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需求分析》读书笔记一


    生活悟道场

    有一天夜里,资深需求工程师老余刚忙完一个重要的项目,带着放松的心情进入了梦乡。

    这时他年仅3岁的小孩夜里醒来,吵着要吃饼干。孩子的妈妈首先被吵醒,带着情绪训斥了小孩:“半夜三更吃什么饼干,好好睡觉!”

    没想到小孩不依不饶,继续哭闹着。不久老余被吵醒了,他安静地走到客厅,找了一小会儿,果然没找到饼干。

    他随手拿了两块吐司面包走进卧室,脸上掠过一丝自信的微笑。“小子,没有饼干了,吃点面包填肚子吧!”老余边说边把吐司塞到小孩手中。

    果然,小孩接过面包后就不再哭闹了,吃完一片就乖巧地躺下。不一会儿,老余家又归了平静。

    读完这个小故事后,不知道你有没有联想到一个需求得到解决的投影?


    该故事的起因是“孩子晚上吵着要吃饼干”,这从本质上可以看成一个需求的诞生,孩子无意中充当了用户的角色。这时第二个人物出现了,小孩的妈妈,小孩的妈妈认为小孩的要求不合理,果断拒绝了。其实联想一下,不难猜出,小孩的妈妈其实扮演了开发者的角色,即程序员,“半夜吃饼干”代价太高了,于是我们程序员的第一反应便是想尽方法降低成本甚至拒绝用户提出的要求,这也导致了我们程序员不适合做需求分析工作。随着小孩哭闹不止,我们最后一位人物--老余登场了。老余将土司面包塞到孩子嘴里,孩子乖巧躺下,老余家中风波圆满结束。

    我们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老余给孩子的不是孩子口中要的饼干,孩子最后却停止了哭闹了呢?

    这或许便是一个需求分析师或项目经理的闪光点吧,老余透过现象看本质,孩子半夜要饼干,未必非要吃饼干,极有可能是饿了,老余看到了需求产生的根源,自然而然解决了家中风波。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用户是问题专家,而非方案解决专家。用户提出的解决方案未必能完美解决他遇到的问题。从用户不断的需求变更中,我们也能得出这条结论。在软件开发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案例,用户对开发的系统很满意,但是过几天又给退回来了,原因只有三个字:“不好用”。用户在提需求解决方案时,往往是感性的。比如,老板吩咐了小李下去把系统优化一下,小李心中此时心中有一万个?。但如果你从问题的角度同用户进行交谈,可能用户会滔滔不绝地阐述存在的问题。找到需求背后的隐藏的问题正是有效需求的前提,即我们现在常说的业务驱动思想,关注的是“问题级需求”。

    2. 要想得到有效的需求,必须站在用户的角度去看待、去解决问题,甚至我们要挖掘用户的需求。我们不能以开发的思维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看待,站在开发的角度,我们一般想的是如何降低降低开发的难度、成本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违背用户本身的意愿。

  • 相关阅读:
    matlab2016b -ubuntu 1604 -install- and -trouble -shooting--finally-all is ok!!
    cvpr2017-code-etc
    汇率换算自然语言理解功能JAVA DEMO
    聚焦新相亲时代:女孩在京有五六套房哭着想嫁富2代
    cvpr2017年的所有论文下载
    公司危机、下岗困局、不受重视,程序员该如何面对职场挫折?
    利用CH341A编程器刷新BIOS,恢复BIOS,妈妈再也不用担心BIOS刷坏了
    垃圾人定律和垃圾人生存方式定律
    90后女孩的杀身之祸----悲剧酿成--放弃所有的虚构的故事后,你终会发现,真实平淡的现实才是最美好的。
    仓央嘉措比较著名的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aheihei/p/1420313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