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说“用户“、”迭代”的鹦鹉也能成为产品专家:3.5星|《产品思维》


     我所见到的大部分对MVP判断失误的情况,实际上都是“做多了”而非“做少了”。尤其是过去几年参与创业潮的传统行业的老板,由于对互联网用户的价值和体验判断并不准确,也不熟悉迭代思维,于是刚开始就做了大而全的App,最后钱花了不少,却看不到问题:因为不是MVP,相当于同时在验证无数问题

     

     

    产品思维:从新手到资深产品人

     

    作者: 刘飞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19-6

    页数: 256

    定价: 59.8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21703504

     

     

     

    01

     

    冲着作者在滴滴的产品工作经历买来看的,这一点比较失望,提到滴滴实际的成功失败案例都不多,提到作者供职过的其他单位的案例也不多,理论阐述占了大部分篇幅。

     

    全书分三个部分,分别讲:

    1:通过用户画像找到真需求;

    2:确定产品对用户的核心价值;

    3:MVP、迭代、A/B测试逐步完善产品。

     

    有一些章节大幅讲解心理学概念。强调要避免常见心理学误区。

     

    我读后认为作者最重要的经验是:发现数据不利,要勇于撤下自己提出的创意;

     

    书中另外几个重要的经验:

    1:用户画像的关键在于真实,真实是难以来自标准模板的;

    2:跟亲朋好友收集的需求很可能是伪需求;

    3:大部分对MVP判断失误的情况,实际上都是“做多了”而非“做少了”。

     

    平台型产品和非平台型产品,作者在书中自创了好几个相关的概念,我感觉不如用已有概念清晰明了。

     

    作者还重新定义了“心流”这个概念,书中的“心流”大致是指用户心中对某事的默认流程。

     

    总体评价3.5星,还可以。

     

     

    02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需要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是,用户价值的存在并不等于产品价值就存在,这可以用俞军老师的价值公式来解释:产品价值=(新价值-旧价值)-迁移成本。另外,我们还要考虑个体价值与产品群体价值的关系,我经常使用这个公式:产品价值=平均创造的用户价值x覆盖的用户量。P前言21

     

    2:类似地,我也一直认为,只要能说出“用户”和“迭代”这两个词,一只鹦鹉也能成为产品专家。这两个概念都是互联网从业者的老生常谈,可惜真的深入理解它们并且能够将它们运用到实践中的人,少之又少。P前言19

     

    3:迭代思维的核心思想可以一言以蔽之:在实践中学习。如果只有用户思维而不考虑迭代思维,可能会陷入产品经理个人主义的设计思路。没有人天生就是产品决策专家,不可能做出永远正确的决策,因此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依然需要具备对产品和用户的敬畏心,依赖大量的用户反馈和数据调研来做出更好的判断,持续优化产品。P前言21

     

    4:前面提到,我认为用户画像的关键在于真实,真实是难以来自标准模板的。可以说,有60条特征描述的用户画像,会比“31岁,北京人,女”更有效、更好用,但是当遇到这些特征之外需要判断的问题时,也许就容易失效了。P10

     

    5:我们要判断的是“当下我们的产品的用户会喜欢哪些功能/服务”,而不是“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吸引更多全新的用户”。后者实际上跟做一个新产品没有区别,对用户特征的分析要关注的就不是存量用户,而是全新的潜在用户了。P24

     

    6:在逐步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有能力提供更丰富的功能和服务了,这时,就需要做人群划分。比如25岁的女性与30岁的女性在许多层面的认知和需求就不太一样,她们需要的样式有差别,对服务品质的要求有差别,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方式也可能有差别,都应区分对待。P27

     

    7:对自已用户的充分认知是划分生命周期的重要前提,不要觉得所有的生命周期方法都是可复用的。P35

     

    8:也就是说,司机在上一单结束时不想接单是完全可以人工操作的。这个功能,绝大多数司机在我们反复宣传和提醒之后,居然还是不知道。甚至之前连我身边的一些同事都并不知道这个功能,还来质问我为什么体验特别差。P79

     

    9:比如能不能接到更多的订单,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关于怎么接到订单的传闻就有以下这些:如果没有订单,反复开关蓝牙,就能接到订单;·如果没有订单,就打客服电话骂客服,骂完就有了订单;·如果没有订单,就重启一下App,然后就能有订单。P81

     

    10:跟亲朋好友收集的需求很可能是伪需求。我遇到过许多朋友的实例,就是产品真的生产出来了,原本承诺会使用的亲朋好友只是礼貌性地试用了一下,很少有能坚持下去的。P103

     

    11:在这些人的理解里,需求全都是猜想出来的,碰巧被用户特别喜欢,于是就成了风口,产品就成功了。汽车是猜想出的,飞机是猜想出的,QQ是猜想出的,淘宝是猜想出的,全凭创业者一个精彩的创意再加上极佳的运气……这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误读,它对许多产品经理的负面影响远比这句话正向的意义大。P104

     

    12:滴滴出行的产品团队曾经讨论过要不要在行程中做小游戏。背景大概是,只有约车功能的整体流程太过枯燥、功能太单一,是否应该为用户提供娱乐功能。比起打开App只能看到行程地图和订单信息,这个体验是会有所提升的。不过“看枯燥的行程页面”真的是旧体验吗? P143

     

    13:但运行一段时间会发现,有的乘客经常会被“升舱”成优享,反而对服务标准的认知很不稳定,没有清楚分辨哪辆是优享,哪辆是快车,结果对快车的服务越发不满,认为平台整体的服务变差了。P166

     

    14:我所见到的大部分对MVP判断失误的情况,实际上都是“做多了”而非“做少了”。尤其是过去几年参与创业潮的传统行业的老板,由于对互联网用户的价值和体验判断并不准确,也不熟悉迭代思维,于是刚开始就做了大而全的App,最后钱花了不少,却看不到问题:因为不是MVP,相当于同时在验证无数问题,P198

     

    15:真正将A/B试验的效果发挥到极致的是脸书,而国内的效仿者字节跳动在这方面的功底也非常深厚。它快速试验的方法论和技术能力已经是顶尖的,有专门的Growth(增长)团队在提供方法论和技术能力方面的平台支撑,赋能给每一个项目团队,以此形成了流水线工厂一般的制造能力。P199

     

    16:在迭代过程中,“坚持对的,放弃错的”是最容易理解,也看似最容易执行的一项工作。可惜,比较容易执行的是前半部分“坚持对的”,而不是后半部分“放弃错的”。只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我那个急功近利的同事——都要面临人性的弱点:我辛苦耕耘之后,还要跟别人承认我的方案不行?更难的是,假如这个方案的来源是老板和不熟悉的人,P207

     

     

     

    全文完

     

    相关链接:

     

    产品经理11本书,好书半本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5月31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5月31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169本书(截至5月31日)

     

    本号979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 相关阅读:
    团队第二阶段冲刺——第三天
    团队第二阶段冲刺——第二天
    团队第二阶段冲刺——第一天
    第一阶段意见汇总
    团队第一次绩效考核
    我们与同类产品的差距
    团队项目第一阶段成果评价
    第一阶段验收成果总结
    团队冲刺第十天
    团队冲刺第九天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uoqs/p/1104906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