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


    3.1数据链路层基本概念及基本问题

    1. 基本概念

    1. 数据发送模型 仅从数据链路层观察帧的流动
    2. 数据链路层的信道类型:点对点信道(pc直接连接)、广播信道(通过集线器连接多个pc)
    3. 链路和数据链路
    4. 帧: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是帧,有帧头帧尾,判断开始和结尾

    2. 三个基本问题

    • 封装成帧:IP数据报加上帧头帧尾;半截子帧会被丢弃
    • 透明运输:为了避免接收端错误地提前接收了帧,所以会字节填充,数据段中加上转义字符
    • 差错控制:循环冗余检验;加一段帧校验序列;CRC差错检测技术得到FCS帧校验序列;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接受的帧没有传输差错(有差错的帧被丢弃);无差错接收

    3.2两种情况下的数据链路层

    1. 使用点对点的信道数据链路层:

    PPP协议使用最多

    1. PPP协议使用场合:用户接入网(PPP协议)到ISP(已向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到一批IP地址)至因特网
    2. PPP协议应满足的要求:简单、封装成帧、透明性、多种网络层链路、差错检测、检测连接状态、最大传送单元、网络层地址协商、数据压缩协商
    3. PPP协议的组成:从下向上分别为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链路控制协议LCP、网络控制协议NCP(针对每一个网络层协议)
    4. PPP协议帧格式:一字节帧头+一字节FF+一字节03+两字节协议(标识信息部分是什么内容)+信息部分+两字节FCS+帧尾
    5. PPP协议填充方式:
      字节填充:传的是字节,将字节转义
      零比特填充:传的是比特流
    6. PPP协议的工作状态:链路静止——>链路建立——>鉴别——>网络层协议——>链路打开

    PPP协议:错了就重新传,不纠错

    操作p31:配置路由器接口使用PPP协议封装

    2. 使用广播信道数据链路层

    CSMA/CD协议

    1. 局域网概述
    • 局域网拓扑:星型网、环线网、总线网(出现早,一根线)、树型网
    • 局域网的特点与优点:有广播功能等
    • 局域网共享通信媒体:PC共享链路
      (1)静态划分信道: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需要没两个电脑接通信道
      (2) 动态媒体接入控制:随机接入(主要被以太网采用)、受控接入(用的少)
    2.▲ 以太网:
    1. 认识以太网
    • 计算根据网卡MAC地址确认是否是自己的数据
    • 不用划分信道
    • 一个链路上只能有两个计算机发送接收、所有计算机都可以通过抓包、MAC欺骗等收到不属于自己的数据
    1. 载波接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以太网使用CSMA/CD协议
    • 多点接入:计算机接入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 载波接听:检测一下是否有计算机占用了线
    • 碰撞检测:为了发现碰撞,因此不能太长,所以以太网不超过一百米。
    1. 以太网重要特性
      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只能进行半双工通信
    2. 以太网冲突检测和避让机制
      (1)争用期
    • 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成为争用期;
    • 最短有效帧长:如果发生冲突就一定是在发送的前36字节之内;检测到了冲突就立即终止发送,成为由于冲突而异常中止的无效帧
      (2)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
    • 碰撞中止后,要退避一个随机时间再发送数据
    • 经过算法确定退避的时间,当重传达到16次仍不能成功则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

    3.3 以太局域网(以太网)

    1. 概述

    1. 以太网的两个标准:Ethernet V2标准、802.3标准
    2. 以太网与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起初为了数据链路层能更好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而定;现在TCP/IP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是Ethernet V2,所以现在单说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有的适配器仅装有MAC协议
    3. 以太网提供的服务:不可靠交付、尽最大努力交付

    2. 星型拓扑:中心是集线器

    • 集线器特点:使用的CSMA/CD协议、工作在物理层、整个系统任然像一个传统的以太网那样运行
    • 以太网10Base-T:每个站到集线器距离不超过100m

    3.信道利用率

    1.与碰撞事件(n个争用期)和占用期(发送时间)有关
    2. 以太网参数的要求:数据率一定时,以太网线长度受到限制;帧长不能太短
    3.最大信道利用率

    4.MAC层

    1. MAC层的硬件地址(MAC地址)
    • MAC地址是48位二进制组成,前三个字节(高位24位)由组测管理机构分配给厂家,代表不同的厂,后三个字节由厂家自行指派
    • 同一个网段的MAC地址相同会发生冲突
    • 命令行ipconfig /all可查MAC地址,显示的是十六进制
    1. 适配器检查MAC地址:网卡每收到MAC帧就先用硬件检查帧中的MAC地址决定手下还是丢弃;发往计算机的帧有单播帧、广播帧、多播帧
    2. MAC帧格式(最常见的Ethernet V2标准):六个字节目的地址+六个字节源地址+两个字节类型+数据+四个字节FCS

    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所以最后发现没有信号了就代表帧结束了

    操作抓包:抓取其他计算机数据、可用于排除电脑故障

    3.4扩展以太网(优化以太网)

    1. 在物理层考虑扩展:
    • 光纤解调器、光纤
    • 各自用集线器连成局域网 大冲突域 效率低
    2. 在数据链路层考虑扩展:
    • 网桥
      (1)站表记录MAC地址
      (2)目前使用最多的网桥是透明网桥(计算机不知道有没有经过网桥)
      (3)自学习算法:记下发送的站,若不知道转发路线就先转发到各个路线上
    • 交换机:交换机就是多端口网桥 生成树算法
    3. 虚拟局域网VLAN 局域网LAN
    • VLAN:交换机上的接口分为两个区域,两个区域互不相通,而且也ping不通,除非中间接了路由器
    • VLAN可跨交换机传送数据
    • VLAN干道链路和访问链路:干道链路连接两个交换机;访问链路是计算机和交换机相连
    • VLAN网帧格式:在以太网帧格式中插入VLAN标记,用来指明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属于哪一个虚拟局域网

    操作 更改交换机生成树的根(优先级)

    3.5高速以太网

    1. 100BASE-T 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
    • 100BASE-T特点:双工方式下工作而无冲突发生,因此不使用CSMA/CD协议。MAC帧格式仍然是802.3标准规定的
    1. 吉比特以太网
    2. 组建局域网3层模型: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

    案例: 交换机上实现的接入安全

    • 设置交换机可以接的MAC地址唯一来保证不接其他计算机
    • 设置交换机口只可以接一台计算机
  • 相关阅读:
    数组与指针
    壁纸
    2019/1/11
    指针A
    数组B
    一起来抓老鼠啊!快乐呀!
    打印沙漏
    I think I need a boat house
    币值转换
    《C语言程序设计》编程总结汇总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y0526/p/1317339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