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构》-3习题(1-5)


    1.选哪一种医生

    有趣的问题,可以作为日后与团队成员分享的好例子。想到我的小时候,爸爸出差,妈妈上夜班,我就跟着他去了科室(手术室),然后她要上手术台了,我一个人害怕,就跟着去手术间,一个人坐在角落的转椅上,看着一群熟悉的白大褂医生护士们一起给病人做手术。大部分医生在手术台上还是很谨慎,很严肃,不过当他们成功完成一些最关键的环节之后,便时不时自信的跟我开起玩笑。那时虽然对这些叔叔伯伯们很不爽,但是打心里对他们的手术技术真的是相当信任啊。

    关于软件职业证书的必要性,那就要看所谓的证书的“含金量”了。证书是如何获取,会考核哪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大学毕业证,其实也算是证书;外部的培训证书也是,但是面试的时候,这些原则都不一定是筛选项,大家总是会说我们更看重的是“能力”。那么问题是,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建立“能力识别”的面试模型,那么只能比较粗的靠学校、学历这些“证书”进行一种所谓的“比例化”的筛选。这里谈到了“人才招聘”的问题,目前有一个团队也面临着人才流失、团队平均水平逐步下降的状态。

    2.歌唱家的演唱

    歌唱家的演唱是艺术,艺术的展现形式会带个人精神上的满足,重复唱那一首经典老歌,经常会让人回忆起过去的某个场景某个画面,亦或者那个曲风那个韵味,就让人神往让人陶醉。而软件工程师需要关注到自己创造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让这个价值最大化,包含如何让产品开发周期变得更可控、如何让维护费用支出变少(维护难度降低),毕竟这是一门“工程”。

    3.绞刑架的故事

    这个故事凸显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从业人数的上涨,带动了软件行业的整体发展,最终也会逐步达到一种饱和。观察到供需关系的变化并结合公司对工程师的要求,公司就会逐步“降低”工程师的待遇(可能就是无法跑赢全行业的平均值)。个人发展的启示(缺)

    4.小飞同学的案例

    如果选择按原计划继续做,时间是消耗到集成上了,但是团队最终一定是可以发现到这个问题的根源。而及时的、敏捷的纠正自己的错误,这个勇气首先就应该值得肯定,另外团队应该对小范围的错误和失败有一个相对宽容的态度。当然说的这些都是理想情况。现实很残酷,个人会有私心,犯了错误可能会想着要怎么隐瞒,还会想着万一大家没发现呢?另一方面团队在宽容度上,也不一定能够接受,毕竟目标有可能就因为这无法达成了。做为项目管理,对于前期小飞同学的坚持,就应做为风险项,进行必要的监管,一旦尽早的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的执行纠正措施。如果项目太紧,那前期对小飞同学的另类提议就应该予以否决,毕竟整个团队承担不起这样的风险。如果没那么紧,本着鼓励大家创新的原则,是没问题的,而小飞同学自己埋下的隐患,自己也应该把失败的风险主动承担起来,在纠正的过程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另外一点,如果小飞同学成功了,也可以拿来当正面教材来分享。

    5.成长与代码量的关系

    代码量越大,原则上同时重复性工作也越多,所谓“熟能生巧”;涉及到的问题的类型就越多,所谓“见多识广”。但是如果机械的去写,少了思考,少了归纳总结,恐怕写再多代码,也最多只能停留在熟能生巧,而达不到见多识广了。

  • 相关阅读:
    HttpServletResponse工具类和HttpServletRequest工具类,前台参数接收方式和后台返回(JSON)数据格式
    centos7使用docker安装es(elasticsearch)
    springboot发送邮件
    Springboot在工具类(Util)中使用@Autowired注入Service
    Spring Boot应用程序启动器
    ssh端口转发功能
    小型自动化运维工具pssh和传输工具rsync
    用linux主机做网关搞源地址转换(snat)
    shell脚本判断里面的字符含义
    heartbeat高可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our0clock/p/1006848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