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容器服务 Kubernetes 是目前炙手可热的云原生基础设施,作者过去一年上线了一个用户数极速增长的应用:该应用一个月内日活用户从零至四千万,用户数从零到一亿的裂变式增长,充分享受了容器服务快速简便的扩容操作和高可用特性。作者使用容器服务 Kubernetes 集群将公司内系统完全上云 1 年多,本篇文章记录了其中的踩坑与优化记录。
创建集群
创建集群时,做好规划,选择优化好的集群配置,可以大大减少后期运维工作,其中部分集群的配置在建立后再也没法修改或者修改极其麻烦。
集群规划
-
网络规划:
Terway 是阿里云容器服务自研的网络插件,功能上完全兼容 Flannel,如果保守,还是使用 Flannel
- Pod 网络 CIDR
默认 16 的大网段,有效的网段或者其子网 10.0.0.0/8,172.16-31.0.0/12-16,192.168.0.0/16
-
Service CIDR
- 默认 20 的网段,可选:10.0.0.0/16-24,172.16-31.0.0/16-24,192.168.0.0/16-24
- 网段不能冲突重复,建立后没法修改;
- 多个区域的多个交换机。
-
公网访问 ApiServer
- 对于线上等安全要求高的集群,可以选择不暴露 apiserver, 只有私网 SLB, 但是这样没法使用云效发布;
- 日常预发等集群,可以暴露公网 SLB 到 apiserver, 集群建立后立即为 slb 建立访问控制,限制 slb 只能云效访问;
注: K8s 每次安全漏洞几乎都与 ApiServer 有关,对于线上 K8s 集群,要及时升级补丁,或者不开放公网 apiserver,使用严格的安全组和访问控制。
-
安全组
- 设置安全组限定访问范围,为 master 与 worker 机器使用。
- Master 机器规划
为了高可用,一般使用 3 节点,Master 选择规则如下:
节点数 | master 规格 |
---|---|
1-5个 | 4C8G |
6-20个节点 | 4C16G |
21-100个节点 | 8C32G |
100-200个节点 | 16C64G |
master 机器的存储建议高性能的 50-100G SSD,因为会运行 ETCD,操作系统占用不超过 8G。
-
Worker 机器规划
- 阿里云首推神龙机器,没有神龙机器的区域,选用高配 ECS,配置规格根据部署的 POD 规格乘以一定倍数,比如 Java 应用 pod 一般选择 4C8G,ECS 则购买 32C64G 或者 64C128G 为好,设置部署的时候为 pod 设置固定的 request/limit;
-
我们选用的机器配置:
- 32C64G ECS
- 存储。系统盘:100G SSD, 数据盘:400G 高效云盘
- 操作系统:centos 7.4 64 位
集群建立与配置
建立集群时设置:
- 通过控制台建立集群,阿里云容器服务提供的非常简易的一键部署集群功能,通过向导完成 K8S 集群的建立;
- 按照以上规划设置 master,worker 节点,挂载 /var/lib/docker 到数据盘;
- 设置合理的 Pod 网络 CIDR, Service CIDR ip 网段;
- 设置合理的安全策略,是否暴露 apiserver(需要直接云效发布的,需要开放公网暴露,并做严格的访问控制);
- ingress 选择安全,可以使用内网,如果需要公网,可以在控制台很方便建立,同时做好访问控制;
- kube-proxy 模式,因为 iptables 模式在更新一条规则时把 iptables 锁住引发的性能问题,建议使用 IPVS 模式;
- 节点 POD 数量,默认 128 太大,一个节点不可能部署这么多,建议改为 64;
- 节点服务端口访问 (NodePort,SLB),可以适当扩大,默认的也一般足够用。
集群配置修改:
- 集群扩容,添加已有节点(节点配置参考上文,挂载数据盘使用 /var/lib/docker)
- Master 机器升配:
-
worker 节点变配或者移除:
- kubectl drain --ignore-daemonsets {node.name}
- kubectl delete node {node.name}
- ECS 升配变配
- 添加已有节点到集群
-
命名空间:
- 按照应用分组建立 namespace,对于资源占用厉害需要限制的应用分组,设置该 NameSpace 的资源配额与限制;
-
授权:
部署设置
无状态部署
使用无状态部署 Deployment,参考这篇文章实现分批发布。
优化设置模板:
服务设置
因为容器服务的 Cloud Controller Manager 会同步删除 service 建立关联的 SLB,为了防止 service 配置修改误删除 slb 故障,并导致域名、安全等配置需要修改的坑,强烈建议 service 与 slb 解耦,service 采用 NodePort 的方式,slb 另外建立后端服务器指向集群节点,如果需要透传真实 IP,并考虑负载均衡,需要遵守一定的配置规则和方法,参考这个文章。
NodePort:
然后在负载均衡管理页面,选择后端服务器指向集群的 worker 机器,设置端口为以上服务的端口:32653,完成配置,这样在集群 service 修改或者删除重建的时候,slb 不会被集群的 CCM 删除,不会涉及到域名,安全等配置修改。同时,可以设置一些策略,需要升级修改服务配置时,分批切流等。
总结
阿里云容器服务控制台虽然是云上新产品,提供了极其简单的一键部署功能,以及简便的控制台管理。过去一年中,笔者一路见识阿里云容器服务控制台从简陋向强大的转变过程,虽然多次踩坑,但阿里云容器服务同学认真负责和极好的服务态度让人佩服。
容器服务管理控制台还需要更多的考虑实际运维需求,并紧密结合已有的云产品,比如云效、EDAS、云监控、日志服务等,以应用为单位,提供更好服务。
本文作者:平名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