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福大20春软工S班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这个作业的目标 个人总结
    作业正文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其他参考文献 百度、构建之法、CSDN博客

    Part 01:回望

    (1)对比开篇博客你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软件工程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 达到的期待和目标
      与当初相比,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现在看来都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当时想着前端、后端、移动App都涉及一下,在学习过程中才发现:学习后端就够呛了,而且还是入门水平。所以,接下来的方向就是往后端开发方面了,对于一些框架的掌握还需加强,多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解决问题、提升自己。
      还有就是团队合作方面,这次是我自己第一次参加一个完整的项目开发,而且随机组队让我遇见许多大佬强行带我飞,虽然我技术比较拉跨,但是幸运的是大家都相互帮助,帮助我解决了许多困难。在团队中,虽然贡献比较少,但是这是我宝贵的项目经验。
    • 存在的不足
      主要的不足还是技术方面,很多技术都是现学现用,很难说是熟练掌握,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所以还是需要多多练习加强。

    (2)对比当前你的所学所得,你达到了当时的预期值吗?

    我觉得没有达到预期值,因为我认为现在所学到的并不足以支持我实现一些项目,与他人相比还是又很多不足。在团队作业中,每次的项目开发推荐,都觉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时候都需要寻求帮助,所以离预期值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还需努力。

    (3)哪一次作业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团队的alpha冲刺,这是第一次参与完整项目开发的首次代码开发,遇到的困难比较多,但是幸好有队友的帮助让我能够更好的进行开发、融入团队。

    (4)统计在课程上花费的精力和提升

    • 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一共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5000+

    • 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做一个列表)
    作业名称 花费时间/h
    寒假作业(1/2) 4.5
    寒假作业(2/2) 25
    结对第一次作业 20
    结对第二次作业 24
    团队第一次——展示 1
    团队第二次——Github实战 9.5
    团队第三次——需求分析 4.5
    团队第四次——系统与数据库设计 3.5
    团队第五次——alpha冲刺 35
    团队第六次——beta冲刺 28
    个人作业——软件测评 8
    个人作业——软工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5
    合计 168
    • 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

    累计花了168h左右在软工实践上,平均每周花10h左右

    • 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新工具

    XMind ZEN(路线图、思维导图等)
    StarUML(类图等)
    墨刀、Axure(原型设计)
    IntelliJ IDEA(代码开发)平时使用的是eclipse
    Postman:后端开发过程中的测试工具

    • 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echarts:疫情可视化中用来绘制各种图的
    Github:团队开发的代码仓库等、第一次接触使用
    博客园:作业的体现平台,有很多大佬
    SpringBoot框架:团队项目的后端开发框架

    • 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前后端分离开发、线上合作开发

    • 工程能力的提升

    文档的编写与阅读能力,软件的开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 团队合作上的提升

    前后端分离的接口的协调统一,加强了与队友的合作能力

    • 其他方面的提升

    测试方面的能力提升

    Part 02:团队总结

    • 你是组员还是组长?你觉得你自己在哪些地方做得好?你觉得自己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具体可以怎么改进?

    我是组员,虽然说是第一次参与完整的项目开发,但是我觉得自己在完成任务方面做得还行,能够和队友沟通改进项目功能;不足的地方,我觉得是功能开发的速度,和代码逻辑的准确性,接下去就是努力学习框架知识,多多动手实践,多多思考。

    • 你觉得你的组长在哪些地方做得好?你觉得ta还有什么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我觉得组长分工方面与协调统一方面做得很好,而且他的能力也很强,可以为我们答疑解惑,能够指出我们的不足;不足的方面暂时未发现。

    • 《构建之法》上说团队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你的团队都经历过么,最后到达了“创造”阶段了么?

    我觉得我们的团队经历了萌芽阶段与磨合阶段,现在处于规范阶段,还未达到创造阶段

    • 从开发的角度,你在团队中担任了什么角色?你是否完成了该角色的任务?现在你觉得你适合该角色吗?

    我担任的是一个后端开发人员的角色,我觉得基本完成了任务,但是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改进;到目前来说,我觉得我适合该角色

    Part 03:人月神话

    (1)怎样证明你学会了软件工程?以下要求你们的团队达到了哪几个?请在随笔中用数据证明上述内容或侧重选择之一。

    • 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作为开发人员,我们是我们项目的第一批用户,部署到服务器上,我们也获得了一批的体验用户,形成了一份 用户调查报告 结果还是不错的

    • 通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作,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

    我们通过qq、钉钉、teambition、GitHub等进行分配任务、提交代码等工作

    (2)写下属于你自己的人月神话——个人或结对或团队项目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实例/例证结合的分析,字数不限,开放命题,可以使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作为一个团队,内部的沟通交流十分重要,特别是当前的特殊时期,实行线上合作。在项目开发之前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等完成的api接口方面,往往是比较理想化,在实际开发中,很多都是要进行更新的,所以这时候前后端的交流就十分重要的,以用户的角度来分析需求,完成功能的开发。

    Part 04:建议

    对下一届同学的建议,或者对于开学初的你,对于大一的你,你有什么建议和想要告知的呢?请写下你对后来人的期许。

    • 对于下一届同学,或者大一的同学,你想说:

    基础知识应该要十分熟练的掌握,这对于往后的项目开发是十分重要的,而熟练掌握的方法就是要多动手实践,在实际开发才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大学期间,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毕竟只有掌握了一门技术才在出社会后有口饭吃,所以还是要认真努力的。

    • 对于自己今后,你有哪些建言?

    还是多多动手打代码,在实践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 对于助教工作,你有哪些建议?

    多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与建议,多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 对于软工实践课程,你有哪些建议?对于软工实践课程的上课形式和内容,你有什么具体的意见和 建议?在哪儿需要强化或者剔除?

    我觉得可以让同学们早点接触这门课程,毕竟这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课程,增加我们的经历与经验,完善我们的知识,让自己了解自己以后大概的发展方向。上课形式与内容方面,主要是因为疫情原因让我们这届有所不同,所以就无法做出评价。

    Part 05:个人总结

    个人技术总结——SpringBoot框架之复合条件查询
    概述:
    大数据时代,多而杂的数据遍地,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条件查询来寻找所需要的信息。模糊查询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 相关阅读:
    刘墉写给女儿的忠告
    HTML & CSS 小总结
    [LeetCode] 151. Reverse Words in a String 翻转字符串中的单词
    [LeetCode] 340. Longest Substring with At Most K Distinct Characters 最多有K个不同字符的最长子串
    [LeetCode] 127. Word Ladder 单词阶梯
    [LeetCode] 300. Longest Increasing Subsequence 最长递增子序列
    [LeetCode] 354. Russian Doll Envelopes 俄罗斯套娃信封
    [LeetCode] 218. The Skyline Problem 天际线问题
    [LeetCode] 407. Trapping Rain Water II 收集雨水 II
    [LeetCode] 309. Best Time to Buy and Sell Stock with Cooldown 买卖股票的最佳时间有冷却期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oumh/p/1317965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