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新学习图的强连通(Tarjan算法)笔记


    --主要摘自北京大学暑期课《ACM/ICPC竞赛训练》 


    在有向图G中,如果任意两个不同顶点相互可达,则称该有向图是强连通的;

    有向图G的极大强连通子图称为G的强连通分支;


    Tarjan算法: 

    做一遍DFS,

    Dfn[ i ] 表示节点i 在DFS过程中的访问序号(也可以叫做开始时间)。

    Low[ i ]表示从i 节点出发DFS过程中i 下方节点(可以说是开始时间大于dfn[ i ],且由i 可达的节点;也可以说是与i邻接的未删除的顶点)所能到达的最早的节点的开始时间

    DFS过程中,碰到哪个节点,就将哪个节点入栈。栈中节 点只有在其所属的强连通分量已经全部求出时,才会出栈。

    如果发现某节点u有边连到栈里的节点v,则更新u的low 值为min(low[u],dfn[v]) ,若low[u]被更新为dfn[v],则表明目前 发现u可达的最早的节点是v.

    对于u的子节点v,从v出发进行的DFS结束回到u 时,使得 low[u] = min(low[u],low[v])。因为u可达v, 所以v可达的最早的节点,也是u可达的。

    如果一个节点u,从其出发进行的DFS已经全部完 成并回到u,而且此时其low值等于dfn值,则说明 u可达的所有节点,都不能到达任何比u早的节点 --- 那么该节点u就是一个强连通分量在DFS搜索树 中的根。

    此时,显然栈中u上方的节点,都是不能到达比u 早的节点的。将栈中节点弹出,一直弹到u(包括u), 弹出的节点就构成了一个强连通分量.  

    在DFS过程中会形成一棵搜索树,在搜索树上越先遍历到的节点,显然dfn的值就 越小。dfn值越小的节点,就称为越“早”。

    模拟一发:


    顶点

    Dfn

    low

    强连通分量

    a

    1

    1

    a

    b

    2

    2

    b,a

    c

    3

    3

    c,b,a

    e

    4

    4

    e,c,b,a=>e的low[i]==dfn[i] 变成c,b,a

    {e}

    d

    5

    5=>2(会访问到b,low[d]=min(dfn[b],low[b])=dfn[b]=2),

    然后会回溯到c(low[c]=low[d]=dfn[b]=2),最终b的low[b]=dfn[b],b即为根;

    a

    {e},

    {d,c,b}

    f

    6

    6

    f,a

    {e},

    {d,c,b}

    g

    7

    7=>1会访问到a,low[g]=min(dfn[a],low[g])=dfn[a]=1),

    然后会回溯到f(low[f]=low[g]=dfn[a]=1),最终a的low[a]=dfn[a],a即为根;

    {e},

    {d,c,b}

    {g,f,a}


    本人瞎几把说些吧。。。

    在一次DFS的回溯过程中,如果发现low[i]==dfn[i],那么当前顶点就是一个强连通分量的根。

    因为如果不是强连通分量的根,那么一定属于另一个强连通分量(好像说了句废话),

    而且他的根是当前顶点的祖宗,那么存在包含当前顶点的到其祖宗的回路,

    可知最终该顶点v一定会在他的DFS过程中访问到他的祖宗,并且他的Low[v]会被修改成比dfn[v]更小的值,

    应该就是其祖宗的dfn[root]值吧。祖宗先访问到,入栈,然后到了下面的子节点,子节点能访问到祖宗,然而他在栈里,

    所以一直比较dfn[root],而最小的值只有是dfn[root]和low[root],所以最终root下面顶点low[i]都会等于dfn[root]。OK。


    //链式前向星;
    struct asd{
        int to;
        int next;
    };
    asd edge[N];
    int tol,head[N];
    
    int tp;                 //记录当前访问时间
    int p;                  //栈容量
    int dfn[N];     //表示节点i 在DFS过程中的访问序号(也可以叫做开始时间)。
    int low[N];     //表示从i 节点出发DFS过程中i 下方节点所能到达的最早的节点的开始时间。
    bool vis[N];    //标记是否在栈中
    
    void tarjan(int u)
    {
        dfn[u]=low[u]=++tp;     //初始化
        stap[++p]=u;                    //入栈
        vis[u]=1;                           //标记
        for(int v=head[u];v!=-1;v=q[v].next)
        {
            int i=q[v].to;
            if(!dfn[i])             //如果还未被访问
            {
                tarjan(i);
                low[u]=min(low[u],low[i]);
            }
            else if(vis[i])     //已被访问,且在栈中
                low[u]=min(low[u],dfn[i]);
        }
        if(dfn[u]==low[u])          //如果是根节点
        {
            int temp;
            while(1)
            {
                temp=stap[p];
                vis[temp]=0;        //出栈标记;
                p--;                        
                if(temp==u)         //将该强连通分量弹出栈
                    break;
            }
        }
    }


  • 相关阅读:
    【Flask-RESTPlus系列】Part3:请求解析
    【Flask-RESTPlus系列】Part2:响应编组
    【Flask-RESTPlus系列】Part1:快速入门
    webpack中hash、chunkhash、contenthash区别
    如何将现有 git 仓库中的子项目单独抽出来作为一个独立仓库并保留其提交历史
    Using Immutable in React + React-Redux
    ChromeExtension那些事儿
    Get started with Google Analytics
    middlewares in GCC
    实现一个简单的虚拟DOM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eyboarder-zsq/p/621677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