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备好一个包含应用程序的Deployment的yml文件,然后通过kubectl客户端工具发送给ApiServer。
2、ApiServer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并将资源内容存储到数据库(etcd)中。
3、Controller组件(包括scheduler、replication、endpoint)监控资源变化并作出反应。
4、ReplicaSet检查数据库变化,创建期望数量的pod实例。
5、Scheduler再次检查数据库变化,发现尚未被分配到具体执行节点(node)的Pod,然后根据一组相关规则将pod分配到可以运行它们的节点上,并更新数据库,记录pod分配情况。
6、Kubelete监控数据库变化,管理后续pod的生命周期,发现被分配到它所在的节点上运行的那些pod。如果找到新pod,则会在该节点上运行这个新pod。
7、kuberproxy运行在集群各个主机上,管理网络通信,如服务发现、负载均衡。例如当有数据发送到主机时,将其路由到正确的pod或容器。对于从主机上发出的数据,它可以基于请求地址发现远程服务器,并将数据正确路由,在某些情况下会使用轮训调度算法(Round-robin)将请求发送到集群中的多个实例。
kubectl提交一个请求,来创建RC,此时Controller Manager通过API server里的接口监听到这个RC事件,分析之后,发现当前集群中还没有它对应的Pod实例,于是根据RC里的Pod模板定义 个Pod对象;接下来,此事件被Scheduler发现,它立即执行一个复杂的调度流程,为这个新Pod选定一个落户的Node,这个过程可称为绑定;随后模板Node上运行的Kubelet进程通过API Server监测到这个“新生的”Pod并按照它的定义,启动Pod并负责后期的管理;
随后我们通过Kubectl提交一个映射到该Pod的Server的创建请求,Controller Manager会通过Label标签查询到相关联的Pod实例,然后生成Service的Endpoints信息;接下来,所有Node上运行的Proxy进程通过API Server查询并监听Service对象及其对应的Endpoints信息,建立一个负载均衡器来实现Service访问到后端Pod的流量转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