式,即使当初自不量力的“当组长”,也要继续做好下去。当然,也很感谢他们不厌其烦的听我的安排。
  • 相关阅读:
    python 3.6.2 使用VScode 安装requests包
    JExcel读取Excel,完成随机数对应学号,随机选取学生姓名
    HashMap和Map的道道
    腾讯云主机windows 2012 r2搭建ftp服务器
    关于网站域名访问出现welcome to nginx 的问题
    腾讯云主机windows 2012 r2标准版&&搭建java环境(jdk+tomcat)
    Anaconda 安装+使用+换源+更新
    已知三点求平面方程、平面法向量和点到平面的距离
    Open Cascade:计算体积
    VS2015安装QT插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ava1623/p/771102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