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庸久了,是会上瘾的


      平凡和平庸,一字之差,却是两种人生。

      很多人说着平凡可贵,殊不知,却悄悄过上了平庸的生活。

      没错,谁会愿意承认自己平庸呢?

      电影《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里有句台词我很喜欢:谨防平庸,它是头脑中的霉菌,我们必须时刻与之争斗,不然它将干扰我们做的每一事。

      因为一个“庸”字,就像一种便携式病毒。

      人们努力奋斗,想出人头地,无非是想摆脱“平庸者”的标签。

      但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以下这 3 个方面都暴露了你的平庸。

      缺乏独立思考

      所谓人云亦云,大概就是对缺乏独立思考最好的解释了。

      马斯洛有句话说:当你手上有一把锤子的时候,看所有的东西都是钉子;当你手上有个钉子的时候,看所有的东西都是锤子 ”。

      这句话可以有很多解释,但有一种说的就是思维方式的单一。

      每当生活里或者网络上发生点状况,事情还没搞清楚呢,就先以站队为敬,然后开始扯着嗓子,把八百年前的那套理论,再嚼一遍给对方听。

      对方不想听或者觉得你说的不对,你的第一反应是先骂回去,说不定我就骂赢了呢。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只有对立,那些争抢着充当意见领袖搏关注的人,内心该有多贫瘠。

      人成长的标志之一,是更谨言慎行,意识到你说出的话代表了你这个人,要时刻更新自己的认知,也要时刻对别人负责。

      极端点说,不追求独立思考的人云亦云,就是不负责任。

      因小失大

      之前挺多文章分析说,住的离公司近的人,加薪更快。理由有这样几个,第一,节省出一大笔交通支出与时间。第二,保证了安全与幸福感。第三,自我增值的机会更多。

      很多年轻人因为身在大城市,觉得公司附近的房租太高,无法负担,而选择了距离更远的房子。然后开始每天三四小时的通勤,睡过站下错车是常事儿,等到了公司已经心力交瘁。

      每天 4 小时,一个月就是 88 个小时,一年就是 1056 个小时,在路上。

      很多人也懂时间宝贵,因此准备在地铁上学习、看书,争取利用好这一千多个小时,但结果往往是还没看 3 分钟,就困的不行。地铁拥挤,站稳脚跟,已经不易。

      真正聪明的人,绝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而是会花钱买时间,利用时间的复利产生更大的效用和效果。

      这一点,其实很多职场老江湖也会忘记。

      花太多时间在非战略目标上,浪费时间事小,消耗斗志事大。永远记得你的“大”,也就是终极目标,在哪里。尽量直奔主题,避免在小的岔路口上游移,浪费时间,损耗斗志。

      因为省钱不会让你更有钱,投资才会。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未来能够增值的事情上,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

      勤奋当然好,只是别瞎勤奋。

      读书时候,我们都能分辨一种人,他们每天下苦功夫,熄灯了还要躲被窝里举着手电筒背英语单词背课文,课间从来不玩,老师的板书抄了一沓笔记本,课本都快翻烂了,一考试,结果还是不理想,然后再拼命用劲儿,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勤奋。

      读书时候,我们会笑这种人傻。但是工作以后,我们往往忘记了曾经嘲笑的对象,甚至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这种人。

      比如,知乎有个回答挺有意思:

      大半创始人和 CEO 在自己没想清楚该怎么办或看不清路的时候,都会选择钻进很多细节和执行事务中去。怀揣的则是多少是一种“我要以我在执行层面的发挥来掩盖我在战略和定位上的无能”,又或是“我没想明白没关系,但不能让兄弟们看出来我没想明白”的心态。

      又比如,每天在朋友圈里点赞,在微博上转发。以为这就是勤奋,但事实却是,“当你的勤奋不能转化为价值时,你的勤奋只能是低端的勤奋。

      还是那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

      以上是我觉得最不可取的,会让人越活越平庸的 3 个细节。

      《布鲁克林有棵树》书里有这样一句警言:

      即使在清贫的岁月,也不能失去对幸福美好的向往,那些摆脱平庸的梦总能编制我们简单的生活,为我们简单的时光点缀希望。不能说我们总要多热爱生活,但总要有一颗懂得欣赏和珍惜的心。

      请拒绝平庸,因为平庸久了,真的会上瘾。

  • 相关阅读:
    python类型转换
    手机抓包
    java容器collection的一些简单特点
    WIN7 如何将BAT文件附加到任务栏
    Android新权限机制 AppOps
    记录一写Android常用API
    关于java建立的的包import的问题
    Android组件安全
    查看字节码
    数据库分表之Mybatis+Mysql实践(含部分关键代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wcode6/p/1157060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