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5228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七周学习总结 (1)


    教学内容总结

    常见存储技术

    1、随机访问存储器RAM

    •类型: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

    •静态RAM(SRAM)比动态RAM(DRAM)更快,但也贵很多。

    •静态RAM •SRAM将每个位存储在一个双稳态的存储器单元里,每个单元是用一个六晶体管电路来实现的。

    •这个电路的一个属性:它可以无限制地保持在两个不同的电压配置或状态之一。其他任何状态都是不稳定的。

    •- 特点:由于SRAM的双稳态特性,只要有电,它就会永远地保持它的值,即使有干扰,如电子噪音,来扰乱电压,当干扰消除,电路也能恢复到稳定值。

    • 应用:SRAM用来作为高速缓存存储器,即可以在CPU芯片上,也可以在片下。
      •动态DRAM •DRAM将每个位存储为对电容的充电。电容约为30×10-15F。
      •- 特点:对干扰特别敏感,当电容的电压被扰乱之后,它就永远不会恢复了。暴露在光线下会导致电容电压改变。

    • 应用:DRAM用来作为主存以及图形系统的帧缓冲区。

    2、非易失性存储器ROM

    •ROM的区分:能被重编程的次数和对他们进行重编程所用的机制。

    •- PROM:只能被编程一次。

    •- EPROM:可擦写可编程ROM,紫外线光照清除单元内容,可擦写次数数量级1000。

    •- E2PROM:电子可擦除PROM,可以直接在印制电路卡上编程,可擦写次数数量级10^5。

    • FLASH:闪存,基于EEPROM。(固态硬盘SSD基于闪存)

    3、磁盘存储

    •磁盘构造 •由盘片构成,每个盘片有两面或者称为表面,表面覆盖着磁性记录材料。盘片中央有一个可以旋转的主轴,使得盘片以固定的旋转速率旋转,通常是5400~15000转每分钟(RPM)

    •每个表面是由一组称为磁道的同心圆组成;每个磁道被划分成一组扇区;每个扇区包含相等数量的数据位(通常是512字节);这些数据编码在扇区上的磁性材料中。扇区之间由一些间隙分隔开,这些间隙中不存在数据位。间隙存储用来标识扇区的格式化位。

    •磁盘容量

    •一个磁盘上可以记录的最大位数称为它的最大容量/容量。

    •磁盘容量的决定因素:

    (1) 记录密度:磁道一英寸的段可以放入的位数。

    (2) 磁道密度:从盘片中心出发半径上一英寸的段内可以有的磁道数。

    (3) 面密度:记录密度与磁道密度的乘积。

    •磁盘容量=扇区大小×每条磁道平均扇区数×每个面磁道的磁道数×每个盘片的面数×每个磁盘的盘数

    •对于与DRAM和SRAM容量相关的单位,通常

    K = 210,M = 220,G = 230

    对扇区的访问时间有三个主要的部分:

    (1) 寻道时间:为了读取某个目标扇区的内容,传动臂把读/写头首先定位到包含目标扇区的磁道上,所需时间即为寻道时间,约等于最大旋转时间。

    • 寻道时间Tseek依赖于读写头以前的位置和转动臂在盘面上移动的速度。
      (2) 旋转时间:定位到期望的磁道后,驱动器等待目标扇区的第一个位旋转到读/写头下。依赖于当读写头到达目标扇区时盘面的位置和磁盘旋转速度。

    • - 定位到期望的磁道后,驱动器等待目标扇区的第一个位旋转到读/写头下。

    • - 最大旋转时间 = 1/最大旋转数率

    • - 平均旋转时间 = (1/2) * 最大旋转时间。

    (3) 传送时间:当目标扇区的第一个位位于读写头下时,驱动器就可以开始读或者写该扇区的内容。依赖于旋转速度和每条磁道的扇区数目。

    - 平均传送时间 = (1/最大旋转数率) * (1/每磁道的平均扇区数)
    

    •对于磁盘和网络这样的I/O设备容量相关的单位,通常K = 103,M = 106,G = 109

    逻辑磁盘块

    内存可以看成字节数组、磁盘可以看成块数组

    •现代磁盘构造复杂,有多个盘面,这些盘面上有不同的记忆区。为了对操作系统隐藏这样的复杂性,现代磁盘将他们的构造呈现为一个简单的试图,一个B个扇区大小的逻辑块的序列,编号为0,1,...,B-1。

    •磁盘中有一个小的硬件/固件设备,称为磁盘控制器,维护着逻辑块号和实际(物理)扇区之间的映射关系。

    •控制器上的固件执行一个快速表查找,将一个逻辑块号翻译一个(盘面、磁道、扇区)的三元组,这个三原则唯一地表示了对应的物理扇区。控制器上的硬件解释这个三元组,将读写头移动到适当的煮面,等待扇区移动到读写头下,将读写头感知到的位放在控制器上的一个小缓冲区中,然后将他们拷贝到主存中。

    存储器层次结构

    存储器层次结构中的缓存

    ·高速缓存:是一个小而快速地存储设备,它作为存储在更大、也更慢的设备中的数据对象的缓冲区域cash
    缓存:使用高速缓存的过程cashing

    ·块:第k+1层的存储器被划分成连续的对象片,每个块有一个唯一的地址或名字,使之区别于其他的块
    传送单元:数据总是以块大小为传送单元

  • 相关阅读:
    大规模特征构建实践总结
    大数据分析在新型智慧能源建设中的应用
    非局部神经网络,打造未来神经网络基本组件
    异常处理机制
    myecplise debug时怎么看源码 和怎么导入项目中框架的源码
    mybatis 学习的总结
    oracle学习总结2(pl/sql 游标 异常的处理 存储过程和函数 包 触发器)
    Oracle学习的总结
    Oracle 11 g 2R安装以及sql Development
    SpringMVC源代码学习(六)HanderMapping详解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000/p/600561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