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F的23种设计模式之结构型模式的特点和分类


    结构型模式描述如何将类或对象按某种布局组成更大的结构。它分为类结构型模式和对象结构型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组织接口和类,后者釆用组合或聚合来组合对象。

    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结构型模式比类结构型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结构型模式分为以下 7 种:

    1. 代理(Proxy)模式:为某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即客户端通过代理间接地访问该对象,从而限制、增强或修改该对象的一些特性。
    2. 适配器(Adapter)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能一起工作。
    3. 桥接(Bridge)模式:将抽象与实现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它是用组合关系代替继承关系来实现的,从而降低了抽象和实现这两个可变维度的耦合度。
    4. 装饰(Decorator)模式:动态地给对象增加一些职责,即增加其额外的功能。
    5. 外观(Facade)模式:为多个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一个一致的接口,使这些子系统更加容易被访问。
    6. 享元(Flyweight)模式:运用共享技术来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复用。
    7. 组合(Composite)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状层次结构,使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具有一致的访问性。

    以上 7 种结构型模式,除了适配器模式分为类结构型模式对象结构型模式两种,其他的全部属于对象结构型模式,下面我会分别、详细地介绍它们的特点、结构与应用。

    代理模式

    在有些情况下,一个客户不能或者不想直接访问另一个对象,这时需要找一个中介帮忙完成某项任务,这个中介就是代理对象。

    代理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代理模式的定义:由于某些原因需要给某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这时,访问对象不适合或者不能直接引用目标对象,代理对象作为访问对象和目标对象之间的中介。

    代理模式的主要优点有:

    • 代理模式在客户端与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和保护目标对象的作用;
    • 代理对象可以扩展目标对象的功能;
    • 代理模式能将客户端与目标对象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

    其主要缺点是:

    • 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增加一个代理对象,会造成请求处理速度变慢;
    •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代理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代理模式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定义一个继承抽象主题的代理来包含真实主题,从而实现对真实主题的访问,下面来分析其基本结构和实现方法。
    1. 模式的结构
    代理模式的主要角色如下。

    1. 抽象主题(Subject)类:通过接口或抽象类声明真实主题和代理对象实现的业务方法。
    2. 真实主题(Real Subject)类:实现了抽象主题中的具体业务,是代理对象所代表的真实对象,是最终要引用的对象。
    3. 代理(Proxy)类:提供了与真实主题相同的接口,其内部含有对真实主题的引用,它可以访问、控制或扩展真实主题的功能。

    其结构图如图 1 所示。

    代理模式的结构图

    图1 代理模式的结构图

    代理模式的应用场景

    前面分析了代理模式的结构与特点,现在来分析以下的应用场景。

    • 远程代理,这种方式通常是为了隐藏目标对象存在于不同地址空间的事实,方便客户端访问。例如,用户申请某些网盘空间时,会在用户的文件系统中建立一个虚拟的硬盘,用户访问虚拟硬盘时实际访问的是网盘空间。
    • 虚拟代理,这种方式通常用于要创建的目标对象开销很大时。例如,下载一幅很大的图像需要很长时间,因某种计算比较复杂而短时间无法完成,这时可以先用小比例的虚拟代理替换真实的对象,消除用户对服务器慢的感觉。
    • 安全代理,这种方式通常用于控制不同种类客户对真实对象的访问权限。
    • 智能指引,主要用于调用目标对象时,代理附加一些额外的处理功能。例如,增加计算真实对象的引用次数的功能,这样当该对象没有被引用时,就可以自动释放它。
    • 延迟加载,指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延迟对目标的加载。例如,Hibernate 中就存在属性的延迟加载和关联表的延时加载。

    代理模式的扩展

    在前面介绍的代理模式中,代理类中包含了对真实主题的引用,这种方式存在两个缺点。

    1. 真实主题与代理主题一一对应,增加真实主题也要增加代理。
    2. 设计代理以前真实主题必须事先存在,不太灵活。采用动态代理模式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如 SpringAOP,其结构图如图 2 所示。

     

    动态代理模式的结构图
    图2动态代理模式的结构图
     

     适配器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两个对象因接口不兼容而不能在一起工作的实例,这时需要第三者进行适配。

    在软件设计中也可能出现:需要开发的具有某种业务功能的组件在现有的组件库中已经存在,但它们与当前系统的接口规范不兼容,如果重新开发这些组件成本又很高,这时用适配器模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适配器模式(Adapter)的定义如下: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能一起工作。适配器模式分为类结构型模式和对象结构型模式两种,前者类之间的耦合度比后者高,且要求程序员了解现有组件库中的相关组件的内部结构,所以应用相对较少些。

    该模式的主要优点如下。

    • 客户端通过适配器可以透明地调用目标接口。
    • 复用了现存的类,程序员不需要修改原有代码而重用现有的适配者类。
    • 将目标类和适配者类解耦,解决了目标类和适配者类接口不一致的问题。

    缺点是:对类适配器来说,更换适配器的实现过程比较复杂。

    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类适配器模式可采用多重继承方式实现,如 C++ 可定义一个适配器类来同时继承当前系统的业务接口和现有组件库中已经存在的组件接口;Java 不支持多继承,但可以定义一个适配器类来实现当前系统的业务接口,同时又继承现有组件库中已经存在的组件。

    对象适配器模式可釆用将现有组件库中已经实现的组件引入适配器类中,该类同时实现当前系统的业务接口。现在来介绍它们的基本结构。

    1. 模式的结构

    适配器模式(Adapter)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 目标(Target)接口:当前系统业务所期待的接口,它可以是抽象类或接口。
    • 适配者(Adaptee)类:它是被访问和适配的现存组件库中的组件接口。
    • 适配器(Adapter)类:它是一个转换器,通过继承或引用适配者的对象,把适配者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让客户按目标接口的格式访问适配者。

    类适配器模式的结构图如图 1 所示。

    类适配器模式的结构图

    图1 类适配器模式的结构图

    对象适配器模式的结构图如图 2 所示。

    对象适配器模式的结构图

    图2 对象适配器模式的结构图

    模式的应用场景

    适配器模式(Adapter)通常适用于以下场景。

    • 以前开发的系统存在满足新系统功能需求的类,但其接口同新系统的接口不一致。
    • 使用第三方提供的组件,但组件接口定义和自己要求的接口定义不同。

    模式的扩展

    适配器模式(Adapter)可扩展为双向适配器模式,双向适配器类既可以把适配者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也可以把目标接口转换成适配者接口,其结构图如图 3 所示。

    双向适配器模式的结构图
    图3 双向适配器模式的结构图
     

    桥接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某些类具有两个或多个维度的变化,如图形既可按形状分,又可按颜色分。如何设计类似于 Photoshop 这样的软件,能画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图形呢?如果用继承方式,m 种形状和 n 种颜色的图形就有 m×n 种,不但对应的子类很多,而且扩展困难。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不同颜色和字体的文字、不同品牌和功率的汽车、不同性别和职业的男女、支持不同平台和不同文件格式的媒体播放器等。如果用桥接模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桥接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桥接(Bridge)模式的定义如下:将抽象与实现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它是用组合关系代替继承关系来实现,从而降低了抽象和实现这两个可变维度的耦合度。

    桥接(Bridge)模式的优点是:

    • 由于抽象与实现分离,所以扩展能力强;
    • 其实现细节对客户透明。

    缺点是:由于聚合关系建立在抽象层,要求开发者针对抽象化进行设计与编程,这增加了系统的理解与设计难度。

    桥接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可以将抽象化部分与实现化部分分开,取消二者的继承关系,改用组合关系。

    1. 模式的结构

    桥接(Bridge)模式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1. 抽象化(Abstraction)角色:定义抽象类,并包含一个对实现化对象的引用。
    2. 扩展抽象化(Refined    Abstraction)角色:是抽象化角色的子类,实现父类中的业务方法,并通过组合关系调用实现化角色中的业务方法。
    3. 实现化(Implementor)角色:定义实现化角色的接口,供扩展抽象化角色调用。
    4. 具体实现化(Concrete Implementor)角色:给出实现化角色接口的具体实现。

    其结构图如图 1 所示。

    桥接模式的结构图
    图1 桥接模式的结构图

    桥接模式的应用场景

    桥接模式通常适用于以下场景。
    1. 当一个类存在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且这两个维度都需要进行扩展时。
    2. 当一个系统不希望使用继承或因为多层次继承导致系统类的个数急剧增加时。
    3. 当一个系统需要在构件的抽象化角色和具体化角色之间增加更多的灵活性时。

    桥接模式模式的扩展

    在软件开发中,有时桥接(Bridge)模式可与适配器模式联合使用。当桥接(Bridge)模式的实现化角色的接口与现有类的接口不一致时,可以在二者中间定义一个适配器将二者连接起来,其具体结构图如图2 所示。

    桥接模式与适配器模式联用的结构图
    图2桥接模式与适配器模式联用的结构图
     

    装饰器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需要对现有产品增加新的功能或美化其外观,如房子装修、相片加相框等。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有时想用一些现存的组件。这些组件可能只是完成了一些核心功能。但在不改变其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动态地扩展其功能。所有这些都可以釆用装饰模式来实现。

    装饰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装饰(Decorator)模式的定义:指在不改变现有对象结构的情况下,动态地给该对象增加一些职责(即增加其额外功能)的模式,它属于对象结构型模式。

    装饰(Decorator)模式的主要优点有:

    • 采用装饰模式扩展对象的功能比采用继承方式更加灵活。
    • 可以设计出多个不同的具体装饰类,创造出多个不同行为的组合。

    其主要缺点是:装饰模式增加了许多子类,如果过度使用会使程序变得很复杂。

    装饰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通常情况下,扩展一个类的功能会使用继承方式来实现。但继承具有静态特征,耦合度高,并且随着扩展功能的增多,子类会很膨胀。如果使用组合关系来创建一个包装对象(即装饰对象)来包裹真实对象,并在保持真实对象的类结构不变的前提下,为其提供额外的功能,这就是装饰模式的目标。下面来分析其基本结构和实现方法。

    1. 模式的结构

    装饰模式主要包含以下角色。

    1. 抽象构件(Component)角色:定义一个抽象接口以规范准备接收附加责任的对象。
    2. 具体构件(Concrete    Component)角色:实现抽象构件,通过装饰角色为其添加一些职责。
    3. 抽象装饰(Decorator)角色:继承抽象构件,并包含具体构件的实例,可以通过其子类扩展具体构件的功能。
    4. 具体装饰(ConcreteDecorator)角色:实现抽象装饰的相关方法,并给具体构件对象添加附加的责任。

    装饰模式的结构图如图 1 所示。

    装饰模式的结构图
    图1 装饰模式的结构图

    装饰模式的应用场景

    前面讲解了关于装饰模式的结构与特点,下面介绍其适用的应用场景,装饰模式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使用。

    • 当需要给一个现有类添加附加职责,而又不能采用生成子类的方法进行扩充时。例如,该类被隐藏或者该类是终极类或者采用继承方式会产生大量的子类。
    • 当需要通过对现有的一组基本功能进行排列组合而产生非常多的功能时,采用继承关系很难实现,而采用装饰模式却很好实现。
    • 当对象的功能要求可以动态地添加,也可以再动态地撤销时。

    装饰模式在Java语言中的最著名的应用莫过于Java I/O 标准库的设计了。例如,InputStream 的子类 FilterInputStream,OutputStream 的子类 FilterOutputStream,Reader 的子类 BufferedReader 以及 FilterReader,还有 Writer 的子类 BufferedWriter、FilterWriter 以及 PrintWriter 等,它们都是抽象装饰类。

    下面代码是为 FileReader 增加缓冲区而采用的装饰类 BufferedReader 的例子:

    BufferedReader in=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filename.txtn));
    String s=in.readLine();

    装饰模式的扩展

    装饰模式所包含的 4 个角色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存在的,在有些应用环境下模式是可以简化的,如以下两种情况。

    (1) 如果只有一个具体构件而没有抽象构件时,可以让抽象装饰继承具体构件,其结构图如图 2 所示。

    只有一个具体构件的装饰模式
    图2只有一个具体构件的装饰模式

    (2) 如果只有一个具体装饰时,可以将抽象装饰和具体装饰合并,其结构图如图 3 所示。

    只有一个具体装饰的装饰模式
    图3 只有一个具体装饰的装饰模式
     

     外观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存在办事较复杂的例子,如办房产证或注册一家公司,有时要同多个部门联系,这时要是有一个综合部门能解决一切手续问题就好了。

    软件设计也是这样,当一个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子系统会越来越多,客户对系统的访问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时如果系统内部发生改变,客户端也要跟着改变,这违背了“开闭原则”,也违背了“迪米特法则”,所以有必要为多个子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从而降低系统的耦合度,这就是外观模式的目标。

    图 1 给出了客户去当地房产局办理房产证过户要遇到的相关部门。

    办理房产证过户的相关部门
    图1 办理房产证过户的相关部门

    外观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外观(Facade)模式的定义:是一种通过为多个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一个一致的接口,而使这些子系统更加容易被访问的模式。该模式对外有一个统一接口,外部应用程序不用关心内部子系统的具体的细节,这样会大大降低应用程序的复杂度,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

    外观(Facade)模式是“迪米特法则”的典型应用,它有以下主要优点

    1. 降低了子系统与客户端之间的耦合度,使得子系统的变化不会影响调用它的客户类。
    2. 对客户屏蔽了子系统组件,减少了客户处理的对象数目,并使得子系统使用起来更加容易。
    3. 降低了大型软件系统中的编译依赖性,简化了系统在不同平台之间的移植过程,因为编译一个子系统不会影响其他的子系统,也不会影响外观对象。

    外观(Facade)模式的主要缺点如下。

    1. 不能很好地限制客户使用子系统类。
    2. 增加新的子系统可能需要修改外观类或客户端的源代码,违背了“开闭原则”。

    外观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外观(Facade)模式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它包含了对各个子系统的引用,客户端可以通过它访问各个子系统的功能。现在来分析其基本结构和实现方法。

    1. 模式的结构

    外观(Facade)模式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1. 外观(Facade)角色:为多个子系统对外提供一个共同的接口。
    2. 子系统(Sub System)角色:实现系统的部分功能,客户可以通过外观角色访问它。
    3. 客户(Client)角色:通过一个外观角色访问各个子系统的功能。

    其结构图如图 2 所示。

    外观模式的结构图
    图2 外观(Facade)模式的结构图

    外观模式的应用场景

    通常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外观模式。

    1. 对分层结构系统构建时,使用外观模式定义子系统中每层的入口点可以简化子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
    2. 当一个复杂系统的子系统很多时,外观模式可以为系统设计一个简单的接口供外界访问。
    3. 当客户端与多个子系统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时,引入外观模式可将它们分离,从而提高子系统的独立性和可移植性。

    外观模式的扩展

    在外观模式中,当增加或移除子系统时需要修改外观类,这违背了“开闭原则”。如果引入抽象外观类,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问题,其结构图如图 3 所示。

    引入抽象外观类的外观模式的结构图
    图3引入抽象外观类的外观模式的结构图
     

    享元模式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过程中,有时会面临要创建大量相同或相似对象实例的问题。创建那么多的对象将会耗费很多的系统资源,它是系统性能提高的一个瓶颈。例如,围棋和五子棋中的黑白棋子,图像中的坐标点或颜色,局域网中的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教室里的桌子和凳子等。这些对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能把它们相同的部分提取出来共享,则能节省大量的系统资源,这就是享元模式的产生背景。

    享元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享元(Flyweight)模式的定义:运用共享技术来有効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复用。它通过共享已经存在的又橡来大幅度减少需要创建的对象数量、避免大量相似类的开销,从而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享元模式的主要优点是:相同对象只要保存一份,这降低了系统中对象的数量,从而降低了系统中细粒度对象给内存带来的压力。

    其主要缺点是:

    1. 为了使对象可以共享,需要将一些不能共享的状态外部化,这将增加程序的复杂性。
    2. 读取享元模式的外部状态会使得运行时间稍微变长。

    享元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享元模式中存在以下两种状态:

    1. 内部状态,即不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可共享部分;
    2. 外部状态,指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不可以共享的部分。享元模式的实现要领就是区分应用中的这两种状态,并将外部状态外部化。下面来分析其基本结构和实现方法。

    1. 模式的结构

    享元模式的主要角色有如下。

    1. 抽象享元角色(Flyweight):是所有的具体享元类的基类,为具体享元规范需要实现的公共接口,非享元的外部状态以参数的形式通过方法传入。
    2. 具体享元(Concrete Flyweight)角色:实现抽象享元角色中所规定的接口。
    3. 非享元(Unsharable Flyweight)角色:是不可以共享的外部状态,它以参数的形式注入具体享元的相关方法中。
    4. 享元工厂(Flyweight Factory)角色:负责创建和管理享元角色。当客户对象请求一个享元对象时,享元工厂检査系统中是否存在符合要求的享元对象,如果存在则提供给客户;如果不存在的话,则创建一个新的享元对象。

    图 1 是享元模式的结构图。图中的 UnsharedConcreteFlyweight 是与淳元角色,里面包含了非共享的外部状态信息 info;而 Flyweight 是抽象享元角色,里面包含了享元方法 operation(UnsharedConcreteFlyweight state),非享元的外部状态以参数的形式通过该方法传入;ConcreteFlyweight 是具体享元角色,包含了关键字 key,它实现了抽象享元接口;FlyweightFactory 是享元工厂角色,它逝关键字 key 来管理具体享元;客户角色通过享元工厂获取具体享元,并访问具体享元的相关方法。

    享元模式的结构图
    图1 享元模式的结构图

    享元模式的应用场景

    前面分析了享元模式的结构与特点,下面分析它适用的应用场景。享元模式是通过减少内存中对象的数量来节省内存空间的,所以以下几种情形适合采用享元模式。
    1. 系统中存在大量相同或相似的对象,这些对象耗费大量的内存资源。
    2. 大部分的对象可以按照内部状态进行分组,且可将不同部分外部化,这样每一个组只需保存一个内部状态。
    3. 由于享元模式需要额外维护一个保存享元的数据结构,所以应当在有足够多的享元实例时才值得使用享元模式。

    享元模式的扩展

    在前面介绍的享元模式中,其结构图通常包含可以共享的部分和不可以共享的部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时候会稍加改变,即存在两种特殊的享元模式:单纯享元模式和复合享元模式,下面分别对它们进行简单介绍。

    (1) 单纯享元模式,这种享元模式中的所有的具体享元类都是可以共享的,不存在非共享的具体享元类,其结构图如图2 所示。

    单纯享元模式的结构图
    图2单纯享元模式的结构图

    (2) 复合享元模式,这种享元模式中的有些享元对象是由一些单纯享元对象组合而成的,它们就是复合享元对象。虽然复合享元对象本身不能共享,但它们可以分解成单纯享元对象再被共享,其结构图如图 3所示。

    复合享元模式的结构图
    图3复合享元模式的结构图
     

     组合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部分-整体”的关系,例如,大学中的部门与学院、总公司中的部门与分公司、学习用品中的书与书包、生活用品中的衣月艮与衣柜以及厨房中的锅碗瓢盆等。在软件开发中也是这样,例如,文件系统中的文件与文件夹、窗体程序中的简单控件与容器控件等。对这些简单对象与复合对象的处理,如果用组合模式来实现会很方便。

    组合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组合(Composite)模式的定义:有时又叫作部分-整体模式,它是一种将对象组合成树状的层次结构的模式,用来表示“部分-整体”的关系,使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具有一致的访问性。

    组合模式的主要优点有:

    1. 组合模式使得客户端代码可以一致地处理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无须关心自己处理的是单个对象,还是组合对象,这简化了客户端代码;
    2. 更容易在组合体内加入新的对象,客户端不会因为加入了新的对象而更改源代码,满足“开闭原则”;

    其主要缺点是:

    1. 设计较复杂,客户端需要花更多时间理清类之间的层次关系;
    2. 不容易限制容器中的构件;
    3. 不容易用继承的方法来增加构件的新功能;

    组合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组合模式的结构不是很复杂,下面对它的结构和实现进行分析。

    1. 模式的结构

    组合模式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1. 抽象构件(Component)角色:它的主要作用是为树叶构件和树枝构件声明公共接口,并实现它们的默认行为。在透明式的组合模式中抽象构件还声明访问和管理子类的接口;在安全式的组合模式中不声明访问和管理子类的接口,管理工作由树枝构件完成。
    2. 树叶构件(Leaf)角色:是组合中的叶节点对象,它没有子节点,用于实现抽象构件角色中 声明的公共接口。
    3. 树枝构件(Composite)角色:是组合中的分支节点对象,它有子节点。它实现了抽象构件角色中声明的接口,它的主要作用是存储和管理子部件,通常包含 Add()、Remove()、GetChild() 等方法。

    组合模式分为透明式的组合模式和安全式的组合模式。

    (1) 透明方式:在该方式中,由于抽象构件声明了所有子类中的全部方法,所以客户端无须区别树叶对象和树枝对象,对客户端来说是透明的。但其缺点是:树叶构件本来没有 Add()、Remove() 及 GetChild() 方法,却要实现它们(空实现或抛异常),这样会带来一些安全性问题。其结构图如图 1 所示。

    透明式的组合模式的结构图
    图1 透明式的组合模式的结构图


    (2) 安全方式:在该方式中,将管理子构件的方法移到树枝构件中,抽象构件和树叶构件没有对子对象的管理方法,这样就避免了上一种方式的安全性问题,但由于叶子和分支有不同的接口,客户端在调用时要知道树叶对象和树枝对象的存在,所以失去了透明性。其结构图如图 2 所示。

    安全式的组合模式的结构图
    图2 安全式的组合模式的结构图

    组合模式的应用场景

    前面分析了组合模式的结构与特点,下面分析它适用的以下应用场景。

    1. 在需要表示一个对象整体与部分的层次结构的场合。
    2. 要求对用户隐藏组合对象与单个对象的不同,用户可以用统一的接口使用组合结构中的所有对象的场合。

    组合模式的扩展

    如果对前面介绍的组合模式中的树叶节点和树枝节点进行抽象,也就是说树叶节点和树枝节点还有子节点,这时组合模式就扩展成复杂的组合模式了,如 Java AWT/Swing中的简单组件 JTextComponent 有子类 JTextField、JTextArea,容器组件 Container 也有子类 Window、Panel。复杂的组合模式的结构图如图 3 所示。

    复杂的组合模式的结构图
    图3 复杂的组合模式的结构图
  • 相关阅读:
    Java中的equals方法和==的区别
    C语言学习笔记--单向链表Markdown版本
    Tamias Blog's
    nginx图片服务器
    Nginx安装解决报错
    Detour框架注入样本无法正常启动(0x000007b)
    结构体指针中包含结构体指针
    Linux开发准备:Ubuntu14.04+Samba+MobaXterm+Source Insight 4.0
    在Visual Studio中将dll以资源的形式嵌入exe中
    MACD的价值不在于“金叉死叉”而在于背离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ainiao-chuanqi/p/1097833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