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章 使用变量的一般事项


    内容:10.1 数据认知

            10.2轻松掌握变量定义

            10.3变量初始化原则

            10.4作用域

            10.5持续性

            10.6绑定时间

            10.7数据类型和控制结构之间的关系

            10.8为变量指定单一用途

    10.1看你能知道多少个,0-4新手 15-19中级 20-24专家  25-29可以了  30-32你在撒谎

     10.2轻松掌握变量定义

           隐式声明:关闭隐式声明

                        声明全部的变量

                        遵循某种命名规则

                       检查变量名

    10.3变量初始化原则

         1、 在声明的时候初始化

         2、 在靠近变量第一次使用的位置初始化它

         3、理想情况下,在靠近第一次使用变量的位置声明和定义变量

         4、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final 或者const

         5、特别注意计数器和累加器

         6、 在类的构造函数里初始化该类的数据成员

         7、 检查是否需要重新初始化

         8、  一次性初始化具名常量;用可执行代码来初始化变量

         9、使用编译器设置来自动初始化所有变量

         10、  利用编译器的警告信息

         11、检查输入参数的合法性

         12、使用内存访问检查工具来检查错误的指针

         13、在程序开始时初始化工作内存

    10.4作用域

         1、使用变量引用局部化

         2、尽可能缩短变量的存活时间

               测量变量的生存时间:可以用来写个工具测试从开始定义到最后使用有多少行

         3、减少作用域的一般原则 

                   在循环开始之前再去初始化该循环里使用的变量

                  直到变量即将被使用时再为其赋值

                  吧相关语句放到一起

                  把相关语句组提取成单独的子程序

                  开始时采用最严格的可见性,然后根据需要扩展变量的作用域

         4、有关缩小变量作用域的说明

     10.5持续性

          1、 使用断言来判断是否合理

          2、抛弃变量时给它赋 一个不合理的 值  例如指针赋null

          3、编写代码时要假设数据并没有持续性

          4、养成在使用所有数据之前声明和初始化的习惯

    10.6绑定时间

           绑定时间越晚越有利

        编码时

       编译时

       加载时

      对象实例化时

       即时

    10.7 数据类型和控制结构之间的关系

         序列型数据翻译为程序中的顺序语句

        选择型数据翻译为程序中的if和case语句

       迭代型数据翻译成程序中的for  repeat  while 等循环结构

    10.8为变量指定单一用途

        每个变量只用单一用途

        避免让代码具有隐含含义

        确保使用了所有已声明的变量

  • 相关阅读:
    【面试】Java基础
    GC
    【面试】JVM
    Spooling技术
    数据结构之 平衡二叉树
    二叉树应用
    LINUX设备驱动模型之class
    RTC(x86)
    微内核和单内核
    Linux内核的五大模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arnet/p/617126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