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2-BPM平台应用价值(上篇):统一的流程管理平台对企业有多重要?


    近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逐步深入,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构建了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例如SAP、ERP、OA、HR、合同、财务等管理系统,各系统分别支撑着不同部门及组织的日常工作。但随着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内部业务系统增多,业务流程量也随之剧增,这些单独的业务系统很难支撑所有业务流程和业务活动,更无法适应企业快捷的业务变化发展需求。

    深耕 BPM 领域多年,K2 洞悉企业各类业务管理痛点与挑战,结合深入实践过的项目经验及解决方案,针对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分上下两篇为大家介绍BPM平台的应用价值。

    1 多流程平台常见问题

    无法形成端到端的流程贯通

    公司业务系统多且差异性大,往往两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没有交互,没有建立业务关联性,无法做到端到端的流程贯通,数据价值更难以体现,形成信息孤岛。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目标,导致企业无法从全局视角监控、分析及优化业务。

    流程不统一,IT运维成本高

    企业整体的流程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完善、没有统一标准,互相矛盾,导致各应用系统中的数据来源不统一,数据使用及统计口径不一致;各数据库之间数据不能流动,数据不能实现有效共享,造成数据冗余。此外企业流程构建、发布、版本管理、运维方式也不一致,导致流程调整和持续运维成本较高。

    用户体验差,工作效率低下

    各系统流程操作独立,路径杂,上手慢,员工发起流程耗时长,且用户需要频繁在不同业务系统间切换以处理不同的任务,流程执行被动,繁琐且效率低下;系统一多,用户往往还必须记住多个系统的用户名及密码,更容易遗忘。此外,多业务系统信息分散难以获取,缺少有效整合,用户难以进行信息的综合利用。

    基于以上问题,K2为企业提供了一套更加稳定安全、功能丰富、灵活开放的统一流程管理平台,有能力支撑全部业务流程,快速响应需求变化,与各个业务系统无缝集成,贯通端到端的流程管理,实现企业整体流程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审批、统一监控、统一优化,以及更加灵活的业务流程统计分析,让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不再遥不可及。

    2『K2 统一流程平台』介绍

    两大定位:

    流程一体化

    将各业务系统按照体系化的方式打通,用一体化业务流程平台承载。

    业务赋能

    以流程为中心,聚合数据洞察、智能化和新技术为赋能业务创新。

    一个目标:

    数据支持决策、数据赋能业务创新、数据赋能提升竞争力。

    K2 统一流程平台『实现功能』

    流程跨系统的无缝集成

    K2 能够链接企业所有应用系统,无缝集成ERP、SRM、PLM等异构系统,实现跨系统的流程互通和数据共享,让所有业务系统输入和输出进行有效对接,从而实现业务处理高效协同。

    数据拉通:通过K2 流程拉通不同业务应用间的数据交互、保证业务数据的准确性;数据除回传给对接的业务系统外,还可同步给 IDM 供其他业务系统利用。

    业务拉通:以流程驱动业务,实现端到端的流程审批,打破不同业务、不同部门间的作业孤岛及壁垒,减少员工重复性工作。

    统一流程门户建设

    K2 统一流程管理平台,帮助企业打造统一的用户任务处理中心,为领导及员工提供统一的流程发起和审批入口,统一的流程代办提醒入口;通过统一用户管理逻辑,避免重复登录与验证,来提升用户体验,实现跨系统工作任务的集中处理。

    K2 流程门户亮点:

    提供统一流程平台标准门户、个性化应用集成等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喜好,调整门户应用布局、常用应用等;

    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任务入口,用户可以快速查看个人任务;

    生动的任务跟踪监控,用户所有流程任务都有据可查,快速跟踪;

    灵活的代理机制,即使用户在不便审批的时间也不影响工作进度;

    移动端PC端一体化,自适应响应式布局,代办任务批量推送。

    端到端的流程管理与监控

    K2 统一流程平台将业务系统流程进行集中管理,避免传统分散管控的无序、无法统计分析、管理混乱等问题;提供业务流程在整个流转过程中全面细微的状态信息,能为用户直观地展示流程信息,统计流程数据及绩效分析,实现全方位业务流程化管理、过程透明化、以及端到端地流程监控,为业务优化和领导决策提供合理的数据依据,持续提升流程处理的效率,推动组织效能的全面提升。

    K2 平台相对封闭应用系统的『优势』

    降低应用成本

    节约应用系统的 License 费用,分布式运维方便快捷,真正降低对实施方的依赖。

    统一用户体验

    一站式管理体验,入口统一体验统一,审批信息多、排列人性化,审批操作科学、标准化。

    更好的开放性

    开放式架构更易集成,可定制程度高,更贴合公司整体架构,降低对具体产品或厂商的依赖。

    响应需求更快

    支持业务组件沉淀和复用,支持复杂流程场景,支持复杂流程逻辑,能快速适应变化。

  • 相关阅读:
    坚决不再犯的脑残错误
    2018.8.21提高A&省选组模拟考试
    2018.10.9模拟考试
    fread()快读
    2018.10.6模拟考试
    2018.10.4模拟考试
    2018.8.20提高AB组模拟考试
    2018.8.21提高AB组模拟考试
    2018.8.19提高B组模拟考试
    2018.8.18提高B组模拟试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2China/p/1329450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