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基础系列1:深入理解Java数据类型


    Java基础系列1:深入理解Java数据类型

    当初学习计算机的时候,教科书中对程序的定义是:程序=数据结构+算法,Java基础系列第一篇就聊聊Java中的数据类型。

    本篇聊Java数据类型主要包括四个内容:

    • Java基本类型
    • Java封装类型
    • 自动装箱和拆箱
    • 封装类型缓存机制

    Java基本类型

    Java基本类型分类、大小及表示范围

    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总共有8种,包括三类:数值型,字符型,布尔型,其中

    • 数值型:
      • 整数类型:byte、short、int、long
      • 浮点类型:float、double
    • 字符型:char
    • 布尔型:boolean

    字符类型在内存中占有2个字节,可以用来保存英文字母等字符。计算机处理字符类型时,是把这些字符当成不同的整数来看待,即ASKII码,因此,严格来说,字符类型也算是整数类型的一种。

    Java的这8种基本类型的大小,即所占用的存储字节数,以及可以表示的数据范围如下表所示:

    img

    Java基本类型之间的转换

    Java是强类型的编程语言,其数据类型在定义时就已经确定了,因此不能随意转换成其他的数据类型,但是Java允许将一种类型赋值给另一种类型。

    在Java中,boolean类型与其他7种类型的数据都不能进行转换,这一点很明确。

    但对于其他7种数据类型,它们之间都可以进行转换,只是可能会存在精度损失或其他一些变化。转换分为自动转换和强制转换:

    • 自动类型转换(隐式):无需任何操作
    • 强制类型转换(显式):需使用转换操作符

    自动类型转换需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1. 转换前的数据类型与转换后的数据类型兼容;
    2. 转换后的数据类型的表示范围比转换前的类型大。

    如果将6种数值类型作如下排序:

    1
    double > float > long > int > short > byte

    那么从小转换到大,那么可以直接转换,而从大到小,或char或其他6种数据类型转换,则必须使用强制转换,且可能会发生精度损失。

    Java基本数据类型的默认值

    在某些场景下,比如在Restful API接口中,如果在dto中使用了基本类型的参数,那么即使请求体中没有传该参数,服务器在做反序列化的时候也会将该参数以默认值来处理。所以在实际开发的dto中务必不要使用基本类型。

    以下是Java基本数据类型的默认值:

    img

    Java封装类型

    对于上面的8种基本类型,Java都有对应的封装类型:

    基本类型封装类型
    byte Byte
    int Integer
    short Short
    float Float
    double Double
    long Long
    boolean Boolean
    char Character

    基本类型 vs 封装类型

    Java封装类型与基本类型相比,有如下区别:

    1. 从参数传递上来说,基本类型只能按值传递,而每个封装类都是按引用传递的;
    2. 从存储的位置上来说,基本类型是存储在栈中的,而所有的对象都是在堆上创建和存储的,所以基本类型的存取速度要快于在堆中的封装类型的实例对象;JDK5.0开始可以自动封包了 ,也就是基本数据可以自动封装成封装类,基本数据类型的好处就是速度快(不涉及到对象的构造和回收),封装类的目的主要是更好的处理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很多,用起来也方便。
    3. 基本类型的优势是:数据存储相对简单,运算效率比较高;
    4. 封装类型的优势是:类型转换的api更好用了,比如Integer.parseInt(*)等的,每个封装类型都提供了parseXXX方法和toString方法。而且在集合当中,也只能使用封装类型。封装类型满足了Java中一切皆对象的原则。

    自动装箱和拆箱

    什么是自动装箱和拆箱

    1
    2
    3
    4
    5
    // 自动装箱
    Integer numInteger = 66;

    // 自动拆箱
    int numInt = numInteger;

    简单地说,装箱就是自动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封装类型;拆箱就是自动将封装类型转换为基本类型。

    自动装箱和拆箱的执行过程

    我们就以上面的Integer的简单例子来研究执行过程,具体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自动装箱
    Integer numInteger = 66;

    // 自动拆箱
    int numInt = numInteger;
    }
    }

    先编译,执行:javac Main.java

    再反编译,执行:javap -c Main

    执行后得到如下内容:

    img

    可以看到,

    在执行Integer numInteger = 66;的时候,系统为我们执行了Integer numInteger = Integer.valueOf(66)

    在执行int numInt = numInteger;的时候,系统为我们执行了int numInt = numInteger.intValue();

    我们再来看一下Integer中valueOf方法的源码:

    1
    2
    3
    4
    5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if (i >= IntegerCache.low && i <= IntegerCache.high)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IntegerCache.low)];
    return new Integer(i);
    }

    其中IntegerCache.low=-128,IntegerCache.high=127。

    也即,在执行Integer.valueOf(num)方法时,会先判断num的大小,如果小于-128或者大于127,就创建一个Integer对象,否则就从IntegerCache中来获取。这里涉及到了Integer的缓存机制,下一小节详细讨论。

    1
    2
    3
    4
    5
    6
    7
    8
    private final int value;

    public Integer(int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public Integer(String s) throws NumberFormatException {
    this.value = parseInt(s, 10);
    }

    这是Integer的构造函数,里面定义了一个value变量,创建一个Integer对象,就会给这个变量初始化。

    再来简单看看IntegerCache是什么东西,IntegerCache类时Integer类的一个内部类,其包含了三个属性,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rivate static class IntegerCache {
    static final int low = -128;
    static final int high;
    static final Integer cache[];

    static {
    ……
    }

    private IntegerCache() {}
    }

    在valueOf方法中用到的cache数组,是一个静态的Integer数组对象,而这个数组对象在Integer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就会创建好。

    总之,valueOf返回的都是一个Integer对象。所以我们这里可以总结一点:装箱的过程会创建对应的对象,这个会消耗内存,所以装箱的过程会增加内存的消耗,影响性能。

    封装类型缓存机制

    Integer缓存机制源码分析

    我们仍旧以Integer的例子来说明封装类型的缓存机制,看一下完整的IntegerCache类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private static class IntegerCache {
    static final int low = -128;
    static final int high;
    static final Integer cache[];

    static {
    // high value may be configured by property
    int h = 127;
    String 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
    sun.misc.VM.getSavedProperty("java.lang.Integer.IntegerCache.high");
    if (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 null) {
    try {
    int i = parseInt(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i = Math.max(i, 127);
    // Maximum array size is Integer.MAX_VALUE
    h = Math.min(i, Integer.MAX_VALUE - (-low) -1);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nfe) {
    // If the property cannot be parsed into an int, ignore it.
    }
    }
    high = h;

    cache = new Integer[(high - low) + 1];
    int j = low;
    for(int k = 0; k < cache.length; k++)
    cache[k] = new Integer(j++);

    // range [-128, 127] must be interned (JLS7 5.1.7)
    assert IntegerCache.high >= 127;
    }

    private IntegerCache() {}
    }

    代码很简单,JVM在初始化的时候可以配置值java.lang.Integer.IntegerCache.high,默认为127,然后在第一次使用Integer的时候,不是只创建需要的那一个Integer对象,而是创建值在-128到java.lang.Integer.IntegerCache.high范围内的所有的Integer对象,然后将其放入到cache数组中。

    然后在每次自动装箱的时候,如果值落在该范围内,则自动从cache数组中去拿出已经实例化的对象来用,而不用再次去实例化这样一个Integer对象。

    每一个整数类型和字符类型、bool类型的封装类型都有类似的缓存机制,这也是为了减轻封装类型相比于基本类型的性能消耗。

    Integer缓存机制实例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缓存机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i1 = 100;
    Integer i2 = 100;
    Integer i3 = 200;
    Integer i4 = 200;

    System.out.println(i1 == i2); //true
    System.out.println(i3 == i4); //false
    }
    }

    后面的执行结果大家可能会很吃惊,原因是什么呢,结合Integer缓存机制的说明,可以明白这个过程如下:

    1. i1和i2会进行自动装箱,执行了valueOf方法,它们的值落在[-128,128),所以它们取到的IntegerCache.cache中的是同一个对象,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2. i3和i4也会进行自动装箱,执行valueOf方法时,它们的值都大于128,所以会执行new Integer(200),也即它们分别创建了两个不同的对象,所以它们肯定不相等。

    浮点类型无缓存机制

    上面介绍的缓存机制仅针对整数类型、字符类型、布尔类型,因为这几种数据类型在一定区间的值的数量是固定,但是浮点类型如Float和Double却在任意区间都有无数个值。

    来看看Double.valueOf的源码就知道了:

    1
    2
    3
    public static Double valueOf(String s) throws NumberFormatException {
    return new Double(parseDouble(s));
    }

    可以看到Double.valueOf是直接返回一个新的Double对象,并没有缓存机制。

    使用缓存机制的封装类型

    进行一个归类,使用了缓存机制的封装类型有这样几种:

    类型默认缓存对象范围
    Integer [-128,127]
    Short [-128,127]
    Long [-128,127)
    Character [0,127]

    总结

    1. 当一个基本数据类型与封装类型进行==、+、-、*、/运算时,会将封装类进行拆箱,对基本数据类型进行运算;
    2. 拆箱完成运算之后,如果返回的结果需要是封装类型,则需要进行自动装箱,返回封装对象;
    3. equals(Object o) 因为原equals方法中的参数类型是封装类型,所传入的参数类型(a)是原始数据类型,所以会自动对其装箱,反之,会对其进行拆箱;
    4. 当两种不同类型用==比较时,包装器类的需要拆箱, 当同种类型用==比较时,会自动拆箱或者装箱。

    关注我的公众号,获取更多关于面试、技术的文章及福利资源。

    Dali王的技术博客公众号

  • 相关阅读:
    Python爬取网页信息
    C++面向程序设计(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蓝桥杯——算法分析
    python爬虫——数据爬取和具体解析
    python爬虫——爬取网页数据和解析数据
    Python文件的读写操作
    C++第三章课后作业答案及解析---指针的使用
    C语言蓝桥杯比赛原题和解析
    Web开发技术---简单的登录验证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三章习题答案解析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cbye/p/java-basics-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