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 Easily Started Problem With No Solution In Sight》 的 译文


    陈同学(陈彼方)  在  反相吧 发了一个 帖 《一个简单问题,留给民科来证明》  https://tieba.baidu.com/p/6669105616  ,  里面 列了一篇 英文文章 《An Easily Started Problem With No Solution In Sight》 ,      有点好玩,    就 翻译一下,    下面 是 译文  。

     

    一个简单开始的问题, 目前还看不到解决方法

     

    我注意到 arXiv preprint server  上的一篇论文, 在 整个周末 。   这篇论文 讨论 了一个 数学问题, 这个 数学问题 的 题目 很简单, 但是, 很多 数学家 做了很多 努力, 也 还没有 解决 这个问题   。

     

    这个问题叫做  “Collatz 猜想”,    这是一个 数论 问题,  数论 里 有很多问题,  题目 很简单,  小学生 也能看懂,  但是 证明很难,  Collatz 猜想 就是 这一类 问题 的 其中之一 。    这一类 问题 因为 问题 看起来 很简单 而 常常 让 人们 迷惑,  以为 证明 也很简单  。

     

    我们来看看  Collatz 猜想,    对于 一个 正整数 n,  我们定义一个 函数  f ( n ) ,   如果 n 是 偶数,   f ( n ) = n / 2 ,  如果 n 是 奇数,  f ( n ) = ( 3 n + 1 ) / 2 ,

    这样,  对于 正整数 n, 可以 调用 f (n),    让  n1 = f (n) ,  n2 = f (n1) ,  n3 = f (n2) , 这样一直调用下去,  直到  f ( n [ k-1 ] ) = 1 ,  k 表示 调用  f ( n ) 的 次数,

    可以 把 这样 调用了 k 次 f (n) 的 过程 记为  fk (n)  。  

    Collatz 猜想 就是   对于 任意一个 正整数 n,  都存在一个 k, 使得  fk (n) = 1   。

    简单, 对吧 ?

     

    我们来看 几个 例子,  比如,   f (2) = 1,   f (4) = 2,   f(8) = 4,    一般的,   f ( 2^k ) = 2^(k - 1)  ,  所以,  这个猜想 和 2 有某些密切关系 。

    如果 n = 7 , 会怎么样呢 ?

    f (7) = ( 3 * 7 + 1 ) / 2 = 11

    f (11) = 17

    f (17) = 26

    f (26) = 13

    f (13) = 20

    f (20) = 10

    f (10) = 5

    f (5) = 8

    f (8) = 4

    f (4) = 2

    f (2) = 1

     

    数一下,  可以看到 调用了  11 次  f (n)  ,    即, 当 n = 7 时,   k = 11  。

    但 当 n = 27 时,   k = 111 (!)     ,     (译注:  这个 感叹号  (!)     是不是表示 阶乘 ? 不知道 )

     

    上面 计算过程 中 每一次 f (n) 的 结果 按顺序放到一起 可以组成 一个 序列,  这个 序列 显示出一个  增长 - 下降 - 增长 - 下降   这样一种 行为趋势, 

    比如 11 到 26 是 增长,   26 到 13 是 下降,  13 到 20 是 增长,  20 到 5 是 下降, 5 到 8 是 增长,  8 到 1 是 下降 。

    作为结论,  有时候 把 这种 增-降-增-降  的 序列 称为  “冰雹序列”,     因为 这 看起来 像 下冰雹 时 冰雹 在 云层 里 弹跳起伏  。

    (译注:  冰雹 还会在 云层 里 弹跳起伏 ?  云彩 是 蹦床 吗?  但 原文 好像 意思就是 云层 是 蹦床)

     

    下面 来 看一个 图表,  这个 图表 画的是   10000 以内 的 正整数 对应 的 k  :

     

                         

     

     

     

    这是 一张  nice 的 图,    看起来 这里面 一定 有些  Pattern (模式 、规律), 只是 还没有被 量化 。

     

    So,    为什么我们要 相信 这个 猜想 呢 ?    它 已经被 计算机 验证 到了 n = 2^60   ,   这是一个 可观 的 大数字  。  当然, 这不是 证明 ,  但是 它 是 一个 不错 的 证据  。

     

    如果 你 玩 这个 序列 玩了一会,  你会发现,  序列里 的 每一个 奇数 平均 差不多 是 下一个(previous) 奇数 的 3/4 (译注 :  这里的 “previous” 似乎应该 译为 “下一个”,    因为 奇数 是 增长 的,  只有到 偶数 才会 降下来) ,    所以, 这是一个 启发, 为什么这个 序列 最终 会 降下来 (当然, 这不是 证明, 只是一个 提示)  。

     

    这样的 猜想 有 许多,  尤其是 在 数论 领域,  它们 都 容易 陈述, 但是 极其(变态) 难以证明 。

     

    Twin Prime 猜想 受到 许多 关注,  在 若干年 前 。   它 还没有 被 证明,  但是 已 取得了 许多 进展  。

     

    又比如 哥德巴赫猜想,   一个 偶数 可以表示 为 2 个 质数 之 和 。

     

    我想 这就是 数论 吸引人 的 一个地方:   你可以 告诉 大街 上的 一个 普通人 你 研究 的 数论问题 是什么,  他们也能听懂 。 但是 研究这些问题 需要 做 深入 的 数学工作,  比如 用 代数拓扑 来 研究  。

     

    结尾,   下面 有 一幅图,  这幅图  是 从  动力系统 点 的 视角 来看  Collatz 猜想 。(译注: 动力系统 ( dynamical system ) 是 一个 数学概念)

     

    Collatz map  是 复平面 上 的 整数 分布 的 一个 约束  。

    具体 的 我就不叙述了,    这里面 包含了 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 和 各种东西 。

    你也许看过 那些 很漂亮 的 分形图案  (译注:  分形 ( fractal ) 是 一个 数学概念) ,    生成 分形图案 的 一种 标准技术 就是 取 一张  Collatz map  这样 的 map,  把 这张 map 迭代渲染 在 复平面 上,   用 各种 方式 对 点 着色,   着色 的 规则 由 迭代 收敛 的 规则 决定  。

    通过 Collatz map,   你 拿到了 这样一张 非常漂亮 的 分形图案 (译注: 就是 下面 这幅图) ,   这也 揭示 了  一些 表面简单 的 东西 是 怎样 隐藏了 非常复杂 的 行为,    这也是 数学家 为 数学 着迷 的 原因 之一,    希望你也能 享受 这样的 乐趣   。

     

                         

     

     

     

     

     

    以上 是   译文,   下面 附上 英文原文 和 作者简介 。

     

     

     

     

     

     

     

     

     

     

     

     

     

     

     

     

     

  • 相关阅读:
    测试平台系列(56) JSON深层次对比方案
    测试平台系列(57) 美化代码编辑器
    测试平台系列(54) 数据库表接口适配前端页面(下)
    测试平台系列(55) 引入AceEditor(代码编辑器)
    测试平台系列(52) 改造异步数据库连接方案
    测试平台系列(53) 数据库表接口适配前端页面(上)
    二叉树
    OCP 063中文考试题库(cuug内部资料)第34题
    OCP 063中文考试题库(cuug内部资料)第33题
    OCP 063中文考试题库(cuug内部资料)第32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SongKing/p/1285782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