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d Architecture阶段


    Refined Architecture阶段是细化阶段是属于架构设计,不是详细设计,这两个不能混谈

    对于细节架构和逻辑架构的差异有三个典型

    1.接口,在细节架构里,接口是核心部分,而逻辑架构并不关心接口

    2.子系统,细节架构重视通过通过子系统和模块来分割整个系统,并且子系统有明确的接口,而逻辑架构只有抽象的组件

    3.交互阶段,细节架构的交互阶段是‘实在的’,是基于接口方法的调用,而逻辑结构是概念化的,如A层调用了B层的服务。

    架构师还应该记住 方案=项目+需求+架构 并不是方案=架构的全部。

    对于架构的工作范围

    多视图方法的实际意义:

    1.利于思考

    2.便于交流

    而对于概念架构,逻辑架构,物理架构,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是架构设计同一阶段要同时考虑的两个方面,是同一个阶段里的,是两个视图,并不是两个阶段。

    多视图的5视图方法包含

    逻辑视图,开发视图,运行视图,物理视图,数据视图

    对于逻辑架构的划分子系统实践策略归纳为三种

    1.分层的细化

    2.分区的引入

    3.机制的提取

    分层的细化

     将三四层架构细化为多层的方法,分层细化是划分子系统的必用策略之一

    分区的引入


    在架构设计中如果只有分层的话,程序员会无从下手,为了开发必须引入分区,分区是在层里进行的,单位比层要小,因此分区的引入也是划分子系统的必用策略之一。

    机制的提取

    基于接口或抽象类的协作是机制)(基于具体类的协作算不上机制):
      机制是一种特殊的子系统

    所以在划分子系统必须要三管齐下,综合的运用三种手段,分层的细化,分区的引入,机制的提取

     划分子系统的原则有四种·

    1.职责分离原则

    2.通用专用分离原则

    3.技能分离原则

    4.工作量均衡原则

     

    4.关于物理架构、运行架构、开发架构

    物理架构主要设计:

    硬件选择与物理拓扑

    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关系

    方案的优化

    运行架构的设计内容:(控制流图是关键)(实现控制流三种手段:进程 线程 中断服务程序)

    确定引入哪些控制流;

    确定每条控制流的任务;

    控制流的创建、销毁、通信机制等;

    控制流之间的同步关系,加锁机制等

    开发架构的设计内容:

    将“逻辑结构”映射为程序单元

    要自主编写的源程序

    可重用的库、框架

    其他方式(shell脚本,平台配置文件)

    开发技术选项:开发语言,平台工具

    “程序单元”间关系

    • Project划分
    • Project目录结构
    • 编译依赖关系
  • 相关阅读:
    实现报表数据外置计算
    实现报表数据的可控缓存
    实现报表数据分库存储
    实现报表数据预先计算
    实现报表与算法的统一管理
    如何实现报表直接打印需求
    交叉填报表的制作
    格间计算性能提升方案
    填报脚本之轻松搞定复杂表的数据入库
    treeview_dropdown_control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lj843767688/p/1266999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