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笔记


    什么是Pre-architecture

    Pre-architecture就是架构设计的最前期阶段,其工作目标包括:理解需求、建立需求大局观确定架构设计方向等。

    Pre-architecture阶段虽然是铺垫性质的阶段,但对架构实践而言意义重大。

    这个阶段能够解决以下这个这些问题:

    分析业务需求和约束背后的衍生需求

    发现遗漏需求

    确定关键功能

    确定关键质量

    权衡属性之间的矛盾关系

    在pre-architecture的阶段,能够帮助架构师在其构建的过程中,挖掘出业务,用户,开发的3个需求层次中中,和功能,质量,约束的3类需求中的更加与深层次的需求,这个过程对于架构实践的意义是重大的,因此在pre-architecture阶段,书中对其形象的比喻就是砍柴之前的磨刀,这有助于在架构构建的过程中让架构师清晰其需求的脉络,更加了解清晰深层次的需求,如此一来可以增加在架构成功的概率。

    Refined Architecture是相对于Conceptual Architecture而言的,即细化架构。ADMEMS主要通过5视图法对细化架构阶段进行实践。                                            

    5视图法的主要思想为:错落有致地将众多技术关注点划分群落群落内高聚合,群落间松耦合。应用5视图方法,便于架构师设计思维的有序展开。不同视图源于不同的思维角度及不同的技术关注点,即:

    逻辑架构:关注如何划分子系统、如何定义接口、如何运用质疑驱动的思维套路等;

    物理架构:关注硬件选择与物理拓扑、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关系、方案优化;

    运行架构:关注确定引入哪些控制流、确定每条控制流的任务、处理相关问题、进一步考虑控制流之间的同步关系等;

    开发架构:关注将“逻辑职责映射为程序单元、开发技术选型、程序单元间的关系等;

    数据架构:关键是确定数据分布方案。数据分布的6种策略:独立、集中、分区、复制、子集、重组.

    非功能目标的设计环节。非功能目标的设计是以场景技术为核心手段、以目标-场景-决策表为思维工具致力于支撑非功能目标的理性设计过程。经过非功能目标的设计,将使得架构设计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更强、避免过度设计,同时便于系统升级时参考。

    目标-场景-决策表方法,可以帮助架构师快速建议非功能目标的设计思维,更理性地应对架构师普遍感到棘手的非功能支持问题,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相关阅读:
    JavaScript 中,定义函数时用 var foo = function () {} 和 function foo() 有什么区别?
    Vue报错 [Vue warn]: Cannot find element
    一个android样本的过保护
    cve-2015-1635漏洞分析
    一个linux的样本分析
    ios透明代理抓包
    各浏览器抗uaf机制
    面试知识点总结之Nginx
    面试知识点总结之redis
    面试知识点总结之I/O流IO/BIO/NIO/AIO区别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1061321925wu/p/1269551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