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累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方法


    尽管说每时每刻,大家都在积累经验,但有效性还是值得怀疑。由于非常多时候我们回过头来发现并没有多少进步。

    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积累事实上是我们非常easy忽视的地方。一个函数,一个类,一个小功能的积累。时间一长都是非常可观的。一家公司做了5-6年。结果功能还是那么多,质量也不是非常好,根本的原因在于“建了拆,拆了建”模式。今天认为这个技术好,改。明天认为另外一项技术不错,又改,一个简单的业务系统最后被翻来覆去的做了几遍,还是没有形成成型且可用的产品。假设选定一个技术做下去,一个3-5人的团队,一个星期完毕一个小功能。一年能够完毕52个小功能,5年能够完毕250个小功能。一个完整的ERP系统最多也就100来个小功能。换一个方式来描写叙述,对于应用系统来说,一个人一个星期完毕一张业务表的功能,一年就能够完毕52张表。5年就能够完毕250张表。算4个人。则有1000张表的规模。

    有多少系统能有这个规模呢?我做过的一套完整的ERP系统。真正有效的表也唯独400左右(优化后也仅300多点)。

    总结过去10多年的工作。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尽管也做过非常多系统,但没有形成有效的积累,做是做过了。但也仅此而已。

    当然,这样的积累不只在于功能,也在于用户。由于用户也相同是能够积累的。

    意识到这个问题,也还不晚。我准备用5年的业余时间积累,建成一个平台,看最后能做到什么样的成果。

    写博客文章也一样,坚持一个星期4篇以上。5年后再总结,我想一定会有收获!

    从如今起,注意积累的价值。




  • 相关阅读:
    【Rust】迭代器(二)
    【Rust】迭代器(一)
    【Rust】结果枚举(二)
    【Rust】结果枚举(三)
    【Rust】动态数组(五)
    【Rust】动态数组(六)
    【Rust】结果枚举(一)
    vif 和vshow用在组件上时候组件生命周期钩子的变化和渲染转态
    Python_作业3_组合数据类型
    Python_作业4_选择分支结构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cchuguo/p/539638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