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三——for 语句及分支结构elseif


    1、本次课学习到的知识点:(1)程序中用for语句实现循环。(2)for语句的一般形式为: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循环体语句  其中for语句中用两个分号分隔三个表达式,但for的后面没有分号,也不能在for语句中随便加分号。(3)分支结构:使用条件语句来实现选择。二分支结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使用基本的if语句实现,if-else语句和省略else的if语句。

    2、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在for语句实验中,例如求一串式子的n项和,对于符号的运算、分母有规律的增加,不同的式子有不同的写法。而我在实验的时候不太会,例如作业中的求交错序列n项和。其他的实验完成我觉得还可以。(2)我通过看书上的例题和课外资料,最终解决了问题。

    3、实验心得体会:第三次上课了,我觉得难度增加了,因为有一些实验我发现我不太会,老师讲的有些听不懂了,作业也开始出现许多问题。对于c语言上有一定的了解了,但在实验上还是不太会,可能是刚学习,不熟悉的原因吧,希望接下里来的学习可以更加熟练,更加了解c语言吧!对于这次的作业,在求n项和中,我觉得困难,因为总是算不出正确答案,但程序没有问题,可就是不知道是哪出现的问题。想通过下一次课,询问一下老师。

    4、预习总结:switch语句

    switch语句可以处理多分支选择问题。在switch语句的每个语句段中都使用break语句。

    switch语句的主要使用方法,一般形式为:switch(表达式){

                                                                  case常量表达式1:语句段1;break;

                                                                  case常量表达式2:语句段2;break;

                                                                                       ...

                                                                  case常量表达式n:语句段n;break;

                                                                  default:             语句段n+1;break;

                                                       }

    在switch语句中,case后面出现的应该是一个常量表达式。不使用break时,如果表达式的值与常量表达式2的值相等,不但执行语句段2,还执行其后的所有语句段,即执行语句段2到语句段n+1.

    在switch语句所有语句段的末尾使用break,可以简单、清晰的实现多分支选择,这也是switch语句的主要使用方法。

    预习了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理论上明白了一些,但理解的不是很深入。

  • 相关阅读:
    C++关键字:explicit
    IFCModel
    Markdown基础语法
    CSS学习笔记(四):传统布局、flex、grid【未完成】
    CSS学习笔记(三):文本、字体、背景、表格、列表
    CSS学习笔记(一):选择器、运作机制
    CSS学习笔记(二):盒子模型
    初等数论与算法(一):整除、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辗转相除法、裴蜀定理
    React Native for Arcgis 地图开发 底图配置(一)
    Python爬虫入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esong/p/591709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