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事物,只要抓住了规律,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


      

        马伟明的思维的确有过人之处。在一般人看来,抽象的事物是最枯燥、最乏味,但在他眼里,最丰富最多彩的莫过于抽象。他喜欢抽象的事物,更长于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读大学到读博士,越是抽象的课程他学习得越好。张盖凡教授开设的一门名为《交流电机过渡过程》的研究生课程,光公式符号就有1000多个,开课以来没有哪个研究生学起来不喊头痛的。唯独马伟明如鱼得水,趣味横生。课程结业考试,他获得了该课开设以来最高分,并从此接替张盖凡教授成为该课程的主讲教师。


       “学习也好,科研也罢,都有其一定的内在规律。”马伟明阐释他的思维诀窍:“任何事物,只要抓住了规律,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马伟明经常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抽象”。他将这种方法称之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和本质化”。他反复告诫自己的学生:“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如果没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和本质化的能力,将永远一事无成。”


       马伟明的“抽象”堪称绝技。他能把所学的每一门专业课“抽象”得只剩一句话甚至几个字。比如高等数学,不管是微分、积分,还是多元函数、微分方程,马伟明将几大本教材“抽象”后,仅用两个字便将其概括:“极限”。“极限是最本质、最基础的原概念。”他解释说:“除了平面解析几何,高等数学涉及的绝大多数概念,都可以通过这个概念引伸出来和定义出来。”电学,不论强电还是弱电,马伟明“抽象”后得出结论:最易混淆的概念就是3个字:“正方向”。自动控制理论,不管是经典的、现代的,还是线性的、非线性的,马伟明则“抽象”为两个字:“反馈。电子学也是两个字:“电路”。如果哪一门课程学下来,他不能用一句话或几个字“抽象”出来,他就认定自己没有学好。


       马伟明特独的抽象思维能力得益于他扎实的哲学功底。科研之余,他唯一的嗜好就是研读哲学著作,如果这也算嗜好的话。从古希腊哲学、古罗马哲学,到中世纪哲学,再到近代哲学、现代哲学,他通涉博览,乐此不疲。对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及其哲学思想,诸如叔本华、尼采、萨特等等,他更是有着系统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 相关阅读:
    迭代器求迄今为止所有的闰年
    记录列表中每个元素被访问的次数
    访问修改属性日志
    描述符
    摄氏与华氏转变
    【bzoj1925】[Sdoi2010]地精部落 组合数学+dp
    【bzoj1280】Emmy卖猪pigs 最大流
    【bzoj1449/bzoj2895】[JSOI2009]球队收益/球队预算 费用流
    【bzoj2721】[Violet 5]樱花 数论
    【bzoj4810】[Ynoi2017]由乃的玉米田 莫队算法+STL-bitse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ping/p/1024636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