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好不容易得到面试机会,面试官问的全回答了,但心痒一看状态进了人才库了.....


    大家好,我是帅地,今天主要和大家聊一聊自己当时的面试准备以及一些面试心得。

    特么笔试/面试机会也不给?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帅地基本每天都在做各大公司的笔试题,很多笔试题,是真的难,为此我也写了一篇文章:leetcode 刷500道题,笔试/面试稳吗?谈谈算法的学习

    有些人,手里已经好几个 offer 了,而有些人,笔试受挫,面试受挫,自己明明复习了那么久,学习了那么多,特么在笔试就被刷了,有些甚至连笔试都不给,好不容易进入面试环节,自己明明每个问题都回答出来了,但一查状态,才发现自己进了人才库...

    有人可能忍不住会问,双非本科还有机会拿到大厂 offer 吗

    我的回答是,完全有机会。

    说到卡学历,我觉得一些中厂比大厂更喜欢卡学历,对于很多大公司来说,基本都会给你笔试的机会,而能不能获得面试的机会,笔试的成绩真的很重要,如果你学历不好,简历也没获得什么大奖,那么这个时候,你的笔试成绩,就尤为重要了。

    一般很多大公司,在提前批基本都是 3 ~ 5 道编程题,如果你能做出 60% 的笔试题,那么被发起面试的概率还是挺大的。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我特么全 A 了,但还是没收到面试的机会,这又是怎么回事?

    说实话,确实,有些公司真的会卡学历,我记得我有次做贝壳找房的笔试题,全 A 了,但还是没有给面试的机会,爱奇艺笔试机会都没给。

    但是,由于我笔试做的还不错,大部分公司还是给了我面试的机会,我的简历其实也一般,所以我觉得,如果你笔试做的还不错,就算你是普通本科,还是会有很多大公司愿意给你面试的机会的,毕竟,很多大公司,都不想错过才人。但一些中公司,可能反而不给你面试的机会,直接卡你学历,因为,面试的成本,也挺高。

    笔试一直被虐怎么办?

    这没办法,现在很多公司处于提前批状态,提前批就是神仙打架,笔试/面试的难度,都会比正式批难,而且提前批大佬贼多,所以就算笔试/面试受挫,大家也不要太灰心,因为,提前批是真的难,反正我是体会过提前批的笔试题了。

    提前批被虐了之后,到了正式批就积累了不少经验了,而且很多大佬也已经拿到 offer 了,这个时候 offer 的数量虽然少了挺多,但是,我觉得反而比提前批更加容易拿到 offer 了。记得当时,我的很多同学,基本也是在八九月份,一个 offer 也没有,好些人都想放弃秋招等春招了,但到了十月份,offer 就莫名着陆续来了,好多同学,熬到了十月份,最后也都在十月份拿到了 offer。

    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灰心,应该要不断总结,不断弥补自己的盲点。对于还没有参加校招的同学,也要好好准备下笔试,努力把算法题刷一刷。

    面试官问的全回答了,但一看状态进了人才库了

    作为一个应届生,从春招到秋招,体验了 n 场面试,但说实话,问来问去,每次面试都会问那十几个问题,有些问题,我都回答腻了,例如讲一讲索引进程与线程的区别...,这些问题,都我回答了几十遍了...

    我相信很多人也都会提前早早准备这些问题,例如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进程通信,垃圾回收,链表反转,等等。

    我想,面试官,应该也都知道你们可能都会背诵/默写了吧,可是,他们依然还是会问你:进程的通信方式有哪些?

    可是,这些熟悉到能够背诵的问题,当面试官问你的时候,你能让这些问题成功你的加分项吗?

    说实话,我认为很多人不能,这些简单/百问不厌的问题,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研究,因为这些问题被问的概率太大了,我不能和大家一样:当面试官问我进程有哪些通信方式的时候,我熟练着跟面试官说:

    1、管道

    2、消息队列

    3、共享内存

    4、信号量

    5、Socket

    ...

    直接说出了着五六种,松了一口气,心想:幸好没忘。然后就没了。

    说实话,这样的回答,我觉得,很多人都能够回答出来吧,我猜应该也有挺多人是死记硬背的,这种回答,很难成为加分项。

    我就认识一些人,跟我说,面试官问的,基本都有回答了,但过了几天,收到了简历进入人才库了。

    虽然面试官问的,都能回答出来,但不见得你真的回答好了,这些基础的问题,在不同的人手里,回答出来的,真的会很不同。

    我的项目经验比较不好,学历也一般,简历也普通,我的优势就是扎实的基础 + 算法,所以,我对这些常见/高频面试题,基本都会去研究一下,绝对不会和绝大多数人回答的一样,我一定要想办法让我的回答成为加分项。

    例如,当面试官问我进程通信的时候,我不会直接回答出这五种通信方式,一个会尽量把这五种进程方式给串联起来,例如像我写文章的这种方式回答:记一次面试:进程之间究竟有哪些通信方式? ---- 告别死记硬背

    当面试官让我说一说MySQL 索引的时候,我可能会由浅入深,从索引的数据结构选型,到索引失效的本质原因,把这些逻辑连贯起来,一层推一层着跟面试官讲一讲...

    如果你之前看过我的原创技术文章的话,可能会发现我的文章,并不会硬巴巴着抛出一个概念,然后跟你讲解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而是会从最简单的说起,一步步推出下一个知识点。

    是的,我面试的时候也是这样,基本面试官问我这些常见的问题,例如数据库索引啊,锁啊,事务啊,计算机网络的 https,三次挥手四次握手,icmp等啊,还是数据结构等调表,B/B+ 树啊,我基本都会按照自己的理解,从 0 到 1,一层层推理出来跟面试官讲。

    而这,也是我面试的优势,当然,当面试官问我项目的时候,由于本人确实没怎么做过项目,基本没有从 0 到 1 做过的项目,都是看视频速成的,所以项目是我的短板,这也是我一定要把基础题回答好的原因,我要让面试官看到我是一个值得培养的人。

    线程和进程的区别,这个问题简单吗?你被问过几次?

    说实话,我为了回答好这个问题,为了让自己和大部分已有的回答模版不一样,我找了好多资料,也看了好多文章,重新翻开了操作系统,了解他们的本质区别,但依然还是回答的不是很满意...

    说这么多,其实我就是想告诉大家,对于一些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大家可能也都准备好了回答模版,但是,如果你只是简单的回答,和大部分人的模版一样,那么,觉得面试官问的,虽然你大部分都回答了,但可能回答的并不深刻,所以就算回答了,可能也会被刷,因为其他人也像你这样回答了,而有些人,却回答的很优秀。

    打算出一期面试之路

    对于很多大公司来说,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都是必问的,当时的我,对这方面的准备也都还充足,感觉自己对那些常见的问题也都回答的不错,当然,面试的过程中,也经常被面试官问到一些盲点,所以自己是一边面试一边弥补自己的盲点。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可能会出一期自己的面试之路,主要就是讲解我准备过的面试题,以及我是如何回答的,我想,对于未来需要面试的同学,或许,真的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大概会写二三十篇吧,主要就是自己被问过的问题,从算法/数据结构到计算机网络、Mysql、操作系统、项目中的一些设计问题等等,还在回忆中,例如下面这个思维导图

    看看自己能坚持写几期吧,目前是打算一周写 1~2 篇,只能说,尽量写,尽量让大家知其所以然!

    《程序员内功修炼》第二版强势来袭

    帅地肝了七天七夜,《程序员内功修炼》第二版强势来袭,汇总了高质量的算法、计算机基础文章并且每一篇文章,要嘛是漫画讲解,要嘛是对话讲解,一步步引导,要嘛是图形并茂,例如讲解树的文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如漫画文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如讲解算法思想的文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等等,如果你想学习算法,学习计算机基础,那么我决定这份 PDF,一定会让你有所帮助。当然,如果一是一位有那么点迷茫的在校生,相信我的个人经历,可以给你打一份鸡血,让你更好着去寻找自己的目标。

    如何获取?

    百度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oaT8XzmcBApg7x_Tqo6jQ 密码:lbco

    最后,希望这本 PDF 能够对各位起到实质性对帮助,我也会在后面不断着去完善这本电子书,后面文章多了,可能也会把算法和计算机基础分出来,大家敬请期待。

    作者简洁

    作者:大家好,我是帅地,从大学、自学一路走来,深知算法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公众号「帅地玩编程」10万粉丝作者,专业于写这些底层知识,提升我们的内功,帅地期待你的关注,和我一起学习。

    面试加油

    还在面试的各位,现在应该处于最激烈的时候,不过一定不要有放弃秋招,准备春招的想法,我当时提前批也是被虐的一塌糊涂,面到后面,例如到了差不多十月份,面试的门槛可能会越来越容易,offer 也会向你招手,大家加油!

  • 相关阅读:
    终于在园子里安家了
    Ajax简单应用,检测用户名是否存在 (转)
    ASP.NET 2.0防止同一用户同时登陆方法一(转)
    .NET:七道asp.net页面传值题(转)
    蛙蛙推荐:SQLServer优化资料整理(转)
    我说看起来怎么这么眼熟
    ASP.NET 2.0防止同一用户同时登陆方法二(转)
    Javascirpt Function 不能命名为reset
    关于Jquery ajax调用一般处理程序Handler报500 错误(Internal Server Error)解决办法
    智能匹配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ubidemanong/p/1362119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