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下程序不寻常退出时,内核会在当前工作目录下生成一个core文件(是一个内存映像,同时加上调试信息,编译时需要加上 -g -Wall)。
使用gdb来查看core文件,可以指示出导致程序出错的代码所在文件和行数。
1. core文件的生成开关和大小限制
1.1使用ulimit -c命令可查看core文件的生成开关。
若结果为0,则表示关闭了此功能,不会生成core文件。
1.2 使用ulimit -c filesize命令,可以限制core文件的大小(filesize的单位为kbyte)。
如果生成的信息超过此大小,将会被裁剪,最终生成一个不完整的core文件或者根本就不生成。
如果生成被裁减的core文件,调试此core文件的时候,gdb也会提示错误。
用以下命令来表示core文件的大小不受限制。
$ ulimit -c unlimited
用以下命令来阻止系统生成core文件:
$ ulimit -c 0
备注:ulimit命令设置后只对一个终端有效,所以另起终端后需要重新设置。
2. 设置 Core Dump 的核心转储文件目录和命名规则
2.1 /proc/sys/kernel/core_uses_pid 可以控制产生的 core 文件的文件名中是否添加 pid 作为扩展 ,文件内容为1,表示添加pid作为扩展名,生成的core文件格式为core.xxxx;为0则表示生成的core文件同一命名为core。
示例:
$ echo "1" > /proc/sys/kernel/core_uses_pid
2.2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可以设置格式化的 core 文件保存位置或文件名
示例:
$ echo "/corefile/core-%e-%p-%t" >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说明:将会控制所产生的 core 文件会存放到 /corefile 目录下,产生的文件名为 core- 命令名 -pid- 时间戳
以下是参数列表:
%p - insert pid into filename 添加pid
%u - insert current uid into filename 添加当前uid
%g - insert current gid into filename 添加当前gid
%s - insert signal that caused the coredump into the filename 添加导致产生core的信号
%t - insert UNIX time that the coredump occurred into filename 添加core文件生成时的unix时间
%h - insert hostname where the coredump happened into filename 添加主机名
%e - insert coredumping executable name into filename 添加命令名
2.3 注意点
2.3.1 目录proc文件系统是一个伪文件系统,以文件系统的方式为访问系统内核数据的操作提供接口。/proc目录的内容为系统启动时自动生成的,某些文件可改,某些文件不可改。
比如可以通过修改proc的文件微调内核参数。使用vi可能无法成功编辑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只能使用echo命令修改或者命令sysctl修改。
有时候echo命令没有效果,就必须使用 sysctl 命令
示例:
$ sysctl -w "kernel.core_pattern=/corefile/core_%e_%t" >/dev/null $ sysctl -w "kernel.core_uses_pid=0" >/dev/null
说明:关于core存储目录说明,如果不想指定目录,语法如下
$ sysctl -w "kernel.core_pattern=core-%e-%p-%t" >/dev/null
2.3.2 修改/etc/sysctl.conf(备用方案)
添加需要保存的路径 "kernel.core_pattern = /tmp/corefile/core.%e.%t",需要注意的是该路径必须应用有写的权限,
不然core文件是不会生成的。再执行命令"sysctl -p"即可生效。
关于core_users_pid默认在sysctl文件里面已经存在,不需要更改,pid还是很重要的信息。
2.3.3 确保设置的 Core Dump 目录是事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