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ngoDB的基本操作


    1.开启mongoDB服务

     1 sudo service mongodb start 

    2.进入mongoDB命令行操作界面   在命令行中敲exit可以退出

     1 mongo 

    3.find() 基本查询用法:db.COLLECTION_NAME.find();--(mongoDB里有集合COLLECTIONS的概念)

    为了让查询结果显示的更规范,可以使用pretty()函数

    OR查询的组合条件

    AND查询的组合条件(注意插入信息的数据类型)

    其中$lte表示小于等于,$gte表示大于等于,$ne 表示不等于

    查找name是字符串的文档记录

    type的值:

    limit与skip

    读取指定数量的数据记录-limit

    读取一条记录,默认是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条被读取

    读取时跳过指定数量的数据记录-skip

    排序--sort()

    与sqlite中的排序一样有升序和降序,其中升序用1表示,降序用-1表示

    4.Collections集合

     createCollection(name,options)函数(name:创建的集合名称;options:是一个作为初始化的文档(可选),其中capped:类型为Boolean,如果为true则创建一个固定大小的集合,当其条目达到最大时可以自动覆盖以前的条目。在设置其为true时也要指定参数大小;autoIndexID:类型为Boolean,默认为false,如果设置为true,则会在_id field.s上自动创建索引;size:如果capped为true需要指定,指定参数的最大值,单位为byte;max:指定最大的文档数。在mongodb中可以不用创建集合,因为在创建文档的时候也会自动的创建集合。)

    集合删除 drop     

    1 db.usersInfo.drop()

    插入文档

    更新文档

    将user_id=1的文档的name改为1111;默认的update函数只对一个文档更新,如果想作用所有的文档,则需要加入multi:true

    删除文档  

     1 db.usersInfo.remove({"name":"1111"}) 

    5.索引--ensureIndex()

    索引通常能够极大的提高查询的效率,如果没有索引,MongoDB在读取数据时必须扫描集合中的每个文件并选取那些符合查询条件的记录。这种扫描全集合的查询效率是非常低的,特别在处理大量的数据时,查询可以要花费几十秒甚至几分钟,无疑对网站的性能是非常致命的。

    索引是特殊的数据结构,索引存储在一个易于遍历读取的数据集合中,索引是对数据库集合中一个文档或者多个文档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

    聚合--aggregate()

    这些参数都可选:

    6.管道

    MongoDB的聚合管道将MongoDB文档在一个管道处理完毕后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个管道处理,管道操作是可以重复的。

    表达式:处理输入文档并输出。表达式是无状态的,只能用于计算当前聚合管道的文档,不能处理其他的文档。聚合框架中常用的几个操作:

    未完待续。。。

  • 相关阅读:
    MLE
    AHOI/HNOI2018道路
    AHOI/HNOI2018排列
    推式子
    AHOI/HNOI2018游戏
    ! BJOI2018治疗之雨
    BJOI2018链上二次求和
    BJOI2018双人猜数游戏
    ! BJOI2018染色
    BJOI2018二进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eiCode/p/461683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