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act学习系列


    React学习系列

    系列学习react 翻译地址 https://scotch.io/tutorials/learning-react-getting-started-and-concepts

    我是初学者,英语也不是很好,不过一直强迫自己看英文文档。

    这是理解翻译,翻译的不好,请见谅!()中的是我翻译过程中理解,参考下,有什么说的不对的欢迎指点下!

    第一节:如何开始react和了解react的概念

    1.React是什么

      react是Facebook 开发出来用于促进UI交互,创建带有状态的,可复用的UI组建的UI库!Feacebook的产品广泛运用这技术,Instagram.com(一款图片分享应用)基于react开发出来的。(这里的理解难点在于 带有状态的,可复用的UI组件。也就是一个UI组件,它带有状态属性,并且可重复使用!)

      react的最大的卖点就是,react不仅可以在浏览器端使用,还可以在服务端使用,还可以两端一起使用!

      react的底层的概念:react运用的是Virtual DOM(虚拟DOM),然后根据UI组件的状态变化,有选择的渲染DOM的节点树!它尽可能的操作最少的DOM来更新UI组件。

    2.虚拟DOM是如何工作的?

      想象下,你建立一个关于人的对象。这对象拥有人的每一个属性,然后这对象就像镜子一样,映射出一些人中每一个人的所有属性。这就是React与DOM的主要关系。

      (我是这么理解的,React的虚拟DOM尽可能的拥有DOM的一切属性,然后在应用中使用虚拟DOM映射出当前应用需要的所有DOM节点!)

      现在,如果我们给这个对象,添加一个胡子、一些肱二头肌、Steve Buscemi 的眼睛(给人对象的某个实例添加这些)。在react中,当我们需要这些变化产生,(react)会发生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react会运行"差异"算法,也就是前跟后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二件事,就是把这种"差异"算法的出的结果更新到DOM上(应该是虚拟DOM)

      React的这种运行模式不同于依照变化前的人,然后开始重新把这些变化后的人塑造出来(我是这里理解的,原本的DOM要变化一个节点,需要新建一个节点再把变化加上去,然后再去替换之前的节点。而react的方式,就是在它自己的虚拟DOM上直接把需要变化的地方,变化下OK了)。它只需要换下脸和手臂。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要在input输入框中把一些文本渲染出来,只要输入框的父节点没有安排改变,它将会保持原状!(只修改要变化的,不要变化的保持原状!)

    3.开始React的准备

      第一步,下载开发包。下载地址:http://facebook.github.io/react/downloads/react-0.11.2.zip

          你也可以用bower安装新版的react。

    1
    bower install react

      第二步,在页面中引入react库。

        在页面中引入react库,分别引入react.js和JSXTransformer.js这两个文件。然后在自己的type为text/jsx的srcipt标签中写应用组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title>
        <script src="bower_components/react/JSXTransformer.js"></script>
        <script src="bower_components/react/react.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mount-point"></div>
        <script type="text/jsx">
            //这里的type是text/jsx
            //这里你的代码
        </script>
    </body>
    </html>

        在react中,组件都是绑定到一个元素中,上面的例子就是用id 为mount-point的div作为组件的容器。

        这种事开始react的最简单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使用Browserify或者webpack把组件代码放到单独文件中的方法更好。

    4.React的基础

      现在我开始一个简单的展示:

    1
    2
    3
    4
    5
    6
    <script type="text/jsx">
        React.render(
        <h1>Hellow, World!</h1>,
        document.getElementById('mount-point')
        )
    </script>

      用浏览器打开html页面,效果就是:

      

    5.JSX

       这种写法叫JSX。这是一种javascript XML语法的转换(javascript 中的XML语法)。这可以让你在javascript中编写html标签。其实你编写的是基于对象展现的XML。

        对于常规的html标签,在JSX中class属性是className,for属性是htmlFor。应为class、for等都是javascript的保留字。更多的不同你可以看这里    (http://facebook.github.io/react/docs/jsx-gotchas.html)

        如果你不用JSX语法编写,用存粹的javascript的语法你可以这么写。

    1
    2
    3
    4
    5
    6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React.render(
        React.DOM.h1(null'Hello, World!'),
        document.getElementById('mount-point')
        )
    </script>

      在网页中也能显示出Hello, World!

    6.组件

       当时调用render的方法时,它的第一个参数就是就要选人的组件。第二个参数就是你想定绑定的DOM节点。

        我们可以使用createClass方法创建一个自定义的组件。它接受一个对象格式的参数。例子如下:

    var MyComponent = React.createClass({
        render: function(){
            return (
                <h1>Hello, world!</h1>
            );
        }
    });

        创建了一个组件之后,可以把MyComponent渲染到我们的DOM中:

    1
    2
    3
    4
    React.render(
        <MyCompon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mount-point')
    )

    7.Props

        当我们使用定义的组件时,我们可以给它添加props属性。这属性非常有作用,在我们的组件中作为this.props。当我们想要渲染动态数据就使用它。

        列子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var MyComponent = React.createClass({
        render: function () {
            return (
                <h1>Hello, {this.props.name}!</h1>
            );
        }
    });
    React.render(
        <MyComponent name="Ailen"/>,
        document.getElementById('mount-point')
    )

        显示结果就是:

    8.规范,生命周期和状态

      创建一个组件, render 方法是唯一需要的规范。但我们的组件想要完成其他一些事情时,这里有几个生命周期方法和规范供组件有效的完成这些事情。

      生命周期方法:

        1.componentWillMount(组件将要安装绑定):在客户端和服务端 组件被渲染之前,componentWillMount执行一次。

        2.componentDidMount (绑定安装过的组件): 组件渲染完成后仅在客户端compoentDidMount调用一次。

        3.shouldComponentUpdate(应该更新的组件):返回值决定组件是否要更新。

        4.componentWillUnmount(将要取消安装绑定的组件):优先调用要取消安装绑定的组件。

        (这里我也是一知半解)

      Specs(规格,规范)

        1.getInitialState: 为状态返回一个初始化值。

        2.getDefaultProps:如果为提供props,设置回退的props值。

        3.mixins: 通过一个关于对象的数组来扩展组件的功能性。

      关于更多的specs 和 lifecycle方法可以点击链接:http://facebook.github.io/react/docs/component-specs.html

      State(状态)

        每个组件都有一个state对象和一个props对象。state使用setState方法,调用setState来触发视图更新和React的交互性。如果我们想在交互发生之前设置一个默认的状态,可以使用getInitialState方法。下面举例演示组件的状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var MyComponent = React.createClass({
        getInitialState: function () {
            return {
                count: 5
            }
        },
        render: function () {
            return (
                <h1>{this.state.count}</h1>
            )
        }
    });
    React.render(<MyCompon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mount-point'));

    9.Event(事件)

        react也提供一套能够兼容各浏览器的事件系统。这些事件作为属性添加组件上可以触发方法。

          下面我们通过事件来实现count自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var MyComponent = React.createClass({
        incrementCount: function () {
            //修改state 通过setState方法
            this.setState({
                count: this.state.count + 1
            })
        },
        //getInitialState 初始化state的值
        getInitialState: function () {
            return {
                count: 5
            }
        },
        render: function () {
            return (<br>               //友情提醒、react的组件必须用一个一个容器包裹下。也就是这里的div。如果只有一个标签例如:<h1>hello, world!</h1>就不需要div包裹了。
                <div>
                    <h1>{this.state.count}</h1>
                    <button type="button" onClick={this.incrementCount} >Increment</button>
                </div>
            )
        }
    });
    React.render(<MyCompon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mount-point'));

      感觉很酷哦!

    10.Unidirectional Data Flow(单向数据流)

        react中,应用的数据传递是单向的通过state和props对象,不同于angular的双向数据绑定。单向数据流的意思就是,在一个多组件构成的应用中,每一个父组件负责管理state并且通过props传递给下一层组件。

         状态(state)通过setState方法来更新,来确保UI更新发生。如果有必要state的最终结果值应该被当作 子组件的属性 传递给子组件,在子组件中通过this.props来获取值。

         下面来举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var FilteredList = React.createClass({
        //自定义的过滤方法
        filteredList: function (event) {
            var updateList = this.state.initialItems;
            //根据输入框的值来过滤出结果
            updateList = updateList.filter(function (item) {
                return item.toLowerCase().search(event.target.value.toLowerCase()) !== -1;
            });
            //将过滤出的值通过setState方法来更新state
            this.setState({items: updateList});
        },
     
        //state 初始化方法
        getInitialState: function () {
            return {
                initialItems: ["Apples""Broccoli""Chicken""Duck""Eggs""Fish""Granola","Hash Browns"],
                items: []
            }
        },
        //在组件渲染之前执行该方法
        componentWillMount: function () {
            this.setState({items: this.state.initialItems});
        },
        render: function () {
            //onChange 事件来执行filteredList方法
            //再将更新过的state 作为List组件的属性传递给List组件
            return (
                <div class="filter-class">
                    <input type="text" placeholder="Search" onChange={this.filteredList} />  
                    <List items={this.state.items} />
                </div>
            )
        }
    })
     
    var List = React.createClass({
        render: function () {
            //List组件中通过this.props来获取到FilteredList传递进来的值
            return (
                <ul>
                    {
                        this.props.items.map(function (item) {
                            return <li key={item}>{item}</li>
                        })
                    }
                </ul>
            )
        }
    });
     
    React.render(<FilteredList/>, document.getElementById("mount-point"));

      运行结果:

       感觉还是不错的哦 

    11.总结

        以上的都是一些关于react的基础。有时间,有问题就去查看React API:"http://facebook.github.io/react/docs/top-level-api.html"

        最好也去了解下关于jsx:http://facebook.github.io/react/docs/jsx-in-depth.html

        下一节,我将翻译关于学习通过express建立应用,并在服务端使用react渲染,跟前客户端一样,然后通过socket.io来使这两端保持同步。

    翻译不是很好!英语水平有限啊!我会尽量将自己的理解放入进去!

    上面的代码都是我自己运行过的! 

     
    分类: react
  • 相关阅读:
    spring cloud gateway
    spring cloud openfeign 源码
    spring cloud openfeign源码分析
    spring boot 官网提供所有组件
    GitLab +Jenkins + WebHook配置自动发版
    VMware Horizon高阶PoC之模板默认用户配置、背景&主题优化
    TranslateIP For StoreFront V2
    配置Windows域控制器同步网络时间
    大客户VL版本Windows客户端加域自动激活详细教程
    Installing ESXi on an iDRAC8 Flash Car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o_wl/p/467876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