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算法4】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广度优先遍历与深度优先遍历类似,也是查询的方法之一,他也是从某个状态出发查询可以到达的所有状态。

    但不同与深度优先遍历,广度优先遍历总是先去查询距离初始状态最近的状态。

    • 选课的智慧:如何确定选课的顺序
    • 寻找制高点:寻找制高点,抢占有利地形
    • 合法的括号:从非法括号中寻找合法括号序列
    • 数的右侧: 从树的侧边观察数的伟岸身躯

    对比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在搜索所有答案的时候是采用由近及远的方式。先访问离起始点最近的点,再访问远一些的点,就好像先访问走一步可以到达的点,再访问走两步可以到达的点。

    因此,广度优先遍历算法也叫做层次遍历算法,一层一层去找问题的答案。

    选课的智慧

    新学期,将要学习计算机基础、数学、英语、Python、算法等五门课程。其中学习算法之前要先学习Python和英语,在学习Python之前要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基础

    问题求解

    广度优先遍历以队列为基础

    1. 开始选课时,只能选择没有先修课的科目。比如数学,在选择计算机基础,这样就可以学习Python。为了找出没有先修课的科目,需要建立一个数组来记录每门课的先修课数量,将每门的先修课数量初始化为0,课程数量为num_courses
    2. 接下来,需要通过先修课的二维数组pre_list来计算每门课的先修课数量
    3. 接下来,建立一个队列queue 存储目前可以选择的课程。将那些先修课数量为0的课程加入队列queue
    4. 综上,建立存放每门可曾先修数量的数组pre_list_count 和存放目前可以选修课程的队列queu。
    5. 最后使用广度优先遍历开始选课

    代码实现

    def bfs(num_courses, pre_list):
        # 初始化每门课的先修课数量 0
        pre_list_count = [0]*num_courses
        for line in pre_list:
            for i in range(len(line)):
                if line[i] == 1:
                    pre_list_count[i] += 1
    
        queue = []
        for i in range(len(pre_list_count)):
            # 挑选先修课数量为0 的课程
            if pre_list_count[i] == 0:
                queue.append(i)
    
        class_task = []
        while len(queue) != 0:
            this_class = queue[0]
            del queue[0]
            class_task.append(this_class)
    
            for i in range(num_courses):
                if pre_list[this_class][i] == 1:
                    pre_list_count[i] -= 1
                    # 若一门课的先修课为0,就将其加入队列
                    if pre_list_count[i] == 0:
                        queue.append(i)
    
        return class_task
    
    # 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依赖关系
    pre_list = [
           # M, C, P, E, A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
    
    class_map = {
        '0': 'Math',
        '1': 'Computer',
        '2': 'Python',
        '3': 'English',
        '4': 'Arithmetic',
    }
    
    class_task = bfs(5, pre_list)
    for i in class_task:
        print(class_map[str(i)])
    

    寻找制高点

    拿到一张海拔图,上面有每个地理位置的海拔高度数据。为了描述这张图,使用同样一个M*N的二维数组表示

    如图:

    问题求解

    若是从每个点出发来搜索是否能达到四个边缘,但不像迷宫问题,搜索的目标点不是单一的,而是所有边缘点,那么这种算法思路显然效率低下。

    那么,如何优化算法呢?换个角度思考,以边缘作为起点向内部开始遍历搜索,看下一个节点的高低是否高于或者等于自身的高度,然后标记能够到达的点为True,继续搜索,直到不能走为止。

    按照同样的思路分别标记从四个边缘出发可以到达的点,那么最终四者均为True,那,这个点就是我们寻找的制高点。

    逆向思维方式很重要

    1. 标记地图上的每一个点,定义左上角为(0, 0), 右下角为(m-1, n-1)

    2. 首先,根据已知的数据(地图),也就是一个二维数组。代码框架

      # matrix 是存储地图的二维数组
      def solve(matrix):
          if not matrix:
              return matrix
          # 相应逻辑
      
    3. 为了更好的表示可以移动的方向,使用一个二维数组存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

      dir = [
          [0, 1], # x坐标+0,y坐标+1,即向下移动
          [0, -1],
          [1, 0],
          [-1, 0]
      ]
      
    4. 定义用来存储二维数组大小的变量

    5. 开始寻找制高点,队列是完成广度优先遍历必备的数据结构。所以,先把第一行的点全部放入队列,然后开始广度遍历

    代码实现

    
    def bfs(set, m, n, matrix):
        dir = [[0, 1], [0, -1], [1, 0], [-1, 0]]
        # list()函数创建queue 为set的队列版本
        queue = list(set)
    
        while len(queue) > 0:
            # 取出队列的头元素(x, y)
            x, y = queue.pop()
            # 循环遍历四个方向
            for d in dir:
                nx = x + d[0]
                ny = y + d[1]
                # 如果新的点在二维数组中
                if 0 <= nx and nx < m and 0 <= ny and ny < n:
                    # 如果新的点原来点高
                    if matrix[nx][ny] >= matrix[x][y]:
                        if (nx, ny) not in set:
                            queue.append((nx, ny))
                            set.add((nx, ny))
    
    
    def solve(matrix):
        if not matrix:
            return matrix
    
        # 二维数组有多少行
        m = len(matrix)
        # 二维数组有多少列
        n = len(matrix[0])
    
        top_point = set([(0, y) for y in range(n)])
        left_point = set([(x, 0) for x in range(m)])
        bottom_point = set([(m-1, y) for y in range(n)])
        right_point = set([(x, n-1) for x in range(m)])
    
        bfs(top_point, m, n, matrix)
        bfs(left_point, m, n, matrix)
        bfs(bottom_point, m, n, matrix)
        bfs(right_point, m, n, matrix)
    
        res = top_point & left_point & bottom_point & right_point
        result = max(res)
        print('XY:', result)
        comm_height = matrix[result[0]][result[1]]
        return comm_height
    
    matrix = [
        [1, 1, 3, 2, 3, 5, 3],
        [1, 3, 3, 4, 5, 6, 3],
        [2, 2, 3, 7, 4, 3, 2],
        [3, 5, 5, 2, 3, 2, 3]
    ]
    
    s = solve(matrix)
    print(s)
    

    合法的括号

    一段代码中充满了括号,为了更快的修改括号匹配问题,可以编写一段代码,来寻找正确的小括号组合。

    即在给定的输入字符串中,移除掉最少量的错误括号,从而使得这个字符串变成有效的字符串,并返回

    问题求解

    1. 对于括号匹配问题,最先想到的应该是栈来解决。常规操作就是遇到左括号的时候入栈,遇见有括号的时候出栈。而对于最短路径,广度优先遍历算法不仅可以找到合法的字符串,还可以找到经过最少变化就能得到合法字符串,所以广度优先遍历算法更适合解决。

    2. 首先,解决什么样的字符串是合法的字符串,为了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合法。可以使用一个变量来模拟栈,从头到尾扫描,只要遇到左括号就让变量加1,遇到右括号让变量减1,在这个过程中,某一步使得变量的值小于0, 就说明该字符串是一个非法字符串,如果全部都通过的话,就说明它是一个合法的字符串。相比较传统的栈,能更节省内存

      def isvalid(str):
          count = 0
          for i in str:
              if i == '(':
                  count += 1
              elif i == ')':
                  count -= 1
                  if count < 0:
                      return False
          return count == 0
      
    3. 将初始字符串加入队列,每次从队列中取出一个字符串,查看它是不是合法的,如果是,则把它加入结果集,返回结果就好,如果不是,遍历这个字符串,只要遇到左右括号字符的时候,就去掉该括号字符生成新的字符串,把它加入到队列中进行分析。对于括号数量为N的字符串,理论上,这一步要产生N-1个字符串,当然还要去除重复的数据,可能会小于N-1个字符串。可以放入一个哈希集合中,减少重复计算

    4. 找出所有合法的结果需要一直找到队列为空。如果发现合法的字符串,就不需要继续搜索下去,直接跳出循环,使用该技术称之为剪枝

    5. 对队列中的每个字符串都进行相同的操作,还有一种情况是知道队列为空还没找到合法的字符串,就返回空集合。

    6. 最后使用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对队列进行分析,分析完不是删除,而是留下来做数据处理。

    代码实现

    def isvalid(str):
        ''' 有效字符串'''
        # 记录括号的数量
        count = 0
        for i in str:
            if i == '(':
                count += 1
            elif i == ')':
                count -= 1
                if count < 0:
                    return False
        if count != 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def bfs(string):
        # 存放最终结果
        res = []
        # 初始字符串加入队列
        queue = [string]
    
        # 队列不为空是开始进行广度优先遍历
        while len(queue) > 0:
            for i in range(len(queue)):
                if isvalid(queue[i]):
                    # 收集合法字符串到结果集中
                    res.append(queue[i])
    
            if len(res) > 0:
                # 合法字符串去重
                return list(set(res))
    
            # 临时结果集
            temp = []
            # 取出队列中每一个字符串
            for i in queue:
                # 对于每个字符串,分别查看每个字符
                for j in range(len(i)):
                    # 如果为左右括号则生成新的字符串,并加入临时结果集
                    if i[j] == '(' or i[j] == ')':
                        temp.append(i[: j] + i[j+1: ])
    
            queue = list(set(temp))
        return list(set(res))
    
    s = '(a)(b))('
    
    print(bfs(s))
    ### >>>
    """
    ['(a)(b)', '(a(b))']
    """
    
  • 相关阅读:
    BZOJ(2) 1041: [HAOI2008]圆上的整点
    BZOJ(1) 1003 [ZJOI2006]物流运输
    HDU 1285 确定比赛名次
    洛谷 P2951 [USACO09OPEN]捉迷藏Hide and Seek
    POJ 1201 Intervals
    2017 软件工程 个人作业——软件产品案例分析
    2017 软件工程 个人技术博客(α)
    在VS2017上对C++项目进行单元测试
    ASC47B borderless
    ASC47B borderles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oshuaP/p/1313847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