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之法》之第8、9、10章读后感 ,以及sprint总结


    第8章: 主要介绍了软件需求的类型、利益相关者,获取用户需求分析的常用方法与步骤、竞争性需求分析的框架NABCD,四象限方法以及项目计划和估计的技术。

      1、软件需求:人们为了解决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有求于软件

      2、而作为软件团队,准确而全面地找到这些需求主要的步骤为:

        (1)获取和引导需    (3)验证需求

        (2)分析和定义需求   (4)在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管理需求

      3、用户对软件的需求又分为:对产品功能性的需求;对产品开发过程的需求;非功能性需求;以及综合需求。所以软件团队和客户代表在需求阶段一定要把这些问题定义清楚,不然届时所做产品以客户要求不符合就会很麻烦。

      4、获取用户需求——用户调查具体包括:

      焦点小组(Focus Group),深入面谈(In-depth Interview),卡片分类(Card Sorting),用户调查问卷(User Survey),用户日志研究(User Diary Study),民族志/人类学调查(Ethnograpic Strudy),眼动跟踪研究(Eye Tracking),快速原型调研(Quick Prototype),A/B测试(A/B Testing)

    第9章:主要介绍了团队角色分工、项目经理的由来和要求、项目经理和其他经理的区别、软件项目中的风险和风险管理、PM的专业能力。

      1、成为一个合格的PM,需要有一定的能力:观察、理解和快速学习能力;分析管理能力;一定的专业能力;自省的能力。

      2、作为一个PM,其任务是:

        (1)带领团队形成团队的目的/远景,把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可执行的、具体的、优美的设计;

        (2)管理软件的具体功能的生命周期;

        (3)创建并维护软件的规格说明书,让它成为开发/测试人员及时准确的指导,而不是障碍;

        (4)代表客户和用户的利益,主动收集用户反馈,预期用户新的需求。协调并决定各种需求的优先级;

        (5)分析并带领其他成员对缺陷/变更需求形成一致意见,并确保实施;

        (6)带领其他成员确保项目保持功能/时间/资源的合理平衡,跟踪项目进展,确保团队发布令客户满意的软件;

        (7)收集团队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各种数据,客观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推动项目成员持续改进,从而提振士气。

    第10章:主要介绍了典型用户(Persona)和场景(Scenario)、软件功能说明书(Functional Spec)和技术说明书(Design Doc)、功能驱动的设计(FDD)、用例(Use Case)。

      1、典型用户可以包含:名字、年龄、收入、代表的用户在市场上的比例和重要性、使用软件的典型场景、使用本软件/服务的环境、生活/工作情况、知识层次和能力、用户的动机、用户的偏好。

      2、功能驱动的设计的主要步骤有:

       (1)构造总体模型(Develop an Overall Model);

               (2)构造功能列表(Build a Feature List);

               (3)制定开发计划(Plan by Feature);

               (4)功能设计阶段(Design by Feature);

               (5)实现具体功能(Build by Feature)。

    Sprint总结:团队合作进行得还不错,队友们都很给力,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也获得了很多。希望我们能一直坚持下去,团队也好,项目也好,好好经营的话总会有收获。

         

  • 相关阅读:
    SIMULINK动态仿真集成环境
    自带计算器
    零知识证明
    2012年软件大赛校内选拔赛
    使用VC2005 Express版时找不到msvcr80d.dll文件
    DirectX 90 3D SetRenderState 设置渲染状态
    ofstream和ifstream详细用法
    IncrediBuild 进行联合编译
    环形缓冲区,魔戒lordrings,boost的circular_buffer
    vector中resize和reserve接口的异同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lueYE00/p/553429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