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vm初步理解


    1、什么是运行时数据区?

    1、什么是运行时数据区

    ​ javac 指令:编译java文件生成class文件

    ​ java指令:运行class文件即将数据放到jvm中

    ​ class文件运行,后将不同的数据放到jvm中不同的位置这就是运行时数据区的由来

    2、运行时数据区为什么要这么划分

    1、class文件中到底有多少种数据类型,即JVM的整体分析

    有对象,常量、静态变量、普通成员变量、方法、局部变量、父类,XXX

    怎么划分?为什么要这样划分?

    1、The pc Register

    	<u>4、计数器(存储当前线程执行方法的记录,下次接着下去,不用从头开始。)</u>
    

    2、java Virtual Machine Stacks

    3、java虚拟机栈:

    一个线程-- > 表示一个java虚拟机栈。

    方法的执行,可以通过压栈的方式 --> 方法对应栈帧,方法中:返回地址、局部变量、操作数

    3、Heap

    1、堆:存储对象【包括普通成员变量】/数组 如:new Person() class class==

    4、Method Area

    2、方法区:类的信息【创建时间,元数据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之后的代码

    堆和方法区都是线程共享,由于其他线程共享也就是说是线程不安全。

    5、Run-time constant pool

    6、属于方法区的一部分

    6、Native Method Stacks

    5、如果不是Native(本地)方法,那就是用来存储运行到那个方法的位置。

    3、方法的执行和java虚拟机栈详解

    jvm整体图:

    1、方法区的别名:

    方法区,包含了运行时常量池

    Method Area 方法区

    ​ JDK1.7 之前 ---> Perm Space 永久代

    ​ JDK1.8 之后 --> MetaSpace 元空间

    2、java虚拟机,运行压栈的过程

    /*java文件的方法*/
    public static int calc(int op1,int op2) {
        op1=3;
        int result =op1+op2;
        return result;
    }
    
    
    /*生成的class文件*/
    public static int calc(int,int);
    	Code:
    	   0: iconst_3
           1: istore_0  # 3这个数值从操作数栈中弹出来
           2:iload_0
           3: iload_1
           4: iadd
           5: istore_2
           6: iload_2
           7: ireturn
    

    4、垃圾回收器和垃圾回收算法

    ​ 垃圾回收

    ​ 垃圾判断:

    ​ 垃圾回收算法:复制 标记-整理

    我有一个块内存区域

    1、原因

    java进程启动时候,有一个initiaHeapSize,我是可以跟计算机要一个空间的,进行这个进程的数据保存

    initiaHeapSize = 100M --> 有一块100M的物理内存,可以向计算机要内存的。

    我有一块内存区域,存着存着,发现不够用了,怎么办? 不够用了将会报错--->OutOfMemoryError

    万一这个内存区域中,有些数据已经彻底没用了,我们把它称作垃圾,对应的垃圾回收算法对其进行回收

    2、内存模型

    1. 向计算机获取一个内存,即内存模型
    2. 内存分为:方法区,堆(保存对象)
    3. 堆又分为:老年代、新生代(保存对象满触发GC垃圾回收,删除垃圾对象,老年区和新生代的界限是15次GC,若还存在就放到老年区。)

    1. 相对于新生代而言,老年代占用空间更大,触发GC的时间更长,因此尽量减少从新生代中放对象到老年区。

      因此需要一个缓冲,将新生代分为两个部分:Eden(生成新对象放在这里),Suvivor(在Eden的GC处理后的对象放到Suvivor中,Suvivor在GC后才放到老年区

    1. Suvivor中由于有些零碎的空间,但加进来的对象需要相连的空间才能存放,所以Suvivor有分为:两个Suvivor:From 、to,每时每刻永远有一块是空的,永远有一块是满的。

    2. Suvivor中from和to可以相互转换(每时每刻都已一个是空的),如下图:

    3、问题:如果Eden 占80M,S0 From 占10M, S1 To 占10M。那是不是意味着没时每刻都已10%的空间是浪费的。

    ​ 没错,我们就是要用这样的浪费来,获取50%的连续。

    4、问题:什么样的对象才算是垃圾?

    1. 引用法:

      如果是A引用B,B引用A,相互引用那么这两者永远都不会成为垃圾,永远都会占用内存空间,这样不合适。

    1. 可达性分析:有GC root出发

    回收 -->

    4、回收算法:用一定的算法的方式去回收这些垃圾 3种

    1、标记-清除

    找出内存需要回收的对象,并且把它们标记出来

    此时堆中所有的对象都会被扫描一遍,从而才能确定需要回收的对象,比较耗时。

    清除垃圾对象

    弊端:比较耗时(需要扫描真个内存空间,然后清除垃圾),空间碎片(不连续)

    2、复制标记:

    耗时(是将存活的对象移动到,另一个区间的时间)

    3、标记整理

    将存活的对象,移动

    堆:Old Young(Eden、S0和S1)

    到底哪个算法用在哪个区域呢?

    不同的代用不同的垃圾回收算法

    Young区,复制--->前提条件:每次垃圾回收 存活的对象都比较少 ---> 复制算法

    ​ 绝大多数的对象都被回收掉 --> Eden和Eden(S0 From和S1 To)

    Old区呢?

    ​ 一般是存活时间比较长,意味着很难被回收 ---> 标记-整理、标记清除

    4、会不会要我去设计垃圾回收算法呢?

    1、落地垃圾回收算法

    垃圾收集器(常用的G1处理器)

    2、G1垃圾收集器的过程

    1. 初识标记

      使用一个垃圾回收线程,进行初识标记,注意此时其他用户线程暂定了

      标记的是什么样的对象是垃圾:标记一下GC Roots能够直接关联到的对象,Stop the world

    2. 并发标记

      从GC Roots触发可达性 存活的对象

    3. 最终标记

      最终标记 再次标记 many GC Threads

    4. 筛选回收

      回收垃圾对象 Stop the world

    5、评价一个垃圾收集器的好坏的标准:

    1. 吞吐量 吞吐量越高 越好
    2. 停顿时间 停顿时间 越低越好

    6、减少GC的频率 -----G1

    1、适当地增加对内存空间 (这样存放对象的空间变大,GC执行的时间变长)

    2、合理的设计G1垃圾收集器的停顿时间 (一般默认都回收一定的停顿时间,可以增加)

    3、垃圾回收的临界线

    -XX:InitiatingHeapOccupancPercent = 50 (如一般到占内存的40%,就触发GC垃圾回收,可以设置到50%)

    4、增加垃圾回收线程数量(增加线程回收,空出内存)

    -XX:ConGCThreads =10

    Young GC:可以称为 Minor GC

    old GC:可以称为 Major

    也就是:

    Young + Old ===>(等同于) Minor GC + Major GC ===> Full GC

    老年区触发的GC 是Full GC

    这就是JVM

    JVM面试?

    1、说一下jvm的主要组成部分?即作用?

    1. 类加载器:把java代码转换成字节码
    2. 运行数据区:把字节码加载到内存中(把文件放到响应的区间,如:变量、方法、常量... 放到响应的位置。)
    3. 执行引擎:有特定命令解析器执行引擎,字节码翻译成底层系统指令,在交由cpu执行。
    4. 交给cpu执行过程中,需要调用其他语言的本地库接口来实现真个程序的功能

    2、说一下jvm运行时数据区域?

    1. 程序计数器:记录当前程序运行到哪个字节码解释器工作。

    2. java虚拟机栈:描述java的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

    3. 本地方法栈:为虚拟机使用到的Native方法服务,本地方法使用的语言、方式、数据结构没有强制要求。

    4. java堆:jvm最大一块内存区域,被所有线程共享。

    5. 方法区:是一个共享区域,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fianl)、静态变量(static),JIT(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运行时常量池。

    3、栈和堆的区别?

    1、栈内存是一片内存区域存储局部变量(索引)。堆内存存储数组和对象

    2、栈内变量有自己的作用域,一旦离开就被释放。堆实体不会被释放,但会被当成垃圾回收

    3、栈内存更新速度快于堆内存。

    4、队列和栈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队列(Queue):是限定只能在表的一段进行插入另一端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栈(Stack):是限定只能在表的一段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规则:

    队列:先进先出

    :先进后出

    遍历数据速度:

    ​ 队列:基于地址指针遍历,同头部或尾部进行,遍历过程不影响数据结构,遍历速度快。

    ​ 栈:只能从顶部取数据。需要数据开闭临时空间,保持数据在便利签一致性。

    5、类加载的执行过程?

    加载:查找相关路径的class文件。

    检查:检查class文件的正确性

    准备:给类的静态变量分配内存空间

    解析:虚拟机将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替换成直接引用的过程

    初始化:堆静态变量和静态代码块执行初始化工作。

    6、jvm有哪些垃圾回收算法?

    判断对象是否存活:引用计算算法、可达性分析

    1、标记-清除

    2、标记-整理

    3、复制算法

    4、分代算法

    7、jvm有哪些垃圾回收器?

    Serial:最老的单线程,(运行垃圾收集线程时,必须停止所有工作线程)

    ParNew:是Serial的多线程版本(工作是也要停止所有工作线程)

    CMS :一种以获得最短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

    G1:一种兼顾吞吐量和停顿时间的GC实现,是JDK9以后默认的GC选项。

  • 相关阅读:
    Ubuntu安装k8s
    SecureCRT连ubuntu
    硬盘安装ubuntu系统
    发布服务
    使用rancher2建k8s集群--个人学习记录
    spring boot 注解
    用STS构建spring boot
    使用js调用麦克风并录音
    全国省市区信息,mysql数据库记录
    ef core 3 migratio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ouyongyin/p/1339100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