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O第三单元单元总结


    JML知识梳理

    JML理论基础

    关于JML的相关介绍其实课程给出的指导书就已经足够使用了,由于指导书上都有相关知识的梳理,所以这里不花费大量篇幅去书写这部分内容,只是简单提及一些东西。首先是什么是JML,课程进行,其实阅读简单的JML已经没有多大障碍了,但是对于JML的定义这种概念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JML是用于对Java程序进行规格化设计的一种表示语言,JML是一种行为接口规格语言,基于Larch方法创建。通过使用JML及其相关的支持工具,我们可以基于规格自动构造测试样例,并整合了SMT Solver 等工具以静态方法来检查代买实现对规格的满足情况。目前学习到的JML语言特征只是level0级别,所以只是入门啊(虽然入门就已经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了)。

    JML应用工具链

    ​ JML拥有丰富的工具库,可以给用户提供JML规范检查,或者是随机测试数据生成测试。现仅举出课程中所涉及的几个.

    ​ 1.OpenJml来检查JML的规范性

    ​ 2.使用SMT Solver检查代码等价性

    ​ 3.使用JMUnitNG生成数据测试代码

    ​ 4.JMLAutoTest...

    部署JMLUnitNG/JMLUnit

    针对Graph接口的实现自动生成测试用例, 并结合规格对生成的测试用例和数据进行简要分析。

    按照作业梳理自己的架构设计,并特别分析迭代中对架构的重构

    第一次作业

    第一次的架构其实很清晰了,因为最顶层的架构关系指导书已经指定了,实际上我们实现的是相关方法和细节(都是些比较底层的东西),所以这样主要提一提相关方法和细节的设计实现,顶层架构为将path抽象成一个类,并且在MyPath中实现相关path内的方法,用PathContainer,处理path间的相关操作,并存储所有的path。

    path和不同点的存储:采用三HashMap的结构。

    private HashMap<Path,Integer> ptoid = new HashMap<>(1024);
    private HashMap<Integer,Path> idtop = new HashMap<>(1024);
    private HashMap<Integer,Integer> valuepoint = new HashMap<>(102400);
    
    
    

    复杂度分析

    其中valuepoint中的key是当前路径中所出现的结点id,对应的value是该结点出现的次数。这样对于getDistinctNodeCount()方法,我们只需要输出valuepoint.size()即可。其他查询方法类似。

    第二次作业

    第二次作业与第一次作业的主要区别在于最短路和连通块上,而其他需求和第一次作业是一样的,所以我的第二次的架构,首先保留了第一次的架构设计(拷贝粘贴到MyGraph,MyPath类消失),在此基础上,在MyGraph类里主要实现了两个操作,一个是维护并查集,一个是用bfs求最短路。由于求最短路的问题,是一个图相关的问题,所以实现了相关的建图函数(邻接表建图)

    具体来说,

    //新增类 MyGraph , 删除类 MyPath
    
    //新增方法
    public int anc(int x) 
    public void unin(int x, int y)
    public void buildufset() // 并查集
    public void buildgraph() // 建图
    public void buildsp() // 最短路
        
    //bfs求最短路
        
     public void buildspforone(int x)
        {
            int [] vis = new int [300];
            for (int i = 0;i < 300;i++)
            {
                vis[i] = 0;
            }
            int [] node = new int [90000];
            node[0] = x;
            vis[node[0]] = 1;
            sp[x][x] = 0;
            int l = 0;
            int r = 0;
            while (l <= r)
            {
                int nd = node[l];
                for (int i = 0;i < edges[nd].size();i++)
                {
                    int nnd = edges[nd].get(i);
                    if (vis[nnd] == 0)
                    {
                        vis[nnd] = 1;
                        r++;
                        node[r] = nnd;
                        sp[x][nnd] = sp[x][nd] + 1;
                    }
                }
                l++;
            }
        }
    //新增数据成员
    private int [][]sp = new int[300][300]; // 最短路。
    private int [] father = new int[300]; // 并查集
    private ArrayList<Integer> [] edges  = new ArrayList[300]; // 存储边
    
    

    复杂度分析

    由于维护了并查集,所以对于连通块的平均查询是O(1)的,显然可以接受。

    对于最短路,由于第二次作业并没有票价之内的问题,所以可以使用bfs来解决无权图的最短路问题,复杂度是O(V+E),由于边数最多为4000,所以也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floyd,由于它的复杂度是稳定在O(n^3)的,所以虽然它好写,我还是没有写,但是事实证明也能过。

    第三次作业

    第三次作业与第二次作业在需求上有几个主要的不同点:不满意度、票价、换乘、连通块个数。仔细分析可以发现

    对于不满意度、票价、换乘都可以抽象成有权图的最短路问题。所以实际上第三次作业与第二次作业的最大区别就是

    图有权了,至于连通块个数,由于第二次作业已经实现了并查集,所以直接通过n-times(unin)就得到连通块个数了。

    前面说到抽象成有权图的最短路问题,是有一个问题的,如果不拆点,图中的结点同时在多条路径中,也就是说图中结点具有多种性质,朴素的建图是解决不了这种问题的。

    然后想到了拆点,结果写完拆点复杂度爆炸,因为极端情况下,拆点使得点数扩大了几十倍,而对于边数更是扩大了上千倍,这种情况下使用现有的算法都面临爆炸的风险,所以当时以为凉凉了...

    //拆点 + Dij 思路
    public int predij(int x,int y,int model,int num,int ans)
        {
            for (int i = 0;i < 130;i++)
            {
                for (int j = 0; j < 50; j++)
                {
                    dis[i][j] = 1070000000;
                    vis[i][j] = false;
                }
            }
            dis[x][num] = 0;
            int w  = 0;
            Queue<Edge> q = new PriorityQueue<>();
            Edge e0 = new Edge(x,x,w,num);
            {
                q.add(e0);
                for (int j = 0;j < namount;j++)
                {
                    Edge ne;
                    int nn;
                    do {
                        ne =  q.poll();
                        nn = ne.getV2();
                    } while (vis[nn][ne.getPid()]);
                    vis[nn][ne.getPid()] = true;
                    if (nn == y)
                    {
                        if (ans >  dis[nn][ne.getPid()])
                        {
                            return  dis[nn][ne.getPid()];
                        }
                        else { return ans; }
                    }
                    for (int k = 0;k < edge[nn].size();k++)
                    {
                        costs++;
                        Node nm = edge[nn].get(k);
                        w = caculw(nn,nm.getId(),ne.getPid(),nm.getPid(),model);
                        if (dis[nm.getId()][nm.getPid()] > dis[nn][ne.getPid()] + w)
                        {
                            dis[nm.getId()][nm.getPid()] = dis[nn][ne.getPid()] + w;
                            Edge e = new Edge(nn,nm.getId(),
                                    dis[nm.getId()][nm.getPid()],nm.getPid());
                            q.add(e);
                        }
                    }
                }
            }
            return ans;
        }
    
    
    
    

    直到看到了分层图,顿时发现了新世界,通过把path压缩成小图,然后在把各个图进行合并,最终保留下来的图满足,任意两个直接相连的结点一定属于小图,并且该边权值最小。然后通过对每一个path跑一遍最短路,再对合并之后的大图跑一遍最短路就得到了解。

    //分层图 + floyd 
    
    //建小图,跑最短路
    
    for (int i = 0;i <= 60;i++)
            {
                if (ridtop.containsKey(i))
                {
                    Path p = ridtop.get(i);
                    clearpathedge(pathedge);
                    nnode.clear();
                    for (int j = 0;j < p.size() - 1;j++)
                    {
                        int s1 = p.getNode(j);
                        int s2 = p.getNode(j + 1);
                        if (vtoidx.containsKey(s1) == false) {
                            vtoidx.put(s1,++nodecnt);
                            idxtov.put(nodecnt,s1);
                        }
                        if (vtoidx.containsKey(s2) == false) {
                            vtoidx.put(s2,++nodecnt);
                            idxtov.put(nodecnt,s2);
                        }
                        int idx1 = vtoidx.get(s1);
                        int idx2 = vtoidx.get(s2);
                        {
                            pathedge[idx1][idx2] = caculw(idx1,idx2,1,1,model);
                            pathedge[idx2][idx1] = caculw(idx2,idx1,1,1,model);
                            if (!nnode.contains(idx1)) { nnode.add(idx1); }
                            if (!nnode.contains(idx2)) { nnode.add(idx2); }
                        }
                    }
                    addpathedge(model);
                }
            }
    
    //采用朴素的floyd
     public void floyd(int [][]a,int type)
        {
            for (int k = 0;k < 130;k++)
            {
                if (type == 0 || nnode.contains(k))
                {
                    for (int i = 0; i < 130; i++)
                    {
                        for (int j = 0; j < 130; j++)
                        {
                            if (a[i][j] > a[i][k] + a[k][j])
                            {
                                a[i][j] = a[i][k] + a[k][j];
                            }
                        }
                    }
                }
            }
        }
    //最后对大图进行一次然后再跑一次floyd就OK了,^@^
    

    按照作业分析代码实现的bug和修复情况

    三次作业中,强测测试和互测测试我都没有丢分(开心..),这里主要是针对提交测评前曾经遇到的bug。

    作业一bug分析
    • path的hashmap实现

      path是自定义的对象,所以需要去手动实现它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这里主要说一下hashcode一定

      要保证能够复现....

    • 判断大小

      判断大小要注意直接减会数值溢出。

    作业二bug分析
    • 并查集的实现

      并查集最好实现路径压缩和按秩合并,否则容易被卡成链造成tle.

    • bfs的实现

      bfs注意标记数组,以及bfs只能跑连通块,不连通的点的最短路无限大

    • 标记数组初始化

      由于有重建图操作,以及会跑多次bfs和并查集,所以需要每一次初始化好标记数组的值

    作业三bug分析
    • Dijkstra及Floyd的正确书写

      这个算法网上都有,但是由于不熟练,debug弄了很久。

    • 容器内元素是自定义对象时,重写相关方法

      第三次作业中由于自定义了Edge对象,所以使用ArrrayList.contains的时候

      就需要重写equals方法,要不然会按照地址进行查找。

    阐述对规格撰写和理解上的心得体会

    ​ 写规格的速度贼慢,写完之后感觉有语法错误,语法错误de完了,发现还有bug。但是,规格确实比自然语言表意清晰的多,在编写代码的时候也更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些什么。

    ​ 具体的规格撰写我的一点小心得就是,从上到下,先思考顶层功能是什么,约束是什么?然后逐层向下思考相同问题。

  • 相关阅读:
    attributeError:'module'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 解决办法
    Pyqt+QRcode 生成 识别 二维码
    Pyqt 打包资源文件
    Pyqt 设置 背景颜色和背景图片、 QPalette 调色板 与QPainter 画板区别 、 不规则图片
    Pyqt清空Win回收站
    【转载】pyqt QTableWidget的使用
    Pyqt QComboBox 省市区县联动效果
    pyinstaller打包pyqt文件
    Qt Designer怎样加入资源文件
    【转载】 JQuery.Gantt(甘特图) 开发指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ackkom-buaa/p/1090446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