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回调函数基本介绍和基本使用场景


    1.回调函数基本定义-
    什么是函数指针
    通俗来说,函数指针是一个指向特定函数的指针。函数的类型由其参数及返回类型共同决定,与函数具体名称无关。示例代码如下:

    int testFun1(int param1,long param2,float param3); //普通函数定义

    该函数的类型为int(int,long,float),该类型的函数指针可以定义为如下:

    int (*pTf)(int,long,float);

    注意:

    1.从上面的示例,可以看出,要声明一个函数指针,只需要将普通函数名变为指针,同时用()将指针名扩起来即可;

    2.()是必不可少的。int pTf(int,long,float)表示的是一个返回值为int的普通函数。

    什么是回调函数

    通俗来说,回调函数就是用来给别人调用的函数,函数的编写者只负责实现函数,不用去主动执行函数。下面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回调函数。

    拿移动公司的彩铃来说,用户可以定义彩铃,彩铃业务就是相当于回调函数;

    用户可以定义彩铃的内容,即相当于可以实现回调函数的功能;

    但是用户并不能直接使用具体的彩铃业务,移动公司会在来电时,直接播放用户选定的彩铃内容,即相当于调用回调函数。

    2.回调函数基本形式

    回调函数是通过函数指针来实现。具体的示例示例如下:

     1 #include "stdafx.h"
     2 #include <iostream>  
     3 using namespace std;
     4 
     5 typedef int(*pFun)(int);     //定义一个函数指针类型 
     6 
     7 //函数功能:回调函数测试函数
     8 //参数:    pFun pCallback[IN]                     -- 函数指针,用于指针回调函数
     9 //返回值:  无
    10 void Caller(pFun pCallback)
    11 {
    12     cout << "准备执行回调函数..." << endl;
    13     int ret = pCallback(1);
    14     cout << "函数处理结果:" << ret << endl;
    15 }
    16 
    17 //函数功能:真正的回调函数
    18 //参数:    int iParam[IN]                     -- 输入参数
    19 //返回值:  int                                -- 执行结果
    20 int realCallbackFun(int iParam)        
    21 {
    22     cout << "进入回调函数..." << endl;
    23     return iParam + 1;
    24 }
    25 
    26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27 {
    28     Caller(realCallbackFun);
    29 
    30     getchar();
    31     return 0;
    32 }

    3.回调函数的应用场景

    回调函数一般适合于以下几种场合:

    事件驱动机制
    为了简单说明该机制,我们假定有两个类,类A与类B。该模式的工作机制如下:
    1.类A提供一个回调函数F,该回调函数执行根据不同的参数,执行不同的动作;
    2.类A在初始化类B时,传入回调函数F的函数指针pF;
    3.类B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调用回调函数指针pF,这样就实现了类B来驱动类A,类A来响应类B的动作。

    通信协议的“推”模式
    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数据通信的问题。总体来说,两个对象要实现数据通信,有以下两种方式:
    1.“拉”模式
    在该模式下,假定对象A要从对象B中获取实时数据信息,“推”模式的工作机制如下:
    (1)对象A开启一个线程,该线程执行一个循环,每隔一定时间间隔,向对象B发出数据请求;
    (2)对象B一旦有新的信息,就利用对象B的数据请求,将信息发送给对象B。
    注意:该模式的主要问题是需要维护一个循环线程。时间间隔太长会导致,通信的实时性下降;时间间隔太短,会导致CPU浪费太多。
    2.“推”模式
    在该模式下,假定对象A要从对象B中获取实时数据信息,“推”模式的工作机制如下:
    (1)对象A在调用对象B时,向其传递一个回调函数;
    (2)对象B一旦有新的信息,就调用对象A传递过来的函数指针,将最新的信息发送给对象A。
    注意:该模式完美解决了“拉“模式产生的问题,不但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而且降低了无用的CPU消耗。一般的通信协议,建议采用”推“模式。

  • 相关阅读:
    sql server支持gb18030里面的疑难中文字
    sql:把多列的数据转成行的一个字段
    CVS转SVN
    关于linux语言的设置
    [转]Windows server 2008网络负载均衡集群
    Get和Post、幂等、净荷
    EA经典教程
    Emeditor 斜线显示为人民币符号
    map和set(关于iterator失效的问题)
    scoket和浏览器的连接限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bqjymy/p/1657278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