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缓存的攻击和防御


    一 攻击

    缓存击穿

    指缓存中没有但数据库中有的数据

    解决方案:

    1.设置热点数据永远不过期

    2.加互斥锁

    缓存穿透

    指缓存穿透是指缓存和数据库中都没有的数据

    解决方案:

    1.增加校验

    2.从缓存取不到的数据,在数据库中也没有取到,这时也可以将key-value对写为key-null,缓存有效时间可以设置短点,如30秒

    缓存雪崩

    指缓存中数据大批量到过期时间,而查询数据量巨大,引起数据库压力过大甚至down机

    解决方案:

    1.缓存数据的过期时间设置随机,防止同一时间大量数据过期现象发生。

    2.如果缓存数据库是分布式部署,将热点数据均匀分布在不同搞得缓存数据库中。

    3.设置热点数据永远不过期

    二 防御

    缓存预热

    指系统上线后,将相关的缓存数据直接加载到缓存系统。这样避免,用户请求的时候,再去加载相关的数据

    实现思路:

    1.直接写个缓存刷新功能,上线时手工操作下。

    2.数据量不大,可以在WEB系统启动的时候加载

    3.定时刷新缓存

    缓存热备

    当一台缓存服务器不可用时能实时切换到备用缓存服务器,不影响缓存使用

    实现思路:

    1.主从

    2.主从+哨兵

    3.主从+哨兵+切片(分布式

    缓存更新

    指找不到缓存,要做到更新缓存

    实现思路:

    设置缓存时,写上更新缓存的代码

    缓存降级/升级

    指对某部分数据的缓存进行升降级,保证核心功能可用,即使有损于整个系统

    实现思路:

    1.将热点数据保留在硬盘,即从redis升级到硬盘或从硬盘降级到redis,造成数据的正确性有损

    2.将热点数据的缓存服务扩容,暂停无关数据的缓存服务,造成部分服务运行较慢

  • 相关阅读:
    Python学习第106天(Django的静态文件static、url分组)
    Python学习第105天(Django初步实现)
    Python学习第104天(Django前传web框架)
    Python学习第103天(http协议)
    Python学习第102(数据库进阶)
    Python学习第101天(mysql索引)
    Python学习第100天(多表查询:连接查询、复合查询、子查询)
    Python学习第99天(子网划分)
    java强制转换+自动转换
    WINDOWS快捷键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dymz/p/1422642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