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Runner压力测试时监控服务器Linux的资源情况[转]


    FROM:http://blog.csdn.net/marising/archive/2010/01/08/5160210.aspx#1476673

    在进行负载测试(Load Test)是要监控服务器的CPU、内存、磁盘、网络的情况。如何监控Ubuntu的情况呢。

        1、安装rstatd,sudo apt-get install rstatd,如果无法apt安装,可以下载安装。

        2、启动rpc.rstatd

       查看是否正常启动,用如下命令
       rpcinfo -p

       [root@localhost ~]# rpcinfo -p
       program vers proto   port
        100000    2   tcp    111  portmapper
        100000    2   udp    111  portmapper
        100024    1   udp    676  status
        100024    1   tcp    679  status
        100001    3   udp    691  rstatd
        100001    2   udp    691  rstatd
        100001    1   udp    691  rstatd

        3、在LoadRunner Controller的run界面中,添加System Resource Graphs下的Unix Resource,在Unix Resource图上右键Add Measurements,然后点击Add,填写ip如192.168.1.99,默认只有三个指标,在下面的Add中可以添加其他指标。

        4、下面说一下各种指标的情况

    CPU指标

    • Average load
      上一分钟同时处于“就绪”状态的平均进程数,< CPU个数 * 核心数 * 0.7
    • CPU utilization
      CPU 的使用时间百分比,如果在75%以上,则可以考虑换CPU了
    • Swap-in rate
      正在交换的进程数 
    • Swap-out rate
      正在交换的进程数
    • Context switches rate
      每秒钟在进程或线程之间的切换次数
    • System mode CPU utilization
      在系统模式下使用 CPU 的时间百分比
    • User mode CPU utilization
      在用户模式下使用 CPU 的时间百分比
    • Interrupt rate 
      每秒内的设备中断数 

    内存

    • Page-in rate 
      每秒钟读入到物理内存中的页数
    • Page-out rate 
      每秒钟写入页面文件和从物理内存中删除的页数 
    • Paging rate 
      每秒钟读入物理内存或写入页面文件的页数,如果持续在几百,可能要加大内存了
    LoadRunner采集的数据中,内存的使用情况 是没有的,可以装sar,然后用sar来观察:
    可以使用该命令sar -n DEV -u -r 3 120 > perform.log
    这 个命令3秒采样一次,共采样120次 360秒=6分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 3 和 120 这两个值。perform.log是保存的文件名

    磁盘

    • Collision rate
      每秒钟在以太网上检测到的冲突数
    • Disk rate 
      磁盘传输速率

    网络

    • Incoming packets error rate 
      接收以太网数据包时每秒钟接收到的错误数 
    • Incoming packets rate 
      每秒钟传入的以太网数据包数 
    • Outgoing packets errors rate 
      发送以太网数据包时每秒钟发送的错误数 
    • Outgoing packets rate 
      每秒钟传出的以太网数据包数

    pps是

    以太网传输最小包长是64字节。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

    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
    1000Mbps/((64B+8B+12B)×8bit)=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前导符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
    在以太网中,每个帧头都要加上了8个字节的前导符,前导符的作用在于告诉监听设备数据将要到来。然后,以太网中的每个帧之间都要有帧间隙,即每发完一个帧 之后要等待一段时间再发另外一个帧,在以太网标准中规定最小是12个字节,然而帧间隙在实际应用中有可能会比12个字节要大,在这里我用了最小值。每个帧 都要有20个字节的固定开销。(另外这20字节的信息是不能通过抓包软件抓下来的)
    因此一个全双工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以下是常用以太网端口的包转发率:

    1、万兆以太网:14.88Mpps
    2、千兆以太网:1.488Mpps
    3、百兆以太网:0.1488Mpps

    4、十兆以太网:0.01488Mpps(14.88Kpps)

    ==========================================================================

  • 相关阅读:
    基于Linux C的socketEthereal程序和Package分析 (一个)
    [Firebase + PWA] Keynote: Progressive Web Apps on Firebase
    [Redux] Navigating with React Router <Link>
    [Redux] Adding React Router to the Project
    [Redux] Refactoring the Entry Point
    [Redux] Persisting the State to the Local Storage
    [Redux] Supplying the Initial State
    [PWA] Caching with Progressive libraries
    [TypeScript] Understanding Generics with RxJS
    [React + Mobx] Mobx and React intro: syncing the UI with the app state using observable and observe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ayonetxxx/p/189722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