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结对编程作业


    1、链接

    结对同学的博客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y-1997/p/11751557.html

    本作业博客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yh233/p/11750810.html

    GitHub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icey0012/shisanshui

    2、分工

    前端:曾宇辉

    后端:王银

    3、PSP表格

    PSP2.1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预估耗时(min) 实际耗时(min)
    Planning 计划 50 40
    Estimate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50 40
    Development 开发 1610 1920
    Analysis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600 750
    Design Spec 生成设计文档 60 50
    Design Review 设计复审 60 50
    Coding Standard 代码规范 (为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30 30
    Design 具体设计 200 200
    Coding 具体编码 500 570
    Code Review 代码复审 80 70
    Test 测试 (自我测试,修改,提交修改) 180 200
    Reporting 报告 135 150
    Test Report 测试报告 45 60
    Size Measurement 计算工作量 30 30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60 60
    合计 1795 2110

    4、解题思路描述与设计实现说明

    算法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img

    4.1、 权值比对表

    img

    4.2、网络接口的使用

    def opengame():
        global token,id
        url = "https://api.shisanshui.rtxux.xyz/game/open"
        headers = {"X-Auth-Token": token}
        response = requests.post(url, headers=headers)
        message=response.json()
        id=message["data"]["id"]
        card=message["data"]["card"]
        print(response.text)
        return card
    def login_check():
        global token
        url = "https://api.shisanshui.rtxux.xyz/auth/validate"
        headers = {"X-Auth-Token": token}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headers=headers)
        print(response.text)
    

    4.3、代码组织与内部实现设计(类图)

    一个类,各方法的内部实现关系如下图所示:
    img

    5、关键代码解释

    def dfs_1(d, index_1): #/ * 枚举组合 * /
        for i in range(d,13+1):
            s1[i] = 1#标记,防止重复拿取
            temp_1[index_1] = poker_1[i]#挑选
            if index_1 == r1 :#r1=5,挑选够5张进入下一个dfs_2()函数,架构与dfs_1一样
                init_1()#初始化dfs_2()函数,清空等操作
                dfs_2(1, 1)
            else:
                dfs_1(i + 1, index_1 + 1)
            s1[i] = 0
    

    统计花色与牌号:
    统计牌型用桶排序,dict用于统计花色和牌号,list用于储存牌组结构体

        for i in range(1,3+1):
            hua[ans_3[i].flower] +=1
            number[ans_3[i].num]+=1
    

    权值判断与细化:
    以前墩部分牌型为例,总细化权值=细化权值 x 细化级别

     for i in range(1,4+1):
            if hua[i] == 3:
                if shunzi3(ans_3[1].num) == 1:
                    k=(9.0+0.9 / 11.0 * (ans_3[1].num - 1))
                    score += k
                    return k # 3张同花顺
    for i in range(3,0,-1):
            if number[ans_3[i].num] == 1:
                x = ans_3[i].num
            if number[ans_3[i].num] == 2:
                k=(1.0 + 0.9/(130+13)*((ans_3[i].num - 1)*10+x-1)*1.0)
                score += k
                return k#单对
    k=0.9 / (1300.0 + 130.0 + 13.0)*((ans_3[3].num - 1) * 100 + (ans_3[2].num - 1) * 10 + (ans_3[1].num - 1))
    score += k
    return k #散牌
    

    6、性能分析与改进

    改进的思路
    一开始的时候由于用python写速度会比较慢一些,运行时间到了10几秒
    经过性能分析,发现在每次抓组合数时候的桶排dict_init()还有constrast()判断函数消耗了很大一部分的时间,于是进行了优化,
    最后成功让算法的性能有所提高,达到了5-6秒钟作业。

    性能分析图和程序中消耗最大的函数
    性能分析图如下所示消耗最大的函数是Second,就是计算中墩的函数。
    改进后,发现在判断连对和炸弹等嵌套情况可以暂时储存数据,
    同时按牌数循环,将原有的O(n3)复杂度降到了O(n2),大大减少了中墩和后墩消耗的时间
    最后进行了搜索剪枝优化,将原有的一次耗时8-9秒降低80%,完成了1秒内出答案
    img

    7、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这部分我们测试主要对三个函数进行测试,其他函数因为功能十分简单,所以就没有进行测试。测试的三个函数分别是得到前墩、中墩、后墩的三个函数,由于结构基本一样,只有变量的改变,所以只给出一部分的代码。各测试数据都是在手机app“大头十三水”读出的数据,然后为了提高一些代码的覆盖,我们尽可能的挑选了不同的数据进行测试,尽可能的覆盖更多的代码分支。而且由于前墩中墩后墩的结果会互相影响,即前墩挑出后要先把前墩的牌剔除再放入中墩函数进行计算,所以中墩的测试数据是在手动剔除前墩的基础上得到的,后墩同理。最后得出的结果与我们设计的算法的思路是一致的。
    覆盖率:
    img

    class MyTestCase(unittest.TestCase):
    def testfirst(self):
        weig0 = 10
        weig1 = 7
        weig2 = 6
        self.assertEqual(shisanshui.first(str0), weig0)
        self.assertEqual(shisanshui.first(str1), weig1)
        self.assertEqual(shisanshui.first(str2), weig2)
    def testsecond(self):
        weig0 = 10
        weig1 = 9
        weig2 = 8
        self.assertEqual(shisanshui.second(str0), weig0)
        self.assertEqual(shisanshui.second(str1), weig1)
        self.assertEqual(shisanshui.second(str2), weig2)
    def testthird(self):
        weig0 = 10
        weig1 = 9
        weig2 = 8
        self.assertEqual(shisanshui.second(str0), weig0)
        self.assertEqual(shisanshui.second(str1), weig1)
        self.assertEqual(shisanshui.second(str2), weig2)
        
    

    8、Github的代码签入记录

    9、遇到的代码模块异常或结对困难及解决方法

    • 问题描述
      前端这一部分的编写。
      结对沟通的问题。
      除了算法其实都有问题,之前没有做过一个稍微完整的项目,所以很多东西都没有学过,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python性能太慢,每一次抓取循环需要8-9秒

    • 做过哪些尝试
      因为刚开始讨论的时候算法前端都用python来写,后来听到有人说什么python写出来的前端会有问题,导致进度一度拖着……,实在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还要学习pygame、pyqt…学的东西真的多。

      对没有学习的东西,只能靠搜索引擎和B站了。
      对搜索算法进行了剪枝,优化80%以上,只需要1秒便能得到答案

    • 是否解决
      都已解决了

    • 有何收获
      感受就是速成太难了,计算机的世界太复杂。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到处找资源找教程。

    10、评价你的队友

    值得学习的地方:
    责任心强,对于作业细心严谨

    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作业过程中的难题还需要共同进步

    11、学习进度条

    第N周 新增代码(行) 累计代(行) 本周学习耗时(小时)
    1 300 300 10
    2 600 900 10
    3 600 1500 15
  • 相关阅读:
    React新闻网站--Header组件拆分及样式布局
    React 中的前端路由 react-router-dom
    Bootstrap4 图像形状+Jumbotron+信息提示框+按钮
    Bootstrap4 表格练习
    React好帮手--Ant Design 组件库的使用
    React 中的生命周期函数
    React 中 ref 的使用
    深入理解 Java 线程池
    Elastic 技术栈之 Filebeat
    mysql 开发进阶篇系列 54 权限与安全(账号管理的各种权限操作 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yh233/p/1175081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